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八百里加急信,主要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关于鲜卑帝国近况的。
只不过,从尚书台到中书台,在奏折上给出的意见十分复杂,需要袁熙这个皇帝来定夺。
首先,鲜卑帝国因为袁熙在大燕这边各种封赏,导致内部离心离德。
鲜卑的七个大部落中,已经有四个完全搬到大燕帝国的境内居住,完全沦为大燕帝国北境边疆的守护者,分别是拓跋部、慕容部、宇文部和段部。
两个还在观望的,只不过他们对于鲜卑龙城发来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就是秃发部和乞伏部。
最后一个正是独孤部,这个部族最大的特点是多头下注,族长独孤鸿雁年近九十,也同时是大燕帝国皇帝袁熙和鲜卑帝国皇帝泄归泥的岳父。
而且,不同于独孤紫菱是大燕帝国的惠妃,只是十二妃之一,独孤家在鲜卑帝国皇宫中的女儿可是泄归泥的皇后。
因此,在拿到加急奏章之后,袁熙没再跟曹节和周彻调情,赶紧去了一趟惠妃的宫殿,然后去了自己的办公室,太极殿。
来太极殿是因为袁熙临时召集了大燕帝国的重臣们。
“泄归泥是真的不行了,看样子独孤家这是想要当鲜卑帝国的掌权人!独孤艳艳这个皇后能力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秃发部和乞伏部会不会支持她?”作为祭礼司尚书,主要负责外交的韩珩重复了一下奏章上的部分内容了。
“众位爱卿可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来!”袁熙不是来听这帮人重复奏章上的内容的。
而是让他们在这太极殿,把各自在奏章上的内容讨论出一个结果。
“儿臣以为,应当由祭礼司立刻派人前往龙城交涉,趁着鲜卑帝国内部混乱,与鲜卑那边尽快把边疆划分清晰。特别是朔州和兰州那边,省的人员更替,鲜卑人又不认账!”说话的是四皇子、魏王、祭礼司侍郎袁谅。
“臣也以为,魏王所言甚是,之前鲜卑与我大燕多次开战,均以边界为由,若是此次能划分清楚,定能保证边疆暂时安宁,让北境军民得以喘息。”祭礼司左侍郎庞统作为祭礼司的二把手附和道。
这建议听着确实很不错。
因为袁熙设置兰州和朔州其实属于跟周边势力争夺利益,如果不是刘浪当初强行扶持泄归泥搞鲜卑帝国,周边势力也不会任由袁熙这么扩张。
如果可以跟鲜卑帝国达成领土协议,就算那些边境上的实权部族,也必须捏着鼻子承认,除非他们想被两大帝国同时进攻。
虽然鲜卑帝国已经江河日下,但是大燕帝国正在蒸蒸日上,周围的这些势力根本无力单独挑战大燕帝国的进攻。
不过,袁熙只是觉得不错,因为这种外交解决边境纷争的方式过于保守,根本无力解决边境上几乎无法根绝的异族劫掠问题。
要知道,刘浪统治时期,虽然鲜卑帝国时不时挑衅边疆,但是鲜卑各个部族,无论大小,都极少再搞出劫掠大燕帝国边境百姓的情况。
而刘浪死后,泄归泥开摆的这段时间,鲜卑各个部族又开始了入冬就劫掠的习惯,甚至一部分北部草原的丁零人都已经到了大燕帝国边境劫掠了。
特别是朔州的河套地区,就是个重灾区,虽说那边是拓跋部鲜卑的领地为主,但是既然袁熙在那设了郡,还派去了官员,就必须保证地方的安宁。
说白了,袁熙还是打算,趁他病,要他命,进攻鲜卑帝国,让他寿终正寝。
“可以,就还让荀禹去吧!兵马司那边也要做好备案,防止出现上回那样的事!”袁熙直接拍板。
庞统一听,就知道,袁熙的目的不是保证外交的成功,而是对鲜卑帝国的进攻。
于是,他先是说了一声:“喏!”便不再说话了。
然后,在众臣准备离开的时候,袁熙把诸葛亮、陆逊、司马懿、杜畿、刘晔、庞统以及太子袁谦等人留了下来。
袁熙准备在祭礼司谈判过程中,让兵马司拿出一个可行的进攻计划,如果可以,最好能直捣龙城,拿下鲜卑帝国首都。
“可行性还是有的。龙城位于嫣然山和狼居胥山之间,算是草原的中心。龙城北边是丁零人的地盘,南边才是鲜卑人的地盘,这是丁零人和鲜卑人赶走了北匈奴之后划分的。不过后来鲜卑强大,丁零人只能继续北上躲避,都跑到捕鱼儿海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拿下龙城,派兵驻守下来,绝对有机会控制南部草原,让草原上大诸部彻底效忠。”庞统知道了袁熙心意,对着草原地图开始了自己的解说。
