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儿望着眼前又开始犯浑的弟弟王锦,眉头微微蹙起。
自打她决心要跟赵国强在一起的那一刻起,心里就跟明镜似的——赵国强这样的男人,这辈子注定不可能只属于她一个人。
这话,父母在她耳边念叨过无数回,语重心长,带着几分担忧,几分无奈。可她不在乎,那份从心底里冒出来的喜欢,像野草一样疯长,早已盖过了所有的顾虑和不安。
“看着我,”
王彩儿的声音带着几分认真,眼神定定地落在王锦脸上,
“我相信赵大哥不是那样的人。不过,就算赵大哥心里有了别的女人,我也能接受,只要他还认我这个正妻就行。”
王锦听着,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他看来,姐姐这分明就是口是心非,嘴上说着不在乎,心里指不定多在意呢。他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点不以为然:
“好的,大姐,我这就出发,帮你盯着点儿姐夫。”
“你这小子是不是找打?”
王彩儿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嗓门也拔高了几分,
“我都说了我不在乎,你怎么还说这话?要是让你姐夫误会了,看我不打死你!”
她是真没想到,自己这弟弟竟然这么固执,完全没明白她的意思。
王锦被姐姐这突如其来的怒气吓了一跳,连忙摆手
:“好,好,我不去看了还不行吗?他爱找多少女人就找多少女人,跟我没关系行了吧?”
“你这个家伙是不是找打?”
王彩儿被弟弟这不依不饶的劲儿惹得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扬手就要去打王锦的脑袋。
可她忘了自己身上还有伤,刚才那动作幅度稍稍大了些,瞬间就牵动了伤口,一阵剧烈的疼痛从身上各处传来,像是有无数根针在同时扎着她。
“嘶——”王彩儿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脸色瞬间白了几分,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姐,你没事儿吧?”
王锦一看姐姐这模样,顿时慌了神,刚才那点不以为然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满的担忧,
“不是,姐,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到底是让我去看,还是不让我去看啊?”
他愁眉苦脸地看着王彩儿,实在是搞不懂姐姐这反复无常的态度。
王彩儿缓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压下那阵剧痛,她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
“去,去帮我照顾照顾赵大哥就行了,其他的事儿不用你管。”
她是真懒得跟这个一根筋的弟弟多费口舌了,说多了也是白说。
***天津城,旌旗猎猎,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几分硝烟的味道。
“你好啊,我亲爱的李三儿先生,能见到你,真是太让我高兴了!”
日不落国的使者梅林一见到李三,脸上就堆起了热情的笑容,主动上前来打招呼,语气里透着几分刻意的熟稔。
李三虽然能听懂些俄语,可对英语却是一窍不通。
好在身边新招来的翻译反应迅速,叽里呱啦地把梅林的话一字不落地翻译给了李三听。
李三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几分不卑不亢的笑意,说道:
“梅林先生,也非常欢迎你来到我华夏军政府的天津城。”
跟赵国强待得久了,李三身上也不知不觉染上了几分赵国强的习气。赵国强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对某个地方的控制权,如今的李三,也习惯性地在话语中流露出这种掌控感。
梅林脸上的笑容不变,可话里话外却开始为日不落国辩解:
“至于这天津城具体是归满清政府,还是归华夏军政府,都与我们无关。我们此番前来,只是想和你们中国人做些生意而已。
若不是满清政府无端打骂、抢夺商人的财物,我想这场战争本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日不落国精心挑选的谈判人员,梅林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这番话看似平和,实则处处都在维护日不落国的利益,甚至试图将发动战争的原因和罪魁祸首都推到满清政府身上。
李三听完翻译的话,心里冷笑一声。
这侵略者的嘴脸还真是够难看的,都打到别人家门口了,竟然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地颠倒黑白。
他懒得跟梅林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纠缠,直接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嗯,入侵到别的国家,竟然还能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真是奇葩无比。好了,我也不想跟你过多讨论这些。今天你们来的目的,我心里清楚,说说吧,你们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来换回你们的俘虏?”
梅林似乎没料到李三会如此直接,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镇定。在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条件之前,他先是紧盯着李三,不紧不慢地问道:
“军人在战场上被俘虏,本身是无罪的,也应该享有军人应有的权利。我想,华夏军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吧?”
李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这个你们放心,你们的士兵还没饿死。”
“没饿死?”
梅林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诧异之色,他紧紧盯着李三,追问道,
“我真是不明白李大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你们没有给他们提供食物吗?”
李三身边的翻译连忙将梅林的话译了过来。
李三听后,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可说出的话却句句在理,让梅林一时间有些语塞。
“真的非常抱歉,梅林先生。也许是你们不知道,又或者在你们的国家已经不存在这种现象了。在我们华夏,即便是正常的军人,也很难做到一天三顿饭。那么你们的士兵作为俘虏,难道还能指望我们为他们提供一天三顿饭吗?这简直就是笑话。我们自己人都还时常有被饿死的情况,这些侵略我们国家的人,凭什么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虽然李三听不懂英语,但他的话通过翻译传到梅林耳中,让梅林不由得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梅林才缓过神来,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
“这……难道说他们从被俘虏开始,就没有吃过一顿饭?”
