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
宋谨央淡声道:“这位是未来的吏部尚书大人。”
她语气平静,就好似在说今儿天气不错。
五官正抬头一看,眸光猛地一缩。
“齐……齐家……”
五官正一个头两个大,想哭哭不出。
“殿下,这,这,这是不可能的!齐家能得皇上赦免,已是天大的福气了。”
他言下之意。
能保得一条命,就上上大吉了,别再奢求了。
“如果本宫说,他必须是吏部尚书呢?”
宋谨央眸光盈然。
“听说燕王妃在王府如履薄冰,燕王与侧妃琴瑟和鸣,恩爱有加。京中有传言,燕王怕是会休妻另娶。”
“啊?……”
五官正大急。
跪行向前,双手扒住车架,苦苦哀求。
“殿下,燕王听您,燕王什么都听您的!求您救救燕王妃,万万不能休妻啊。”
宋谨央没有搭理他,自顾自说下去。
“淑妃娘娘近日大赞云侧妃,有母仪天下之范。”
五官正痛苦地闭上眼睛。
齐家永心有不忍,想开口相劝。
被大太太狠狠捏了一把,顿时吃痛噤了声。
低下头再不敢胡乱说话。
宋谨央哂笑地睨了两人一眼。
回转看着五官正,不再说话。
五官正咬咬牙、狠狠心,横着心开口。
“殿下,臣夜观天相,月掩星宿,恐有奸佞之人图谋不轨。不过,北方出现一颗新星,极小却极亮,应能挡住一切灾厄。”
“很好!明日你便如此禀报父皇吧!”
五官正挺起身子,重重地磕了个头。
“遵殿下令!……殿下,燕王休妻之事……”
“如若燕王向我提起,我自然不会答应!”
五官正激动地再磕一头,“多谢殿下!”
他起身跟着侍卫离开。
宋谨央在他身后说了一句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
“牡丹虽好,垂丝海棠亦不逊色。”
但,五官正听懂了。
踉踉跄跄走远。
宋谨央看着他的背影,眸中泛出冷光。
奇怪 !!!
自己用他们对付自己的法子对付他们,他们竟然受不住了?
没一会儿,宋谨央便收回视线,看向齐家永。
“齐大爷可明白了?”
良久,齐家永向着宋谨央躬身一礼。
“臣,明白!”
“哈哈,果然是聪明人!你从吏部离开,回去吏部后,自当为大乾效力,替皇上尽忠。”
“是!”
宋谨央盯着他的眼睛。
“我说的是替皇上尽忠!你可明白?”
齐家永哑着声音道:“明白!”
不论谁坐在高位,宋谨央都要他尽忠职守。
他会!
但他的心,会一直追随大公主。
宋谨央满意地一笑,突的开口:“秀秀!”
一道身影突的现身马车外。
“殿下,臣在!”
“送齐家去王府。”
“是!”
夫妻俩面面面面相觑。
宋谨央解释。
“王国舅问罪,王夫人举家回乡,京城的宅子被收回。
我已命人持上齐府的门匾,里外重新修葺一番,看着焕然一新。
一应物品也都齐备了。
兴许比不上当初的齐府,但安居乐业应该没有问题了。”
齐家永和大太太眼里全是感激。
今晚一个又一个惊喜,全是大公主带给他们的。
宋谨央离开后,所有齐家人满含热泪、齐刷刷地下跪。
……
回程路上,崔寻鹤问宋谨央。
“殿下,为什么帮他们?”
“因为齐大让我看到了他的价值。”
“哦?”
“他偷偷送来一张梳妆台,那镜子能清晰地照出眼睫。”
“这有什么稀奇?皇上的陪嫁里,不也有一台这样的梳妆镜?”
“呵呵,齐大是想告诉我:他虽然被流放,但人脉还在!”
好一个齐大,率先亮出自己的价值。
他这是算准了自己会出手相助啊。
这样的人,给他一个吏部尚书,很值得!
宋谨央看向遥远的天际。
泛着鱼肚白的天空,给人希望与期盼。
三日后,齐家进京,一辆破败不堪的马车,一群破衣褴衫的齐家人,堂而皇之地进了曾经的王府。
京城瞬间沸腾。
各种猜想尘霄直上。
齐家,丝毫不以为意,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更大的惊诧还在后面。
五官正求见陛下。
“陛下,臣夜观天相,月掩星宿,恐有奸佞之人图谋不轨。不过,北方出现一颗新星,极小却极亮,应能挡住一切灾厄。”
耀宗眉头一蹙。
北方出现新星?
曹路凑近他禀报:“陛下,齐家刚刚回京了!”
齐家?
耀宗眸光大炽。
“齐妃受冤,当年的巫蛊全是王皇后所为。齐家受冤多年,传朕旨意,齐家永官复原职。”
群臣情绪激动。
“陛下,齐大人离京前是吏部侍郎,如今侍郎一职并无空缺。”
“陛下,齐大人离京多年,只怕力有未逮,承担不了侍郎一职。”
“陛下,……”
底下人七嘴八舌。
耀宗沉默良久,当大家以为他放弃时。
他淡然开口,“既然侍郎一职并无空缺,那就尚书吧。”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想起吏部尚书刚巧告老还乡。
曹路立刻附和,“陛下英明!”
一锤定音。
齐家风光大归,直接任命为吏部尚书。
吏部啊,考核官员的重要职权。
当年捧高踩低的人顿时紧张起来。
一个个命夫人递上拜帖,想和齐家缓和关系。
谁料齐大太太以照顾病儿为由,一概拒绝。
整个京城人心惶惶,生怕被齐家强势报复。
京城吵嚷不断。
一个普通的早晨,一辆普通至极的马车,趁着京城还在沉睡中,在城门打开的一刹那,咕噜咕噜出了城。
赶车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主人家叫他虫虫。
马车里是一对夫妻。
男的仙,女的雅。
还有两个小丫头。
一个叫素香,一个叫素馨。
轻车简行,带着最少的行李,穿着普通的棉布衫,发上插着木制的发簪。
出手又极大方。
这对夫妻与旁人不同。
旁人喜欢青山绿水,他们喜爱农田水利。
每到一处乡间,必去农田采风,问老农收成如何、可能吃饱饭?
每到一处堤坝,必然查看堤岸结构,四处敲敲打打。
若发现哪里不妥,立刻差人去官衙禀报。
当地官员头疼不已。
但却极受百姓的欢迎。
渐渐的,这对夫妻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号:“黑白双煞”。
耀宗的龙案上,堆积越来越多的折子。
那些以为宋谨央和崔寻鹤是“隐身钦差”的官员,纷纷上书,说他们行动诡异,扰乱百姓生活云云。
耀宗哈哈一笑。
“曹路,黑白双煞?这名号不错,记下来,日后在史书上也记下一笔。”
“是!”
曹路也笑咪咪的。
大公主到哪里都是焦点,真是了不起啊。
同年,另一件大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燕王成了大乾太子!
宣旨那日,耀宗看着龙案上的两份圣旨。
慢慢地摩挲了许久。
终于,拿起右面那卷,给了曹路。
“曹路啊,央儿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才会执意离京?”
曹路感慨,“陛下,大公主殿下聪慧,只怕已经知道您的不易。”
是啊!
这个贴心的孩子,总是处处为他着想。
他的左手慢慢收紧,死死地扣着圣旨。
为了央儿,哪怕与世界为敌又能如何?
他长长地叹息一声,轻轻地起身。
窗外,鸟雀啾啾,春光大好。
央儿,为父在京城,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