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发布会后的第二天,星城市依旧沉浸在问责完成的余波里。广场上贴满绿单的问题墙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市民拍照留念,孩子们用手指着父母解释哪条是自家小区的项目。市政工人趁清晨把所有的签名页覆上一层新的透明保护膜,确保时间戳、签字笔迹完整留存,作为档案移交省档案馆。
上午九点,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临时召开。赵建国开门见山:“中央调研组明天抵星,重点是看群众代表制度和问责机制。我们必须让他们看到这不是运动式的突击,而是有章可循的长效机制。”
李一凡拿出昨夜整理的《潇湘模式可复制操作手册》,把封面重重放在桌上:“这是第一版,目录包括抽签、承诺、并联审批、二次核验、奖惩通报、边界约束六部分。今天下午必须印刷三百册,明天每位调研组成员一人一份。”
许宏志汇报组织部的配套动作:“干部考核指标已经正式生效,绿单完成率、群众满意度、流程时效三项权重各占三成,下个月就能出第一批考核结果。”李一凡点头:“考核结果要挂网,干部群众都要能看见。”王平补充:“纪委已经准备了季度通报,谁掉队就点名。”整个会议室气氛凝重,没人敢松一口气。
午后,陈晓峰带督查室骨干进入档案室,把第三轮问责的所有资料整理成电子档和纸质卷宗。档案管理员逐一核对签名和影像,确认无缺页后,加盖“永久保存”章。陈晓峰抬眼看墙上悬挂的条幅:“档案即制度,制度即约束。”他吩咐助手:“把流程图重新绘制成展板,明天直接立在广场,让调研组先看墙,再看文件。”
傍晚,星城高铁站警灯闪烁,中央调研组的先遣组抵达。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迎接,简单寒暄后直接带到广场。夜色下的问题墙灯火通明,群众代表正在更新最新一期的绿单。组长弯腰细看一张绿单上的签名,问:“这是群众签的?”陈晓峰答:“是,每一条都有两名群众代表现场签字和时间戳,拍照留档。”组长点头:“这种透明度,很少见。”
调研组随后进入政务大厅,观看并联审批的实时演示。大屏幕同步显示企业报建流程,审批口人员在同一张桌上同时办理,群众代表全程旁听记录。组长问:“如果出现推诿怎么办?”陈晓峰拿出督查室的盲查样本册:“每周随机抽检,每次必有录像和记录,发现问题直接上墙。”调研组成员低声交流,表情明显有了兴趣。
夜里十点,省委主要领导和调研组举行非正式座谈。赵建国率先开口:“潇湘的问题墙不是一阵风,是我们倒逼治理现代化的抓手。”李一凡接过话头:“我们不追求‘一夜绿’,而追求‘日日绿’,让群众每天都能看到变化。”组长沉吟片刻,露出一丝笑意:“我们明天要去几个县看现场,你们不用刻意安排,就按平时节奏走。”
深夜,陈晓峰回到督查室,把当天的调研反馈逐条写在白板上,第一行写着:“明日考核现场。”他环顾四周的年轻干部,语气平静:“从今天开始,墙不只是墙,而是我们省的名片。谁的名字上墙,既是褒奖也是约束。”屋里一片寂静,只有打印机吐出最后一叠文件的声音。
凌晨一点,广场灯光依旧明亮。群众代表把新贴的绿单抚平,用手指在签名处轻轻按了一下。风吹动旗帜,绿与红在夜色里分外鲜明。星城的夜又一次被拉长,等待第二天中央调研组的正式踏勘,等待一场更高层面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