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强正在努力带人要将这些设备本土化生产,但是大明现在的钢铁质量不行,寿命远远比不上原装产品。
赵大强很忙,他最近还在带人仿制单缸柴油机!俗称大飞轮。
王鼎已经让老海联系了一家华夏小柴油机厂,这家柴油机厂正好有一条淘汰的单缸柴油发动机的生产线。
王鼎看赵大强仿制的费劲,干脆就准备花一点小钱整体给给买过来。
这种柴油发动机在后世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动力弱,能效比不高,而且不够环保,可是这个王鼎不在乎啊!
这种发动机结构简单,配件少,寿命长,容易维修!
总之优点太多了,在后世农村这种发动机一直用到二十一世纪。
王鼎觉得这种发动机在大明至少可以使用一二百年!
甚至有了这种柴油机,大明的铁路修建计划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而且就算大明时期石油开采有问题,可是生物柴油制造技术在后世已经烂大街了,完全可以满足大明现阶段的使用需求!
王鼎又看了看李成梁,随口问道:“那印度方面怎么样了?”
李成梁一撇嘴:“进度很慢!这些地区是那个倭国小鬼子负责的,我让人给你叫过来!”说完就让侍女去请德川家康过来。
德川家康很快就在侍女的带领下跑步进来了会议室。
他被王鼎带到大明之后直接就被丢进了参谋,看了很多大明内部的各种资料,这才知道丰臣秀吉当年要入侵大明真的是坐井观天,痴人说梦。
倭国跟大明相比无论人口,船只,钢铁产量,武器铠甲产量,倭国就算一个零头都比不上大明。
前些日子德川家康还跟着赵大强参观了,新北京新建成的钢铁厂,粗钢年产量预计达到两亿斤(十万吨)!
说实话这个产量在后世也就是一个小炼钢厂,可是在大明朝已经超过了倭国全国二十年的钢铁产量了。
倭国武士铠甲大部分都是木甲,铁甲极为罕见,只有一些领主之类才装备全身甲。
可是德川家康到了新北京,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大明士兵士兵装备的都是铁甲,而且还是一种几乎不会生锈的半身铁甲。
王鼎从倭国大胜归国大阅兵的时候,一排一排的得胜士兵穿着闪亮的胸甲从朝阳门前走过,更是彻底晃花了他的眼睛。光是在朝阳门下走过的士兵就足有十万人,全部装备了铁甲,而且很多步兵装备不用火绳的火枪,还有一匹马就可以拉走的火炮,足足有上千门,大口径重炮也有好几百门。
德川家康进入大明的参谋部之后,了解了王鼎的力量之后,对于大明的实力更是震撼,那种被他认为是神器的燧发火枪,居然还分滑膛燧发枪和线膛燧发枪两种。
他还亲眼看过线膛燧发枪的训练,真的是在一里之外,取上将性命如同无物。
而且阅兵这些武器居然不是大明最厉害的武器,还有两种没有参加阅兵的武器,一种是一分钟数发叫做迫击炮的大筒,另一种是被称为榴弹炮的重炮。据说都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最令德川家康感到无力的是那一种满天飞的小妖怪!据说都是那个夏王从神界带来的神器。有了这个,己方阵型再也无法隐藏秘密,相当于对大明单方面透明。
现在德川家康已经从心里知道,他没有对抗王鼎的实力,那么选择融入王鼎的势力,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德川家康在参谋部的的工作,主要负责印度孟买、马德拉斯、加尔各答方向,原因是他的儿子德川秀忠带着四万多德川武士,正在孟买的大明印度督师戴才手下效力。
戴才原来是大明南京刑部尚书,后来在鹿儿岛发动针对王鼎的叛乱,叛乱被王鼎镇压后,本来王鼎已经允许戴才战死保全名节。
但是没想到,王鼎在九州岛连战连捷,最后居然趁着倭国大boSS德川家康远征九州岛远离本州岛的机会,联合丰臣家等一众反德川家的大名,在小仓城迫使德川家康投降。完成了对倭国势力的统一。
可是王鼎在大胜之下,就不好杀人了,再加上王英等一众南京官员求情,于是王鼎干脆废物利用,把戴才恢复了刑部尚书的级别,发配印度做督师了,图一个眼不见为净。
戴才虽然是大明南京刑部尚书,不过军事能力实在一般,所以实际上孟买地区真正的指挥官是号称倭国第一智将真田昌幸。
而整个孟买方向,明军八万主力其中将近七万多是倭国武士。
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德川秀忠率领的四万德川武士,真田昌幸带过来的三万多倭国武士,都是倭国各路大名整编部队。甚至其中还有很多在关原之战后被德川家康裁撤了封地的丰臣系大名。
德川家康在小仓城之战后,把关原之战后得到的土地都献给了王鼎,其中大量土地原本都是属于原丰臣系大名。
可是这些土地是王鼎真刀真枪从德川家康手里抢过来的,怎么肯就这么白白归还那些什么力气都没出的丰臣系大名?
但是也怕这些大名在倭国引起事端,干脆就让沈安安把他们也一起送到了印度半岛,给戴才当手下,
他们想恢复领地,就让让他们自己从莫卧儿王朝手里抢。
至于戴才的直系手下其实只有阮潢阮秉谦的三千安南兵(这些人原来是莫敬恭的手下,莫敬恭死后归了二人带领),刘朝用的一千多南京守备部队,再就是几千被王鼎打入冲锋队的几千逃兵。
所以大明印度督师戴才反而是印度方面军中实力最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