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健妓妾和治元多就是没搞清楚状况,他们明明手里有着两万兵马,武威南边,也就是鹯阴口那还有七千骑兵。
二人非要把手里所剩不多的骑兵全部都拿出来,去攻打张既暴露在显美县城方向的部队,二人还不约而同地一起去了。
当伊健妓妾和治元多二人一起看到,戴凌领着一千骑兵部队正慢悠悠地押着粮车往显美县城的方向走时,二人再次判断错误,以为这是张既的主力部队,必须歼灭。
于是,伊健妓妾和治元多二人带着三千骑兵部队直接攻向了戴凌的骑兵部队。
戴凌是怎么做的呢?当然是直接跑了。
伊健妓妾和治元多二人带着部队追了近五十里地,硬是没觉得这是陷阱。
然后,他俩就被张既布置的伏兵给偷袭了。
麴林对功劳是很渴望的,之前在西域,他一直没拿到正经首级的功劳,被留在了金城郡,十分不爽。
这次能平叛,麴林自然是下死手。
然后,麴林就阵中斩将,砍下了治元多的人头。
伊健妓妾也没好到哪去,因为偷袭的部队过于兴奋,导致落马的伊健妓妾被直接被马匹踩踏致死。
主要是张既也没想到,伊健妓妾和治元多会亲自带着部队来追他。
他张既刚来凉州,哪认识这两个活宝啊!
在卢水胡其他的幸存者嘴里,张既才知道,这次卢水胡叛乱的领导者居然在他这一次埋伏中,全灭。
剩下的事就简单了。
因为群龙无首,围攻姑臧城的部队,被张既派回去劝降的卢水胡俘虏直接就搞定了。
这帮卢水胡人其实也不想叛乱,他们也是被伊健妓妾和治元多二人给强行带着跑的。
在张既用袁熙这个皇帝的名义,恕这帮卢水胡人无罪之后,这两万卢水胡部队自然一哄而散了。
至于,在鹯阴口那边等张既渡河的七千骑兵部队,自然等到了张既。
只不过是从陆地上直接攻过来的,那七千卢水胡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麴林和戴凌的部队给冲散了。
最终,张既在凉州平定卢水胡叛乱中,以六千部队歼敌一万有余,威震河西。
袁熙作为皇帝,不仅给张既送去了庆祝的诏书,表彰了张既的机智,更是直接给张既封了开国县侯,增加了张既的食邑。
张既的成功无疑在宣德殿的基础上,又给了大燕帝国边疆将领们开疆拓土,赚取军功的理由。
首先是南方的几个将领,特别是海上的那两位,一个是南海校尉潘璋,一个是马六甲校尉费祎。
潘璋在番禺校尉府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已经靠着熬资历熬到了将军职衔,但是爵位还是县子,连伯爵都不是,要知道各个郡里的官员,最差的也是亭伯了,他潘璋还是子爵,有点不爽。
至于费祎,是诸葛亮前一年才推荐的,是个年轻的将领,袁熙觉得大概率是诸葛亮放外培养的手下,将来肯定要回朝做事的。
不过,费祎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也有自己的野心。
因此,大燕帝国这两个南海的水军领导者,一拍即合,同时对一个地方产生了兴趣,那就是吕宋群岛。
此时的吕宋群岛上还没有像样的国家,只有一堆散乱的部落,而且不断内讧,根本无法联合在一起。
与倭国那种,有着邪马台那样的中心统治团体完全不同。
因此,在多次巡逻之后,潘璋和费祎都对这个吕宋群岛产生了兴趣,稍一探查,他俩还发现岛上居然有金、铜二矿,那可就是香饽饽了。
为了能够占领吕宋群岛,潘璋先是在东南中郎将全琮的帮助下,到达了夷洲岛(台湾)。
其实全琮也是近几年获得了袁熙这个皇帝的允许,才移兵到夷洲岛的,负责起一部分东南海域的水军建设。
全琮的东南中郎将府,也是袁熙手下少有的水陆两栖的部队。
当初,还是安越校尉的全琮,本就有着协助南海校尉府巡逻海域的工作,全琮在一次远洋出海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夷洲岛。
