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安慰妹妹,继续看着父亲和舅舅聊天,母亲去里面看外爷。
杨开看着舅舅,心中五味杂陈。
他记得,按照他们这边的习俗,外甥女结婚,舅舅一般都会追往,这是亲戚间互相走动的一种方式,除非距离太远,才不会走动。
而两个姐姐和妹妹结婚时,舅舅一个都没追往,这在杨开看来,是舅舅在家族关系里做得有些不妥的地方。
但是舅妈那边的子侄,外甥外甥女都互相走动。
再过些年,舅舅两个儿子结婚了,他年龄也大了,听两个表弟说,舅舅时常盼着外甥来看他。
杨开还记得,外爷去世以后,除了两个表弟结婚和一些大事,母亲再也没有去过舅舅家了。
舅舅和父亲聊了一会,看着杨开问:“杨开,去年过年你就没来,听你达说你去外面了,啥时候回来的?”
杨开说:“腊月二十六晚上回来的。”
舅舅又问:“那你去哪了?在外面干撒?”
杨开说:“去江岛了,在那边做点小生意。”
舅舅说:“江岛?那是啥地方?国家不是不让做生意嘛,你这倒买倒卖要是被人举报了,抓住可是大事,你可小心些。”
舅舅皱着眉头,眼神里带着担忧和疑惑。
杨开说:“知道了。江岛离咱们这很远,人家那边只要办了手续,可以做生意,一切都是合法的。”
舅舅说:“那就好,你可不敢胡来,你达、你妈年龄大了,可不敢让他们再操心了。”
他们正聊着,两个表弟端着椅子进来了。
杨开记得大的叫杨晓东,小的叫杨二东。
这两个表弟挺不错的,结婚以后啥挣钱做啥,日子过的挺不错的。
杨晓东和杨开同龄,只是比他小几个月。
杨晓东一边放椅子,一边问:“达,门前那车是谁的?”
舅舅说:“车,哪来的车?你姑和你姑父来了,还不喊人。”
杨晓东这才打招呼:“姑父、哥。”
杨开点了点头,说:“你和二东借板凳去了?”
杨晓东说:“嗯,今天人多,就从邻居家借了几个。”
然后他又看着舅舅说:“达,咱门前真的停了个汽车,那车非常霸气。”
舅舅这才相信了,一边起身,一边说:“我去看看。”
杨开连忙说:“舅,那车是我开来的。”
杨晓东连忙说:“哥,真是你的?”
杨开点头,说:“公司配的,来回方便一些。”
舅舅说:“那我得看看。”
几人出了房门来到门前,舅舅围绕着越野转了几圈说:“你这车比吉普严实,样子也好看,就是比吉普还高,不好上。”
杨开一边打开车门,一边说:“本来是想开小轿车的,但咱们这边都是土路,路况不好,所以就开了地盘高的。你们可以坐上去感受一下。”
杨晓东对车挺感兴趣的,二话不说就跳了上去,在座位上来回摇了摇,说:“哥,你这车坐着就是舒服。”
然后又开始摸这摸那,接着又说:“哥,我可以开下吗?”
杨开摇头,“不行。”
看着杨晓东失落的表情,杨开接着说:“你没驾照,开不了。等你有驾照了,可以让你开。”
杨晓东说:“驾照?啥是驾照?”
杨开解释:“就是开小汽车的一个证件,你的去车管所考试,合格以后,人家才会给你发证。”
其实80年代还没有车管所,也没有驾照考试之类的,杨开这么说也是打消杨晓东开车的想法,他怕出事。
杨晓东听他这么说,也就放弃了,感叹一声:“我这学习都不行,还考试,那不知道我啥时候才可以开车。”
几人在外面待了一会,便又回屋了。
杨开明显能够感受到,舅舅对父亲和自己的态度有些改变,之前舅舅的态度有些冷淡,现在却多了几分热情和亲近。
几人坐了一会,两个老姑先后来了。
舅舅连忙打招呼招待客人,杨开也起身打招呼,顺便教小妹打招呼。
大老姑听到杨开的称呼,说:“你是杨英家的?长成大小伙了,听你妈说你在外面做事,咋样?”
杨开笑着回答,简单讲述了自己在外面的工作情况,大老姑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神里带着赞许。
小老姑问:“你妈没来吗?”
杨开说:“在里面呢,陪我外爷呢。”
小老姑点头,然后姊妹两个也进里屋了,她们去看自己哥哥了。
屋里又热闹了起来,大家开始聊起家常。
初四一天就在舅舅家了,离开的时候,舅舅给杨开发了一毛压岁钱。
杨开拒绝了,他真诚地说:“舅,我已经长大了,自己也挣钱了,就不用给我发了。”
舅舅见状只好收了起来,然后又从兜里掏出五分钱给小丫头,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初五,杨开把母亲送到小老姑家,然后又和奶奶、父亲、小丫头去了城里给老姨拜年。
老姨家在县城道北东面,附近都是由国家建设的平方,都是独门独院。
巷子窄得可怜,两旁的墙之间的距离也就不到两米,在杨开看来非常拥挤。
杨开只好把车停在远处空旷的地方,然后提着礼物步行去了老姨家。
一行人到老姨家时,家里还有几个客人。
老姨看到姐姐来了,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连忙快走几步,紧紧握住姐姐的手,两人凑在一起,小声地说着悄悄话,时不时还发出轻轻的笑声。
杨开提着礼物进了房间,一边把东西放在墙角的桌子上,一边礼貌地打招呼:“叔、婶。”
老姨夫家四个儿子,老大比杨开父亲年龄大几岁,在检察院工作。
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十分严肃。
其他几个都比他父亲年龄小,在国营工厂上班,有个还是临时工。
杨明进入房间,对着老大热情地打招呼:“哥。”
老大微笑着说:“来了,赶紧坐下暖暖身子。”
其他几个小的一边发烟,一边倒水,其中一个说:“哥,快坐着休息一下。”
杨明坐下,发现姨夫不在房间,便问道:“姨夫去哪了?”
老大说:“在书房呢,和县里的人谈事情呢,等会就过来了。你们怎么来的?”
杨明指了指杨开,说:“他开车带我们来的,你们这巷子太窄,车开不进来,只好停在外面走过来。”
杨开坐在一旁陪着妹妹。
老四石永军也就二十来岁,他生性活泼,话特别多,接人待客挺不错的。
见杨开在一旁不说话,他便坐到杨开一旁,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你是老三吧,这个子越来越高了,还认识我吧?”
杨开笑着说:“认识,永军叔嘛。”
石永军哈哈一笑,说:“认识就好,你怀里这是老四吧,叫啥?”
杨开说:“杨甜。”
石永军伸手从桌上抓了几颗糖,对着小丫头说:“叫叔,我就把这几颗糖给你。”
小丫头看了哥哥一眼,见哥哥点头,这才奶声奶气地说:“叔叔。”
石永军喜笑颜开,然后把手中的糖放在小丫头手里。
小丫头双手并用,把糖放在自己兜里,然后又取出一颗,让哥哥给她拆开。
杨开接过,轻轻拆开包装,将糖果放到小丫头嘴里,小丫头喜滋滋的,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
石永军问杨开:“小丫头几岁了?”
杨开说:“过完年就四岁了。”
石永军说:“那也快上学了。对了,听说你在江岛做生意,主要是做啥?”
杨开说:“主要是做一些海外贸易,医药,小打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