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山林中,有一种马蜂叫七里游,它的个头和葫芦蜂相差无几。
七里游所筑的蜂巢,通常要比葫芦蜂的大上许多,而且其蜂群的规模也更为壮观。
从外观颜色上看,它与葫芦蜂有着明显的区别,七里游整个屁股呈现出漆黑的颜色。
不仅如此,七里游筑巢的位置也独具特点,不像葫芦蜂那样偏好隐蔽之处,它们常常将巢穴建造在树梢之上,异常显眼,远远望去便能轻易发现。
七里游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蜂巢受到侵扰,除了部分马蜂从窝上起飞外,大量成蜂会成群结队地并拢翅膀从巢上垂直掉落,到达地面后便寻找攻击目标。
一旦发现目标,蜂群就会蜂拥而上,就像突然爆炸的炸弹一样。
无论是高处还是地下,七里游都会铺天盖地地涌出来,让人防不胜防,而且它们能追着人跑出老远。
据说它们可以追赶攻击目标达七里远,所以才叫“七里游”。
当然,这说法多少有些夸张,至少宋阳以往接触过的七里游,没发现能追出那么远的。
不过,七里游的毒性比起葫芦蜂只强不弱,再加上它们攻击性极强,一旦被蛰,少说也会被蛰七八下。
别说是人,就算是放出去的大水牛,也会被蛰得狼狈逃窜。山里时不时就会听说有人被蛰丧命,十有八九遭遇的就是七里游。
更为棘手的是,这种蜂极难被彻底清除干净。即便你狠下心放火烧了它们的蜂巢,不出多久,它们便会在原地重新建造家园。
短短十天八天,新的蜂巢就能初具规模。
此外,宋阳在山林的地下还发现了一群大黄蜂,以及一群体型最为庞大的大土甲。
大黄蜂的蜂群规模相对较小,它们把巢穴安在了一个腐朽的树桩里。
宋阳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每隔三四分钟才有一两只大黄蜂慢悠悠地进出。
见此情形,宋阳当机立断,找来了纸,卷上黑火药,点燃后小心翼翼地塞进洞口,紧接着抓了一把泥土,迅速糊住洞口,将其闷了四五分钟。
之后,他拿起斧头,用力砸烂树桩,顺利地把蜂巢抠了出来。
这个蜂巢并不大,也就只有大碗那么大,里面的蜂脾也仅有五小片,不过好在蜂蛹倒是挺多。
至于剩下那些还在挣扎的成蜂,宋阳又抓了把松毛,点燃后直接扔过去,将它们烧死了。
而那群大土甲的蜂群就相当强盛了。
宋阳在青沟背面的树林里找到它们时,远远就看到一大堆红土,甚至还看到了外露的蜂巢外壳。
这些红土,都是大土甲在土里筑巢时从里面搬出来的。
宋阳估计了一下,那些搬出来的泥土,少说也有四五背篼,由此可见里面的空间有多大,蜂巢自然也小不了。
洞口进出的大土甲来来往往,发出低沉的嗡嗡声,让洞口那片被它们爬行弄得光滑的地方,就像一个高度繁忙的机场。
按照前些年那些专门寻找马蜂来赚钱的人的说法,这样的大土甲蜂群绝对是个超级大货。
然而,这东西太过危险,宋阳暂时不敢贸然行动。
一只大土甲成蜂就有五六公分长,体型相当于两只七里游那么大。
虽然它们飞行时动作略显笨拙,速度也相对较慢,但毒性却更为厉害。
有传言说,大水牛被蛰三次就会招架不住,而人要是被蛰上一次,那滋味可就够呛了。
而且,宋阳心里另有一番打算。
在所有马蜂中,大土甲用来泡酒是最好的选择,山里人常常利用它来治疗关节炎等风湿骨痛。
用蜂泡酒,主要就是利用它们体内的蜂毒。
然而蜂毒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挥发失效,所以用来泡酒的必须是活蜂。
普通的蛇皮袋根本经不起它们的折腾,很快就会被它们咬破,因此,宋阳必须另外做些准备。
他直接回到家里,砍来几根竹子,精心地劈成细密的篾条,然后凭借着熟练的手艺,编织了一个口小肚大的竹笼。
又在笼口的位置,从鸡翅膀上拔下羽毛,巧妙地制作了一个只进不出的机关。
这个机关设计得十分精妙,马蜂能够顺着羽毛尖柔软的地方轻易爬进竹笼,可一旦想要退出来,就会被羽毛阻挡,无法得逞。
葫芦蜂和七里游在树上筑巢的位置都比较高,宋阳心里明白,如果贸然爬树,很容易惊动这些马蜂,给自己带来危险。
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暂时不上树。
傍晚,吃过饭后,宋阳在家里仔细地穿戴好雨衣,将袖口和裤腿一一扎紧,穿上水鞋,又戴上缝了纱布的防蜂帽,全方位做好防护措施。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提着猎枪,决定先拿一群把蜂巢高高筑在柿子树长长伸出的枝条上的葫芦蜂开刀。
这棵柿子树,几乎每年都会有葫芦蜂来筑巢,至少在宋阳养蜜蜂这两三年里都是如此。
柿子成熟的时候,也是葫芦蜂最为强盛的时候,看着那一个个红彤彤、十分诱人的柿子,却没人敢去摘。
宋阳准备好松毛后,直接用猎枪将蜂巢从树上打落下来。
蜂巢从高处掉到下面的草坡上,摔得粉碎,一时间嗡嗡声大作。
宋阳迅速点燃一大捆松毛,跑过去扔到蜂巢上烧起来,自己则远远地退到一旁的灌木丛中蹲下。
尽管做了简单的防护,但还是没法完全避免被马蜂蛰,他只能格外小心。
马蜂有护巢的本能,虽然有不少马蜂本能地飞向高处,但仍有很多一直守在破碎的蜂巢上。烧一次,能烧死多少成蜂算多少。
等烧得差不多了,他才靠近,把那些带有蜂蛹的蜂脾碎块捡起来装在袋子里提着,接着去对付下一群。虽然没办法彻底根除马蜂,但至少能让蜂群的规模大大减弱。
蜂蛹被取走后,这些马蜂对食物的需求也会大幅减少,从而减轻对蜜蜂的侵害。
七里游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他依样画葫芦。
到临近天黑的时候,盘龙湾周边的五个葫芦包和两群七里游都被他给收拾了。收获的蜂蛹连同蜂脾,少说也有三十六七斤。
最后就只剩下那群大土甲了。一直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宋阳才开始行动。
只有这个时候,外出的大土甲才会全部归巢,不然,哪怕是黄昏时分,它们依旧像轰炸机一样进进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