然后,全琮在岛上登陆,发现夷洲岛虽有土着民,但只是部落,而且夷洲岛上有金矿。
于是,全琮立刻汇报给袁熙,袁熙自然让全琮直接将水军安排在夷洲岛上,并封全琮为东南中郎将,进亭侯。
后来,袁熙又迁徙一部分扬州的百姓去夷洲岛挖矿,并派了少量官员到夷洲岛上负责管理当地。
如今,夷洲岛已经纳入大燕帝国的统治,名为“夷岛郡”,隶属闽州;类似的,就是崖州岛(海南)命名为“朱崖郡”,归属广州。
要说这两个岛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朱崖郡主要是用来流放犯人的,基本上商船不会在朱崖郡停留;而夷岛郡是贸易停靠点,很多从倭国运往南海等地的商品,会在夷岛郡停靠。
也是因此,甘宁和苏飞在北部海域的水军,一路发现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在其中设置了不少海上停靠点,和海上灯塔,这些地方因为贸易的缘故,也逐渐发展起来。
要知道,淘金热现在是大燕帝国很多百姓的主流迁徙状态,甚至一部分大燕帝国的百姓已经因为淘金在倭国居住了下来,再加上倭国本来就有不错的土地适合耕种,一时间倭国也逐渐发展起来,只不过这个国家仍然是大燕帝国的殖民地。
其实,全琮因为夷岛郡的成功,也是刺激到了潘璋,导致潘璋必须铤而走险。
夷岛郡成立之后不久,潘璋就已经发现了吕宋群岛,主要是贸易的船只,在海上航行时总能创造惊喜,而吕宋群岛就是这么被一步步探查出来全貌的。
其实,吕宋群岛早就已经在马六甲海峡那边有过名声了,因为这个群岛也是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经常使用马六甲海峡向印度那边的各个部落贸易商品。
但是,因为中原一直在远洋航行上发展较少,都是沿海航行为主,因此并没有什么船只真的登上过吕宋群岛。
在甘宁打下倭国之前,就通过间谍的手法,把倭国的远洋航行手段给窃取了过来。
除了海图以及海上天气的大致变化,还有几样东西,一个是未脱壳的稻谷,在海上脱壳,将壳一起煮了吃掉;
另一个是豆芽,也就是准备一些豆子,跟粮食一样方便保存,食用的时候做成豆芽;
最后一个是柑橘,那种能放很久的品种,在船上随时使用。
这三样东西,主要就是预防败血病,也就是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病症。
而且,这两年张仲景发现茶叶也有防御败血病的作用,于是袁熙的海上军队又可以携带大量的茶叶砖上船,预防败血症。
也就是说,大燕帝国的水军现在暂时不用担心远洋航行的问题。
这也给了潘璋带着部队登上吕宋群岛,占领吕宋群岛,作为军功给袁熙这个帝国皇帝惊喜的机会。
不过,潘璋自然不敢直接贸贸然地攻打吕宋群岛,因为这跟全琮发现夷洲岛不同,全琮那是开疆拓土,潘璋这是要入侵他国。
因此,潘璋需要一个理由,而在马六甲不断出现的吕宋群岛贸易船,就成了这个理由。
于是,潘璋联系到费祎这个年轻人,让费祎在马六甲海峡那边为难一下吕宋群岛的贸易船只。
然后,潘璋在派手下的部队伪装成倭国商人,提前进入吕宋群岛的贸易口岸。
再把吕宋群岛对大燕帝国部队有敌意的奏章呈到袁熙的桌案上,之后就是潘璋带着南海校尉府的部队攻打吕宋群岛,要求吕宋群岛的百姓,向大燕帝国臣服的结果。
事实上,吕宋群岛的那些部落,大部分连大燕帝国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是想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挣点钱,根本没有归顺他国的意愿。
因此,潘璋为了彰显大燕帝国的威严,在吕宋群岛上开始了一次大的清洗。
凡是反抗的吕宋群岛原住民,基本上都遭到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