“龙城离边境太远了,有没有完整的河道运输,粮草等补给是个难题。而且,草原就是拿下来,收益绝对比不上消耗,实在是劳民伤财!”刘晔看了看地图,对出兵的事有点不太赞同。
“若是能在草原上建设轨道就好了,如今在河北各地的轨道已经投入使用,反响很好,基本上漕运无法触及的地方,轨道都能解决。”袁谦看出了度农司的反对重点,直接提供了自己的观念。
“轨道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成的,此战可是要速战,拖的时间长了,一旦入冬就没法作战了。草原的冬天是一天比一天恶劣了,据说去年冻死了不少牲畜,导致丁零人也南下到边境抢劫了!”陆逊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也就是说,就算是因粮于敌,也没有多少粮在路上给我们用!”司马懿立刻判断出陆逊话语中的重点。
“也就是说,就算出兵,也不能是大兵团出击。只能像西域那边,以几个营的兵力出动,对付悦般国、疏勒国还行,鲜卑龙城可能不够吧?”杜畿似乎也是不赞同出兵的。
这下袁熙有点不高兴了,他跟庞统的想法被这帮人全给打击了,实在不好说什么。
诸葛亮看了看袁熙,一脸自信地问道:“臣想问一句,陛下是真准备在草原设郡,还是只准备在草原上羁縻各鲜卑部落?”
“草原上就没几个汉人生活,设郡只会是无穷无尽的叛乱,那边又不是像西域的兰州。当然只是暂时羁縻一下草原诸部,只不过不能像汉武那样,打完就扔,最后给后人留下遗患。”袁熙自然不是要把草原完全占领下来。
他知道现在汉人的统治影响力有多大,如今的大燕国一府十九州,已经是汉人影响力的极限了,兰州和朔州都是袁熙强行拓展的,想要彻底消化成汉人的地盘,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理。
如果再强行把草原也占领下来,就会像西域或者中南半岛那样,时不时给你来个叛乱,解决起来费时费力。
袁熙攻打鲜卑帝国,其实也只是为了震慑周边势力,保障边境的安宁,至少让周边势力知道,得罪大燕帝国,不是认输、投降或者买个好就能过去的,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那就简单了,如今在边境的这些各部鲜卑都可以利用,甚至应该让他们当主力,我们的部队当助力,去覆灭鲜卑帝国。臣以为,这些鲜卑部族的领导者应该会乐于参加的。”诸葛亮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袁熙立刻眼前一亮,说道:“对呀!最好把草原上其他部族都拉上,北边的丁零人、西边的坚昆人,东边的肃慎人,扶余、沃沮、挹娄三国也都带上。这鲜卑帝国得罪了不少周边势力,如此盛举,怎能咱们一国独享!”
“那是不是让祭礼司参与一下?”陆逊问道。
“不用了,兵马司跟这些势力都有联络,直接通知即可!”庞统直接替袁熙回绝了陆逊。
事实上,这也是袁熙跟庞统谈过的,只不过,当时只想着让这帮鲜卑帝国的旧敌们袖手旁观,现在改成共襄盛举了。
至于粮草补给方面,袁熙自然不给他们提供,不过,袁熙给了周边势力承诺,鲜卑人的人口可以任他们掠夺,只不过汉人必须交出了,袁熙出钱赎回。
至于草原的地盘,袁熙已经划分好了,以嫣然山和狼居胥山为界,以北属于丁零人和坚昆人的地盘;以南属于大燕帝国的附属地,袁熙在这里设置了北庭都督府,专门管理草原。
乾元十八年夏,大燕帝国联合丁零、坚昆、肃慎诸部,鲜卑拓跋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以及扶余国、挹娄国、沃沮国,等北方势力,攻打鲜卑帝国。
仅用三月时间,就灭亡了鲜卑帝国。
鲜卑帝国皇帝泄归泥自杀,皇室成员被独孤家尽数抓来,送给联军统帅赵云。
拱卫鲜卑龙城的秃发部和乞伏部等鲜卑部落,尽皆投降。
自此,鲜卑帝国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