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始向赵佗详细汇报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韩信遇刺和朱家随行的内容,赵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点评一二。对赵仲始半途丢下朱家表示赞赏:“这种东西就是一坨臭屎,治理国家哪需要什么游侠!哪怕他有再多的朋友和关系,我们也不需要他。”
但是听到蒙恬修筑了一条直达横浦关的开阔道路,赵佗从舒服的半躺坐了起来。
当听说这一整条路用盐碱拌了熟土夯实路基,赵佗找人来计算了这条路的工程总量,看着那一串大数字,赵佗摸着下巴:“这蒙恬哪儿来的那么多盐巴?”
这些盐巴够整个大秦的人吃两年的,就都洒在了沿途的道路上。这只能说明两件事——大秦制盐的能力强大无比,大秦的盐巴便宜到了极致。
赵氏父子并不知道,这条路的路面也不是什么开采出来的碎石,大半都只是沿线的钢铁作坊和铜冶的矿渣。废弃的矿渣拿来直接铺路,解决了矿场垃圾堆放处理的问题,也降低了道路路面材料开采的成本。
这又不是建造什么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就只是造一个能让几十万人步行通过,让手推车、马车和极有限的拖拉机、超轻型装甲车通过的路面,除了人工需求大一些,成本并不会特别高。
这个时候修这样一条路,可以使用的机械、人员,比蒙恬张诚赵杏儿他们修筑甘泉直道的时候,要容易的太多。
屠雎南下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一路的林莽南行。而蒙恬用一条宽阔的大道,同时解决了进军和后勤的两大困难,横浦关就好像是一枚已经剥好的荔枝,蒙恬随时都能把它吃掉。
“宣谕百越的头人们,始皇帝的军队又要南下了,他们要夺走百越人的土地、要毁灭百越人的神、要抢夺百越人的妻子女儿!杀死一个始皇帝的士兵,我给……五百钱赏钱。”赵佗低声说。
既然林莽已经不能阻住蒙恬,那么就让着炎热的气候、山区里愚氓的百越人、还有这山区中的虫蛇去消灭始皇帝的军队吧!
反正,这支军队从来没有经历过南国的战争,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的手中……
能阻住屠雎的这些野人,也应该能阻住蒙恬吧?
视察南下道路的蒙恬,对工程进度很满意。
军方的无数次推演,征伐百越的战争,早就被确定为国运之战,这不是灭齐灭楚那样的征战,而是要连根拔出一个迥异于大秦的文明的战争,你要和南方炎热的天气、林莽、热带虫蛇和疾病、蛮族野人进行作战,你要消灭所有这一切。
这种战争打的不是士卒的勇敢,打的是后勤。
和韩信那种调动资源满足兵团前进的后勤完全不一样,这一战的后勤,是要完全挤垮一个文明的那种后勤。
把敌人所依赖的一切——山林、河流、天气、虫蛇、蛮族人民、移民士兵、商业、经济、储备的粮食……全部消耗一空的战争。
这条道路,就是这种战争所使用的武器。真正的武器是道路、是车轮、是无尽的物资……当然矛戈弓矢也是武器,但是相比之下,那就是末节……
空气中似乎有一股腥气……
是海的气味,还是血的气味?
蒙恬站在这大道上,用一根长枪刺向道路,枪尖竟然只能刺入半寸。这道路给人的感觉很踏实。
这是炼铁剩余的矿渣。表面都已经呈现出玻璃化的质感,在正午的烈日之下,这路面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
这样一条路,还能用很多年!
所有人都以为,秦军的战力核心,是秦人斩首为功的制度,爵位和土地的奖赏让人人奋勇争先。
又有多少人知道,大秦强大的制造力量,让这支军队能够无远弗届,可以一直杀到天尽头?
为了帮助任嚣赵佗打通前往百越的道路,大秦开通了灵渠,把粮船从湘江一直开到桂林!
为了攻伐番禺,大秦在上一次战争中就五路齐进,运兵道路直破横浦关。
工程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斗力,矛戈只不过是道路这个武器末端闪亮的锋芒。
大秦,是那个用国家的全部力量推进战争的怪兽。
古代的兵家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把宗教祭典当做是战争的核心魂魄。
但是大秦只相信两个字:曰耕曰战!
种好了田,打下粮食,就要出战征服……
一直到大海之滨!
今年河南的麦子获得了大丰收,而蒙恬,始皇帝留给儿子那位最威猛的大将军,从北疆的长城,踏上了南国的道路。
蒙恬看着路旁这座军营,和军营中的士兵。
这一营士兵从十年征战中度过,早就已经积攒了浑身的凶戾杀气。又在这三千里道路的工程之中,消磨了身上的血腥之气,在繁重的工程操作中,变得浑身黧黑,只有牙齿和眼睛是白色的。
宛如洗去了血腥的凶兽,在这群山环抱的山间大道上,这成千上万的凶兽眼中闪耀着光芒。牙齿上也闪耀着寒光。
用工程磨砺过的士兵,会是什么样的力量?
“这一条路,会流传千古,有一天我们不在了,道路还在,道路所抵达的地方,尽是我大秦的国土。而你们,我的士兵……”
“蒙恬会和你们一起,去征服所有未知的土地,把我们的旗帜,插在每一块土地上!”
蒙恬对士兵们训话。
完成道路建设的士兵,浑身的皮肤上都闪耀着油光。这样的士兵,比从乡间征发来的役夫更加充满力量。
“我会带领你们,建立功业,你们每一次斩首,都会记录在功劳簿上,打完这一战,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大秦的功勋之士!”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
寂静的山林中响彻着这支军队的战歌,大地在士兵们的脚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