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的是匈奴人的军队,占领城市的,却是秦军。
秦军对战场节奏把握的非常准确。几乎是匈奴军队斩杀大宛国王的同时,秦军的炮声就响起。然后秦军的步兵方阵就顶了上来。
炮声就像是信号一样,听到秦军火炮声音,匈奴全军立即如潮水一样四散溃逃。晚一步就有可能炮弹降临,在过去上万里的逃亡之路上,每一战都是这么经过的。
溃散的匈奴人边跑边骂骂咧咧。骂的要多脏有多脏。
没有人能忍受这种一再发生的情况。
匈奴勇士在前面流血作战。眼看着就能屠城收拢战利品了,结果秦军就上来把匈奴人赶走,他们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破城之前。
国王也被杀害了、军队也溃散了,秦人说:仁慈的扶苏皇帝不会不管你们的,扶苏皇帝会送一个新城主给你们,插上大秦的旗帜,宣誓效忠大秦皇帝陛下,就再不会有军队敢来攻打你们的城市了。
就这样,大秦的军队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给月氏以西的几十座城市换上了黑色的旗帜。
都特么什么玩意儿!
秦人最是无耻、狡诈!
有骂秦人的,就也有骂单于的,堂堂单于,就不敢和那个大秦的太尉当面单挑?反而带着我们十万大军像被猎人驱赶的狼群一样一路逃窜!
敢这样骂单于的,有些人第二天就被吊死在自己部落的帐篷里。多来几次,敢骂单于的就少了。骂秦军、骂皇帝、骂那个无耻的大秦太尉和大秦长公主的,就不绝于耳。
蒙恬和长公主就乘坐骆驼,在卫队的簇拥下,进入了大宛的都城贵山城。
秦军迅速控制了城内的秩序,发布了类似萧何约法三章的简易战时法规:杀人偿命、偷东西抵债!
紧接着,负责战区治安的穿白上衣蓝裤子,手持红白两色木棍的治安员就站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在贵山城内懂得秦语的翻译的帮助下,开始进行治安管理。
军司马、随军学者找来城中的长者,按照当地的风俗收殓了国王全家的尸体,举行了王者的葬礼。
秦军也收拢了死于城墙上的匈奴人和大宛士兵的尸体,分别摆放在城外。
拜火教的祭司麻葛被城中贵族首领推举,主持了国王和士兵们的葬礼。
大宛的风俗,人死以后要行天葬,任由尸体被秃鹫乌鸦啄食,吃干净的白骨再装入埋入土中下葬。
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风俗,蒙恬并不干预大宛的葬俗,就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些人把尸体堆在城外的天葬场,任由鸟雀啄食。
赵芃看了觉得很恶心。
“不同风俗罢了。”侍卫长蒙铠说:“在南越,一些村子会把战死的勇士分尸,由亲友们把他吃掉,那个才恶心。”
赵芃又要吐了。
蒙恬将自己的军帐设到了王宫之中。当然要放在王宫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身为占领者的无上权威。
然后就在王宫召集祭司、贵族,倾听他们对大宛国的介绍、对民俗和经济情况的介绍。
“城主全家已经死于战乱,邦国不能一天没有统治者,我只是大秦的太尉,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做你们的统治者。伟大的大秦皇帝是最圣明、神武的王,也是万民的保护者,我会请示皇帝,给你们派来新的统治者!”蒙恬根本没跟大家绕弯子,没有搞民意推举那一套。
老子是占领者,老子千里迢迢来这里,难道是做善事来的吗?我军靴踏足的地方,就都是大秦的领土。给扶苏发个电报,让派一个郡守来,带上衙门里的全班人马!来给这个大宛带来大秦的律法,带来大秦的文明!
秦军兵多将广,矛戈闪闪寒光,秦军用神奇的武器赶走了凶悍的匈奴人,连匈奴人都不敢正面面对秦人,大宛人又能如何?
捏着鼻子也得认下秦军对大宛的统治合法性,只好在这里等着秦人派一个总督过来,就如同前些年,大宛的统治者,也不过是塞琉古帝国的总督一样。只不过后来随着总督势力强盛,这才脱离了塞琉古而独立,成为东方人叫做大宛的这个国家。说起来可怜,大宛一共也没独立建国多久,来自东方的将军就再次征服了这里。
蒙恬听到塞琉古帝国,就来了兴趣,叫学者、翻译和贵山城里的贵族一起,给自己介绍这个塞琉古帝国。
据说塞琉古帝国是继承了前代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王朝,是整个葱岭以西最庞大的帝国,帝国幅员万里,人口超过一千万,由无数行省构成,军队强大,国王也拥有无上权威,当今的国王称为安条克三世,据说也是一位中兴之主,屡屡对外发动战争,向南兵锋直抵印度河,向西跨过红海直逼埃及。被波斯人称为是万王之王,伟大的征服者,据说其功绩直逼之前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
葱岭以东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秦人是一无所知的。大宛也不是塞琉古帝国的核心区,更不是什么文华鼎盛的地方,对塞琉古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介绍,更多像是传说,虽然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对蒙恬这样扎扎实实的老兵家来说,一听就是扯淡。
但是这个据说有二十四个行省、七十二座雄城、上千万人口的国家,还是引起了蒙恬的极大兴趣。蒙恬抽出腰间的刀鞘,敲了敲赵芃面前的桌子。赵芃瞟了一眼蒙恬,给竖了一个大拇指。
是啊,谁说这里只有无尽的荒漠来着,眼前不就是一个幅员万里、人口千万的国家吗?
大将军是干什么的?
不就是杀人放火攻城夺寨的吗?这生意不就来了吗?
之前还抱怨说这战争打着打着就没有了目标,这目标不就送上来了吗?
除了大秦,天下居然还有人敢自称帝王的?这个帝国居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