梅林显然是有些误解了。华夏军的士兵,包括赵国强在内,都盘算着用日不落国和高楼国的联军俘虏换些钱财,自然不会真的把他们饿死。
可要说用大量的粮食去供养这些俘虏,那也是绝无可能的,赵国强第一个就不会允许这么做。
李三看出了梅林的误解,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梅林先生恐怕真是有些会错意了。我说粮食不多,但并没有说要把你们的士兵通通饿死,那样的事,不是我们华夏人会做的。只不过他们想要吃饱,确实有些困难,原因很简单,我们自己的粮食也很紧缺。”
李三此刻心里清楚,他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眼前这位日不落国的使者,还有那些进入罗刹帝国原境内的大量农民。
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了,多准备些粮食,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可粮食从哪里来呢?自然是要从自己控制的地区想办法。所以他才会在话里话外,不停地强调华夏军目前缺粮的状况,为接下来的谈判铺垫。
梅林听到李三的解释,心里这才稍稍踏实了些。
虽然知道俘虏们可能吃不饱,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这个结果已经比他预想的要好上不少了。他心里暗自思忖,若是换作那些他们曾经入侵过的所谓“低等民族”,屠杀俘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相比之下,华夏军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梅林松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此次我受女王的嘱托,是想将我日不落国的士兵全部带回去。不知李先生对这个问题是什么看法?”
李三一听这话,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仿佛早就等着他这句话似的,毫不犹豫地说道:
“你日不落国的士兵侵入我华夏的地盘,屠杀我华夏手无寸铁的民众,残害我华夏各地的官员,更是破坏了我华夏的贸易环境。把这些账都算到一块儿,我们华夏军最高指挥官认为,每个士兵以100金币的价格赎回,最为恰当。”
“你们的胃口确实比路边的强盗还要大上许多!100金币?开什么玩笑!”梅林一听这个数字,顿时就炸了,音量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不少,“
100金币足够日不落国的百姓生活一年有余了,这样的条件,我日不落国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所以我建议……”
“哎呀,100金币买一个士兵,很划算啊。”
李三没等梅林把话说完,就直接打断了他,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不,李三先生,”
梅林连忙摆手,试图纠正李三的说法,同时也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你们的最高指挥官或许是误解了,我们之间的这场战争,只不过是一场误会。这一次我们愿意拿出些东西来赎回士兵,只不过是为了体面,并不是我们承认失败。”
李三听到“不承认失败”这几个字,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
“不承认失败?真是天大的笑话!都被从天津城打出去,逃到海上了,还敢说不承认失败?你们要是不承认失败,那这些俘虏也不用赎了,战争可以继续打下去,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谈赎回俘虏的事儿吧!”
李三的态度强硬无比,眼神锐利如刀,紧紧盯着梅林,仿佛只要梅林敢再说一个“不”字,他就会立刻下令将这些俘虏拖出去似的。
梅林被李三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心头一跳,他怎么也没想到,李三的态度会如此强硬。
他心里暗自盘算着,若是真的让战争继续下去,对他们日不落国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毕竟现在士兵还在对方手里,若是真的激怒了李三,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一时间,谈判的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死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触即发。梅林的脸色变幻不定,显然是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而李三则端坐在那里,眼神平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答复。
过了许久,梅林才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一些:
“李三先生,请您先冷静一下。关于赎金的价格,我们或许可以再好好商量商量。100金币一个人,实在是太高了,我们真的很难接受。”
李三看着梅林松了口,心里清楚,这事儿有戏。但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道:
“商量可以,但我们的底线就在那里,不会降太多。毕竟你们的士兵在我们这里多待一天,我们就要多耗费一天的粮食,这对缺粮的我们来说,可不是一笔小开销。”
梅林听着李三的话,心里明白,李三这是在变相地提醒他,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他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那依李三先生看,什么样的价格才比较合适呢?”
李三伸出一根手指,沉声道:“80金币一个人,这是我们能接受的最低价格了,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80金币?”
梅林还是觉得有些高,但相比之前的100金币,已经降了不少。他又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个价格或许还能再往下压一压,于是开口道:
“李三先生,80金币还是太高了,我们最多能出50金币一个人。”
“50金币?”李三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摇了摇头,
“梅林先生,你这就没什么诚意了。50金币连我们耗费的粮食钱都不够,更别说其他的开销了。我看这样吧,70金币一个人,这是最后的价格,你同意就同意,不同意的话,咱们就没必要再谈下去了。”
李三的态度再次变得强硬起来,一副不容置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