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朱家被捕,韩信也连夜飞来巩邑。
在巩邑的一个牢房里,韩信见到闻名不曾见面的朱家。这个身材矮小面目普通的人,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所谓名满天下万人景从的那位大侠。
“你是朱家?为什么想杀我?”韩信问的直接。
“你背叛汉王,帮助暴秦,不忠不义!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韩信皱了皱眉头,又是这些不知所谓的破事儿。
“汉王对你解衣推食,待你如子,封你齐王楚王,尊崇天下第一,你韩信居然投靠秦国,坐视汉王被杀!说无情无义。古往今来,你韩信算是第一!”朱家一套一套的。
“你这种人,不知所谓!”韩信哼了一声,“是谁指使你的?吕嬃?萧何?陈平?还是谁?”
“我朱家人称侠士,专门惩戒你这种不忠不义之人!”朱家眼睛一跳,继续扯着脖子大喊。
是谁在背后牵扯起这些人,鼓动朱家、季布这样的人在长安的街市上行刺自己。韩信一直都有怀疑。现在又加上了有人给朱家准备完整的验传文件,这些并不是草莽人物能做得出来的,得是相当有权势的人操作,精心布局才行。
韩信怀疑陈平,是因为无论大汉帝国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只要往陈平身上联想,很多事就能说得通了。陈平给自己安排了季说,陈平多年在自己的身边安置密探。但是在扶苏时代,陈平还会做这些事情吗?做这些事情又有什么好处呢?
当初刘邦假称巡游云梦泽,用计生擒自己。陈平是知道、随行的,据说这个主意也是陈平出的。但是那一次的推手。主要还是郦商。陈平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参与者,就好像樊哙、周勃、夏侯婴他们一样。
韩信又有怀疑。
陈平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一个对刘邦多么忠诚的人。陈平这人的缺点也很明显,这个人爱钱财,好美色,这样的惜命,不会轻易冒险,不会来撩拨自己这样的危险人物。
至于吕嬃、萧何,韩信只是随口一说。汉臣之中,恨自己的人也不止一两个,吕嬃这样国破家亡的有。萧何这样继续在新朝得到重用的也有。即便是同朝为官,韩信和萧何也早就没了来往……事实是,当年两人来往就不多。除了在汉中的时候萧何举荐过自己,再之后,两人就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甚至自己被刘邦封为相国以后,韩信觉得,当时萧何也是不快的。萧何作为文臣第一,按照刘邦的说法,列侯之中大家都是功狗,只有萧何是功人,可是萧何这样的功人上面,还有一个排名更靠前的韩相国,相国这个头衔一直到自己“死掉”之前都还保留着,直到自己在洛阳借爆炸假死,萧何才接过了“相国”这个头衔。
男人还不都是靠着一股气活着?名利名利,名在利的前面,对于名次排列,萧何也一定是在意的。就只是无论如何越不过自己而已。
功人功狗的说法,也不过是所谓彻侯之间的一个比喻。在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是齐王楚王,远远超过了功人功狗的彻侯层级。别人的功是功劳册上评议的结果,自己的功,是无法忽视抹杀的存在,是自己换来的。
萧何是有理由对自己心存芥蒂的。至于这种芥蒂是不是会变成行动,韩信却不敢确定。
不过直到自己被剥夺王爵,又被软禁在洛阳的时候,萧何也并没有发出一声。甚至在自己被软禁的岁月,曾经试图给萧何送信送礼派人登门,也被萧何用上了闭门羹。
萧何可能很早就不太喜欢自己了。自己也确实因为一直在最前线征战,没有办法和在最后方的萧何联络感情。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为了这点事,萧何就试图弄死自己?
韩信又觉得不可思议。
眼看从朱家身上,一时也问不出什么。能确定的是,之前廷尉和皇帝的密探所说,长街行刺事件,朱家也参与了。这也算是一点进展。
韩信今日今时的地位,不需再和朱家这样的小角色纠缠,问过也就放下,继续的拷问和审讯是廷尉的工作。长安的廷尉大牢各种手段都有。不怕最后不能得到一个结果。
韩信也就去巩邑,和张诚打了一个招呼,关心了一下军武开发和生产的新进展,催了一下巩邑对蒙恬大军的支持,给张诚说了沈荃也已经有喜。自己不久要当爹的好消息。
这种好消息值得喝一杯。韩信便也关心了一下在张诚身边做助理的李灵何时成婚,当初胡玄李灵夫妇送来的电灯让淮阴侯府大大出了一份风头,礼尚往来,李灵成婚,淮阴侯府也要有大礼回赠。
“我们打算简办。”李灵淡淡的笑了一下。“我是孤儿,家里没什么人了。胡玄虽然执掌灯泡厂,这几年一直亏损,也没有什么积蓄,就不搞那样的排场了。”
听到灯泡厂一直亏损,韩信觉得自己问话的不妥,就说:“你送了我一夜光明,我还不曾付款。”
“只不过是送礼,小意思而已。这事淮阴侯不必介怀。”
“你们灯泡本来就亏损,还要送我那些……”
“一码归一码,在淮阴侯府展示灯光,我们才是最后受益的那个。淮阴侯府一夜光明,长安的市场才被打开。眼下的亏损主要还是我们成本控制的问题,一个灯泡500钱,卖一只亏一只,除非我们解决成本问题,这事儿才有改观。”
“那为何还要做亏本的生意?”韩信不解。张诚在旁边听着两人的说话,淡淡一笑,却没有吱声。
“超过500钱,灯泡就更卖不掉。成本高是因为销售量小,一时分摊不掉。随着销售量增加,工艺改善,成本最后是一定能压下来的。压缩到几十个钱都不是不可能。这宗生意就是要亏本做的。”李灵解释道。亏本的生意没人做,对整个大秦来说,这是个异类。电灯亏损,是赵杏儿定下的战略,李灵是相信赵杏儿的。困难只是眼前一时一地。
韩信半懂不懂,不过总算知道胡玄亏损不是自己造成的,胡玄和李灵送礼也是心甘情愿。便再次感谢。琢磨如何给两人一份回礼,这事儿还得回去和沈荃商量。便再次谢过告辞,连夜回到长安。
韩信刚到长安,就收到巩邑的电报:朱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