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星城的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的湿气还未散去。省政府一楼的问题墙前,四张新贴的红卡引发了不少关注。岳州临港一张标注“危化品演练延期”,衡山口岸一张标注“进出口报关延误”,星城高新区一张标注“消防验收缺项”,还有一张来自星城新区的“水土保持审核超时”。
这些红卡被迅速拍照上传,网络上围绕这些问题激烈讨论。有评论认为潇湘省务实推进改革,敢于公开问题,但也有声音质疑,频繁的红卡会影响潇湘的投资环境和群众的信任。
李一凡收到舆情报告时,并未显露任何情绪。他低头翻看着每一条评论,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淡然开口:“这些问题,是我们应付舆论的工具。墙上贴的是问题,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信号’。”他看向陈晓峰,继续道:“安排全省视频会议,给各市州的干部上公开课,谁的卡,谁来复盘,没拖延也没容忍。”
当日下午,视频会议准时开始,李一凡并没有多说废话,直接点名每一张红卡的责任人。岳州临港的园区主任发言时,几乎是在一片沉默中说出:“因公司管理不到位,危化品演练延期了48小时,已经采取补救措施。”
李一凡冷眼看着屏幕,指着大屏幕上的数字说道:“延误48小时,为什么要等到第二天才贴红卡?你们当时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有没有考虑到如果这次是化学品泄漏,后果会怎么样?”园区主任低下头,迟疑片刻后回答:“因为我们原本有一个备用方案,但是没有第一时间执行,导致了延误。”
李一凡严肃地点头:“备用方案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突发状况,今后不论发生什么,要有专人即时贴卡,不要把企业的生产进度作为牺牲品。”
衡山口岸的负责人开始发言时,显得有些紧张:“我们迟了一些,主要是由于清关资料不完整,报关行没有及时提供完整的文档。”
李一凡打断了他:“资料不全,是不是代表你们没有做好事前审核工作?为什么等到报关资料到了最后一刻才发现问题?时间到了再补资料,不是制度,是拖延,今天开始不再允许任何口头推迟,报关行如果不到位,直接转红。”
星城高新区的负责人讲话时,表现得相对镇定:“我们那边是因为消防验收的环节有些拖延,消防队伍的反馈时间比较长。”李一凡眼神犀利:“消防验收拖延的背后,是谁在推脱责任?是个人失误还是流程疏漏?消防验收关系到全市的公共安全,不容许有任何延误。”
最后,星城新区的问题也被提出:“水土保持审核超时是因为部分企业提交的资料不全,我们已经与水土局协调,资料已经补齐。”李一凡说:“如果是资料不全,首先应当考虑流程的清晰度,具体负责人是谁?为什么不先在审核前把资料逐项要求?以后必须改成‘逐项报送’,缺一项就报备。”
每一个问题都被当场详细复盘,每一条整改方案都明确落实到责任人身上,李一凡用严谨的态度让所有干部意识到,问题不是逃避的工具,而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下午的会议后,李一凡的办公室内依然有些沉默。陈晓峰进来汇报了当天会议的反响:“省长,会议结束后,三地的干部开始主动联系我,要求尽快执行新规定,确保所有延误问题不再重现。”李一凡点点头:“问题不怕多,关键是要敢贴出来,敢亮出来。让群众看见,舆论自然就没那么可怕。”
当晚,李一凡在办公室翻看最新的舆情分析报告,江淮那边再次发起了舆论攻势,标题是《潇湘的红卡背后:改革中的隐患》。文章在提出改革必要性的同时,暗指潇湘的“红卡”频频出现,可能暴露了地方政府管理漏洞。
李一凡心里明白,江淮一直在利用舆论试图拖住潇湘改革的脚步。他转过身,看向陈晓峰:“我们不怕别人打标签,只怕标签没有实际行动支撑。让他们继续说去,潇湘不缺勇气,缺的只是时间。”
第二天,省政府的门户网站更新了“开放日条例”的最新修订版,新增条款进一步明确了“红卡”发布机制:所有公开问题必须依照时间顺序在问题墙上公示,所有整改措施必须实时跟进,并提供证据链。
每一项整改措施都要有明确的时限和责任人,并进行公示。同时,三地的案例被写入条例附录,作为模板给全省参考。这些修订很快得到了省政府各部门的认可,传遍了全省各地。
这时候,江淮的舆论攻势仍在加剧。几篇带有讽刺性的评论接连发表,但潇湘方面没有做任何正面回应。当天,媒体再次报道《潇湘红卡:走向更严格的审视》。
而这一次,报道的内容却更多集中在“制度建设”上,强调制度透明,责任明确,举例说明每一条红卡背后都有相应的责任链条。这些报道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支持与共鸣,留言区里纷纷写道:“敢贴红卡,才是真正的改革。”
李一凡清楚,这场舆论攻防远没有结束,然而,潇湘已经开始在“红卡”背后,赢得了更多的信任与认可。无论外界如何评论,他知道,改革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开的力量,只有敢亮出问题,才可能让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