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四九城,烈日炽热。潇湘省政府驻京办的小楼内,李一凡结束了与几家央企董事长的密谈,临走前还不忘叮嘱秘书陈晓峰:“今晚的会议纪要,你要亲自把关,一字一句都不能出差池。”
陈晓峰点头应下,声音沉稳:“省长放心,我会在飞机起飞前完成定稿,发给办公厅。”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涉及全省战略层面的机密文件。自李一凡调任省长后,陈晓峰的身份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秘书,而是实质性地插手政策统筹、会务安排乃至干部联络。他的成长,正牵动着省府内部的暗潮。
?
四九城的考察结束,潇湘代表团乘专机返回星城。飞机上,几位副省长低声讨论着刚才的行程,唯独陈晓峰手中攥着的笔记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
林浩民坐在靠后的位置,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心中微微一凛。这个年轻人跟随李一凡多年,眼下已经不是普通的幕僚,而是潜在的竞争者。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位置一直空缺,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正是为李省长身边的秘书预留的晋升通道。
“晓峰啊,”林浩民走过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一路记得可认真。将来等你当了副主任,可别忘了帮衬大家啊。”
陈晓峰抬头,笑意恰到好处:“林省长说笑了。我现在只是秘书处的工作,距离副主任差得远呢。”
然而,心底的波澜,却被他压得极深。
?
抵达星城后的第三天,省委书记赵建国召集常委会,主题是“产业转移对接与省府人事安排”。会议室里,除了经济议题之外,人事讨论成为另一个隐形焦点。
省委组织部部长许宏志开口:“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位置空缺已久,省长这边的秘书处工作压力大,干部们也有所议论。组织部建议,尽快明确人选。”
一时间,空气凝固。众人目光有意无意落在李一凡身上。
赵建国微微一笑:“一凡同志,你的秘书跟随你多年,大家都很清楚他的能力。今天也不必定论,但你要提个意见。”
李一凡轻轻转动手中的笔,目光落在桌面上,却透出几分锋利:“晓峰是我带起来的,从召阳县到星城市,再到省里,他的忠诚与担当都经过考验。但我更看重的是,他能否在复杂环境中独当一面。副主任不是小职位,要处理协调全省的机要与政务。如果大家对他有意见,不妨提出来。”
话音一落,沉默数秒。
陈松年轻咳一声:“李省长,我对晓峰同志没意见,只是年轻了些,担子太重。”
另一位副省长周立德则微微摇头:“办公厅副主任是副厅级岗位,省里有不少副厅候补干部在等待机会,如果直接由秘书空降,恐怕资历上难以服众。”
气氛逐渐微妙。陈晓峰心中一紧,他能听出,话锋并非质疑他能力,而是牵涉到派系与利益平衡。
?
会后,李一凡单独叫住陈晓峰,走在长廊里。
“晓峰,你听出来了吧?你的升迁不会轻松。”
“省长,我明白。”陈晓峰点头,眼神坚定,“我从来没有把位置当成理所当然。能在您身边学习,是我最大的收获。至于职位,不争也罢。”
李一凡笑了笑,语气忽然锐利:“不,你必须争。因为你的位置,不只是个人的前途,更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支撑点。办公厅是全省枢纽,若放弃这个位置,别人坐上去,将来你做任何事都不可能畅通无阻。”
陈晓峰沉默片刻,郑重点头:“我明白了。”
?
数日后,潇湘省政府办公厅内的另一场暗战拉开序幕。
办公厅综合一处副处长邓志远——一个典型的本土干部,出身省府系统,背景复杂,背后有老资历的副省长支持。这次副主任的竞争,他是另一位热门人选。
邓志远在内部会议上直言:“秘书处长固然辛苦,但副主任要考虑全盘协调。不能只凭借一人跟随领导的资历,就忽略了系统干部的培养。”
言辞恰到好处,却暗藏锋芒。
陈晓峰坐在对面,神情平静,仿佛未被触动。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两人之间的较量已然开始。
?
李一凡对此心知肚明。他明白,如果贸然将陈晓峰推上去,难免引发更大的反弹。于是他暗中布下棋局:
一方面,他在省委常委会上不断强调“年轻干部要经风雨、敢担当”,以营造氛围;
另一方面,他刻意安排陈晓峰主导几场大型会议,从会务筹备到接待协调,几乎面面俱到。
很快,省委书记赵建国在暗访时看到这一幕,不禁在心里记下:这个年轻人确实稳得住场面。
?
七月底的一次全省产业承接专题会上,陈晓峰临危受命,代表办公厅做了全程汇报与总结。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甚至在几位副省长因意见分歧而争执不下时,他插话以数据为证,化解了僵局。
会后,几位常委互相交换眼神。
赵建国淡淡一句:“年轻人有这个担当,很难得。”
李一凡心中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正是自己要的效果。
?
夜幕降临,星城灯火阑珊。李一凡站在省府大楼的窗前,看着陈晓峰离开的背影,心里暗暗盘算:
“这副主任的位置,必须拿下。这不仅是为晓峰,也是为我在省政府的根基。”
而另一头,邓志远也在与支持他的副省长密谈,暗暗积蓄力量。
省府办公厅的副主任之争,已悄然成为潇湘官场暗潮中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