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到达那群大土甲所在的山坡后,先打着手电筒看了看,结果发现洞口居然还有四五只大土甲蜂守着。
灯光一照,它们立刻警觉地振动翅膀,紧接着,能听到土层下面传来嗡嗡的回应声。
立马有一只大土甲朝着手电筒飞撞过来。
宋阳赶忙关掉手电筒。大土甲体型太大,毒针也长,他身上穿的雨衣根本防不住。
灯光一灭,那只大土甲顿时失去方向,听声音似乎是跌落到旁边的灌木丛里,扇动翅膀往上爬的时候,把叶片打得沙沙作响。
刚刚那一眼,宋阳已经看清了洞口的位置和那足有半个拳头大小的入口。
他又稍微等了一会儿,等大土甲蜂群的躁动稍微平息一些后,他折了根树枝,小心翼翼地靠近。
突然打开手电筒照着洞口,迅速将准备好的竹笼罩在洞口上,然后,他抓着树枝,把飞起来的两只守卫打死。
这一惊动,蜂巢里立刻骚乱起来,不断有大土甲从洞口涌出,没别的地方可去,它们只能往上爬,纷纷涌进竹笼。
此时,宋阳要的就是这种骚乱的效果。他用带着手套的手掌不断拍击地面,发出震动。
下面的空间不小,宋阳拍打地面时,发出嘭嘭嘭的空心闷响,蜂群变得越发躁动,更多的大土甲蜂涌了出来。
直到他拍了十来分钟,突然一下子把地面拍塌了,立马涌出二三十只大土甲,嗡嗡地到处乱飞,有几只撞到他的雨衣上,嘭嘭直响。
宋阳惊出一身冷汗,赶忙抓着竹笼,关掉手电筒,远远地跳开躲避。就他身上这点防护,可经不起大土甲的攻击。
过了好一阵儿,大土甲的蜂巢仍旧喧闹不止。
宋阳往远处走了走,打开手电筒瞧了瞧用棕毛堵着口的竹笼。
好家伙,里头密密麻麻全是大土甲蜂。
“咔嚓咔嚓”的声音响个不停,也分不清它们究竟是在啃咬竹笼,还是在笼内乱窜,反正动静着实不小。不过,就用来泡酒的量而言,倒也足够了。
每次蜂群受到惊扰,冲在最前头的通常是那些老蜂,还有不少刚从巢眼奋力咬开钻出来的新蜂。
这些新蜂攻击力弱,毒性也不大,行动还迟缓得很,都瑟缩在后面。如此看来,土洞里剩下的大抵都是新蜂了。
宋阳可没耐心再等下去了,他倒也不觉得心疼,打着手电筒到松树旁,搂了一大抱松毛,点燃后就扔到被拍塌的地方和洞口。瞬间,火焰呼呼地燃烧起来。
就这么一会儿,从蜂巢里涌出的大土甲四处都是,周边的树木、枝叶上,手电筒光一扫,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要是没做好防护,稍不留神就会被蛰。
随着火势蔓延,又有不少大土甲飞扑向火光,还有许多从土洞里爬出来的
。它们那薄如蝉翼的翅膀,一碰到火苗,瞬间就被燎坏,直接掉进火中,被烧得“啪啪”作响,不断发出爆鸣声。
这群大土甲的规模实在庞大,宋阳不得已添加了三次松毛,让火烧得更旺,范围也扩大了些。
足足烧了十多分钟,等火熄灭后,他才打着手电筒凑近,拿起随身带来的挖锄,开始扩大土洞洞口。
蜂巢的外壳本就有一部分露出地面,挖掘起来倒也轻松,没几下,就瞧见了里面的蜂脾。
即便烧了这么久,里面依旧有不少大土甲成蜂。
有些已经被熏晕,或是被火堆的高温热死,但还有不少藏在蜂脾的缝隙里躲过了一劫。
甚至有些直接把脑袋插进巢眼里,只露出半截屁股在外面扭来扭去,这时候要是不小心碰到,肯定得被蛰。
宋阳没办法,只好在旁边又生起一堆火,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巢脾,用树枝把上面趴着的大土甲拨进火堆里烧掉。越往下,巢脾越大。
到了中间部分,宋阳惊讶地发现,巢脾直径竟然快达到一米了,这可真是惊人。
要知道,现在还不是取蜂蛹的最佳时机,农历八月到十月间蜂蛹才最为肥美。
要是再让它们生长一段时间,真不知道会变得多大。
这些大土甲蜂已经盯上了自家的蜜蜂窝,就这架势,再放任不管,估计用不了多久,蜂群就得遭殃。
毕竟,这么大的土甲蜂,没几只就能毁掉一群蜜蜂。
它们捕杀小蜜蜂就像切菜一样轻松,而小蜜蜂想要对付它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前些日子宋阳不在家,幸亏冯晓萱闲着没事就拿着树枝去驱赶,才没让情况恶化。
土洞里一共取出十三张蜂脾,蜂蛹数量不算多,但份量可不轻,差不多有二十斤。加上之前葫芦蜂、七里游和大黄蜂的蜂蛹,总共有五六十斤重了。
就这些东西,两口子要是蹲在家里,没个两天时间,怕是很难把蜂蛹全摘出来。
处理完发现的蜂巢,宋阳挎上猎枪,扛着蜂蛹,提着竹笼往家走去。
回到院门口时,冯晓萱迎出来开门,看到宋阳又提又扛的,赶忙伸手去帮忙提竹笼。
结果,她手刚碰到竹笼,就尖叫起来:“阳哥,我被蜂蛰啦,疼死我了!”
宋阳赶忙凑过去查看,果然看到她右手大拇指上有个乌黑色的小孔,就像被针扎了一样。
自己在山上折腾了那么久,捣毁了那么多蜂群都没被蛰,没想到回到家,冯晓萱却中招了。
他赶紧打着手电筒仔细查看,只见堵着竹笼口的棕毛在回来路上松动了,有大土甲从里面钻了出来,就连自己水衣的袖子上都爬了好几只。
幸好自己戴着手套,袖口也扎紧了,不然早就被蛰了。
冯晓萱刚才伸手去拿竹笼,直接就捏到了大土甲蜂,不被蛰才怪。
看着她那肉眼可见迅速肿起来的指头,宋阳赶忙催促道:“快回屋,用冷水和肥皂洗一下。”
说完,他把装着蜂脾的蛇皮袋和竹笼放下,重新把竹笼口的棕皮塞紧,将身上的大土甲抖落到地上踩死,然后打着手电筒去了院墙外面。
没过多久,他采回了一些马齿苋和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