那天,林恩爱因为要为自己母亲庆寿之事再次找上门来,也未能见着林恩和本人。
其实在林恩爱走后没多久,林恩和就与朱静宜一同回来了。
当茉莉向他汇报了林恩爱来访的事情后,他竟然又毫不犹豫地携着朱静宜再次出门去了,而且整夜都没有再回来。
事实上,林恩和的内心世界比任何人都要深邃和复杂。
他深知三哥林恩爱与自己有着相同的身世背景——他们都是李姨娘所生。
尽管他对林家的其他人可以视若无睹,但唯独对林恩爱,他无法逃避。
回想当年,为了争夺声合号的归属权,林恩爱每月都会寄来一封跨越重洋的信件,向他详细汇报声合号的情况。
这些信件如同一把火,不断地燃烧着他的心,让他对声合号的渴望愈发强烈,归心似箭。
如今,声合号终于落入了他的手中,但他清楚地知道,同样对声合号垂涎三尺的三哥林恩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林恩爱对声合号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他又怎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呢?
这些天,他在躲避林家人,许久未能回老宅去跟大哥林恩典和四姨太对账,这林恩爱一次次地找上门来,美其名曰说是声讨他未能回去对账,其实是想来抢夺声合好的经营权。、
林恩爱心里的想法,林恩和这边可是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所以在听到林恩爱又来了,赶紧带着朱静宜到外面避风头去了。
至于李姨娘庆寿的事宜,尽管林恩爱一直等待着林恩和上门商议,但直到李姨娘生日当天,这个期待也未能实现。
最终,今年李姨娘的寿宴变得异常冷清。
她只能在耦院中独自享用一碗长寿面和两个鸡蛋,这与以往的盛大庆典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此简单的庆祝方式,使得这个生日成为李姨娘嫁入林家四十多年来最为朴素、寒酸的一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在东亚地区用兵,侵华日军打通广汕线实施对美军战备计划,在对峙近五年后的1944年12月,入侵粤东日军踏入粤东地区的侵华日军,增兵至七千人以上,开始对粤东腹地大举进犯,实行其“武力平定作战”。
这五年间,声合号始终被林恩和与日本人牢牢掌控着,林家的任何人都无法窥视到声合号的账本。
那一年,日本侵略者对粤东地区的野心愈发膨胀,他们不仅没有收敛自己的恶行,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兵力。
原本驻扎在粤东的日军仅有四千多人,但如今却骤然增加到七千之多。
粤东的百姓们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而这一次日军的增兵行动,更是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日军开始对百姓进行强制镇压,手段残忍,毫无人性。
面对如此暴行,粤东的百姓们终于忍无可忍,愤怒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
于是,有人挺身而出,高举义旗,号召大家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得知村里有人高举义旗,卧病在床的大少爷林恩典心中的热血却被点燃了。
他知道自己得的是传染病,不方便直接参与到反抗行动中去,他担心自己的病会传染给其他人。
然而,他实在无法坐视不理,毕竟这是关系到整个粤东生死存亡的大事。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大少爷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四姨太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日夜照顾着自己,并不怕被传染。
如果自己想参加这场运动,又不能出面,除了利用四姨太帮自己传递消息,实在也想不出更能让自己信任的人了。
虽然自从自己染病以来,便未能踏进声合号。
但他毕竟还是声合号的大东家,虽然这些年,自己未能触摸到声合号的账本,但他对声合号的情况还是了如指掌。
如今声合号已经被林恩和所控制,而日军的许多开销,都是通过声合号的账目来走账的。
大少爷心中明白,声合号是他和父亲辛辛苦苦创办的产业,如今却被林恩和用来支援日本军队,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背叛。
与其让声合号的钱被林恩和用来支持敌人,还不如自己挺身而出,用这笔钱来援助那些勇敢地与日本人抗战的乡亲们。经过一番思考和权衡,四姨太迅速做出了决定,并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没过多久,四姨太就成功地与那些带头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人取得了联系。
当得知大少爷愿意伸出援手时,带头人深受感动,对大少爷的善举表示由衷的感激。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家老宅的那半边厅逐渐发生了变化。
原本空荡荡没人敢来的地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鲜艳的红色印记,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也是一种希望的象征。
而大少爷依然静静地躺在厅里的那张躺椅上,他的身影在午后显得有些慵懒。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画面中,一场重要的交流正在进行着。
厅门口,一个身穿破破烂烂的粗布衣的村民正坐在那里,他的面容虽然略显疲惫,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敢。
他与同样坐在门口的四姨太低声交谈着,似乎在商量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偶尔,村民会在一张纸条上匆匆写下几行字,然后递给四姨太。
四姨太则会小心翼翼地将纸条送到摇椅上的大少爷手中。
大少爷接过纸条后,会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然后沉思片刻,再拿起笔在另一张纸条上写下一些回复。
这样的传递过程不断重复着,每一次的交流都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这种方式,大少爷与村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默契,他们共同商讨着如何更好地利用声合号的资金来支援抗战。
1944年12月9日,侵华日军田中部集中兵力3000余人,首陷南市。
22日,日军退出南市。
翌年1月26日,侵华日军再陷南市,29日复退。
同年3月8日,南市第三次沦陷。
在这几年里,与日军的对峙战争持续了整整三年。
在这三年中,战况惨烈,死伤无数。
在大少爷的指挥下,四姨太与村民自发成立了收尸队,在战斗间歇与战斗后的战场上,整理抗日战士的遗体,多达2200多具,日军与无名尸骨,近3000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