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借着闲聊的机会,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跟宝钗简单说了说,宝钗听了之后,果然大感兴趣。
若是能跟黛玉合伙做生意,岂不就等于自己已经攀上了林家的这棵大树,抱到了黛玉的大腿?
否则这么好的事情,黛玉也不至于白白便宜了自己。
再加上黛玉还要把贾家的人也拉入伙,许多薛家处理不了的官面上的事情,就可以交给黛玉和贾家来负责,薛家只需要一门心思的管好生产销售的流程就行了。
虽然最后实际操作起来,绝大部分的人力和物力都还是要薛家来出,为此要耗费不少的精力,但只要有利可图,宝钗觉得苦点累点也没什么。
反正手底下有那么多的掌柜和伙计,都是在薛家干了一辈子的老人,即便现在薛家的日子不好过,也找不到理由裁撤他们,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养着这些人,早就有些人浮于事的意思,现在正好可以给他们多找点事情做。
三春等人听说黛玉和宝钗打算合伙做生意,而且目的就是为了替那些贫困的老百姓解决即将到来的严冬取暖问题,一个个也大感兴趣,凑上来仔细倾听她们的计划,并且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嚷嚷着也要入股。
倒不是想要通过这门生意赚多少钱,纯粹是聊表心意,为拯救那些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平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罢了。
毕竟按照黛玉的说法,陶炉和蜂窝煤研制出来之后,放到市面上售卖的价格相当低,甚至还赶不上最粗劣的木炭,这不摆明了是打算做慈善吗?
所以在三春等人看来,这门生意别说赚钱了,到最后能不赔钱都已经算是好的了。
对于这些误会,黛玉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就收下了众人的私房钱,记下了她们各自持有的份额。
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三春等人自然会知道,这门生意究竟是赚是赔。
宝钗倒是比三春等人要沉稳的多,对这门生意的前景也相当看好。
一方面她本就出身于商贾世家,自然有一定的眼光。
另一方面,黛玉既然说了想要拉宁国府和荣国府入伙,蓉哥儿的媳妇秦氏,宝钗接触不多,对其不是很了解,但凤姐却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要是发现这门生意无利可图,就算跟黛玉的关系再好,也不可能拿出真金白银来入股。
因此,黛玉若是有能够说服可卿和凤姐的把握,那就说明这门生意稳赚不赔,最后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
三春等人凑个热闹也就罢了,她们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要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说到具体的经商方略、生产运营,这可就是她们的短板了。
几个人现在忙着在贾府管家,已经有够多的烦心事了,自然没有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经商上,所以直接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不参与接下来的事务了。
黛玉和宝钗也没有再细说,毕竟还是得先把东西给制作出来,试用之后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随后还要邀上可卿和凤姐,坐在一起才能好好的谈妥这笔生意。
众人在温泉田庄里又玩了两日,这才尽兴而归。
几天之后,黛玉便拿出了制作出的陶炉和蜂窝煤的成品,并且在林府开始小范围的试用,又分别送了一批给贾家和薛家。
等到该了解的人都已经试用过了这些产品,黛玉这才把可卿、凤姐和宝钗邀请到了自己家中,提起了这门生意。
到场的人都是有几分商业眼光的,再加上又提前试用过实物,自然一眼就能看出陶炉和蜂窝煤在冬季的受欢迎程度,绝对能够轻而易举的推广到千家万户。
虽然价格低廉,但只要使用的人足够多,后续再源源不断的购买大量的蜂窝煤,即便每块蜂窝煤最后只赚上个一文两文,积累到一起,最后也会是一个相当让人眼红的数字。
于是四人一拍即合,当即商议好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分成比例。
黛玉提供制作陶炉和蜂窝煤的相关技术,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还要想办法从皇帝那里搞到原煤,这些事情看上去虽然简单,但除了黛玉之外没人能够复制,凭此可以占三成的股份。
宝钗则是找场地、出人手、出店铺,一手包办陶炉和蜂窝煤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算起来是四个人中最辛苦的,因此薛家也可以占三成的股份。
可卿和凤姐则是以宁荣两府的人脉资源,给薛家的这门生意保驾护航,免得有不长眼的人上门打秋风、惹麻烦,后续只要涉及到官面上的事情,都会交给贾府来处理,两人代表宁国府和荣国府各占两股。
三春等人的银钱也被黛玉投了进去,算在自己的股份里,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给她们分红。
一切谈妥之后,四人立刻就分头行动起来,虽然都是女子,办起正事来却相当利索,没几天就扫清了一切障碍,薛家在郊外成立的生产工坊也正式开始运作,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入到了京城中的薛家店铺。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黛玉也参考后世的方法搞出了好几种促销手段,什么先试后买、买一赠二之类的,精准抓住了普通老百姓的省钱和占小便宜的心理。
再加上陶炉和蜂窝煤是真的能打,只要试用过后,习惯了其便捷省事的人就再也离不开它们了。
而且除了最初购置陶炉花销稍微高一点之外,后续每天所要使用的蜂窝煤,那是真的价廉物美,只要不是居无定所的乞丐和流浪汉,买起来那都是一点不心疼。
就这样,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陶炉和蜂窝煤这两样新生的事物,就迅速风靡了整座京城,几乎家家户户都鸟枪换炮,不再购买又贵又不好用的柴火木炭,而是换上了其貌不扬的蜂窝煤。
再说蜂窝煤虽然外表黑不溜秋的不太好看,但只要放到陶炉里就没问题了嘛。
陶炉的外观还是挺符合众人的审美的,薛家的工匠随心所欲的在上面染色作画,直接摆放在家中一点也不难看,甚至还可以假装是一件装饰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