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省委组织部,晚九点。
李永中望着满桌的材料,神情从容而严峻。刚刚结束的“5G政务平台调度会”,在潇湘官场内部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干部圈私下的说法是:“这次李一凡是真的动刀子了。”
但真正理解这场改革本质的,只有极少数人。李永中就是其中之一。
他知道,这不是一场“数字政务”那么简单。
而是一场借技术平台完成的“组织结构重排”与“权力节奏再分配”。
“节奏不是目的,掌控节奏才是目标。”——这是李一凡在省委闭门会议上的原话,也是李永中过去三十年组织工作中从未听过的语境。
屏幕上,新生成的“政务平台绩效积分系统”浮现全省146位厅处级主官的排名,颜色从深绿到橘红不等,清晰而刺眼。李永中指尖轻点几下,一份名单被调出:推荐进入副厅级后备名单者29人,建议退出正处岗位者18人,观察期人员43人。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将文件锁入红色密码柜中,站起身,走进了省委大楼深处——省委书记赵建国的办公室。
……
“书记,这份是李省长和我共同审核过的人事节奏建议名单,您先审阅。”
赵建国拿起文件,翻了几页,轻声道:“你是觉得现在动人事,时机成熟了?”
“比任何时候都成熟。”李永中语气平稳,“政务平台改革完成了数据基础,接下来是权力再分配阶段。”
赵建国点点头,目光扫过几位重点干部名字,忽然顿住:“你把周广天和许静雅都标了橙色观察等级?”
“是。”李永中平静地回答,“他们固然是李省长早年旧部,但在平台制度运行中的配合度远低于其他地市干部。我们不能因为情感忽略制度分数。”
赵建国轻轻叹了口气:“这个李一凡……做事比我当年狠得多。”
“他不是狠,”李永中道,“他是在用一套新的机制彻底接管官僚秩序的节奏系统。过去人事靠人,现在,他靠的是数据——而数据,无法说情。”
……
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另一间机要室内,几位年轻干部正在调试全新的“组织干部行为记录系统”。这是李一凡亲自点名交给组织部开发的模块,要求所有处级以上干部在政务平台的操作、调度、反应、反馈均录入后台,并由系统根据规则自动生成“任职适应度评分”。
“系统评分90分以上者,进入后备提拔库;75分以下者,进入关注名单;60分以下者,自动启动问责机制。”
这是李一凡亲笔签署的指令文件,附在新系统上线的命令中。
组织部副部长李永中对开发小组说:“以后你们不只是技术员,而是决定干部前途的制度设计者。”
一句话,令众人沉默。
这不是一场技术变革,而是一场彻底的权力筛选。
……
三天后,潇湘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项议题会议,主题为“5G政务平台与组织选人用人制度融合机制”。
会上,李一凡列席旁听,未发一言。但当讨论陷入“是否应将平台数据纳入正式考核依据”时,他轻咳一声,抬头道:
“我插一句。”
常委们顿时安静下来。
“我们过去的组织体系,是靠档案、靠推荐、靠投票,三权一体。”他环视一圈,“但在5G政务系统上线之后,我们第一次可以做到:让干部‘行为可追踪,反应可测算,决策可评估’。”
“这是过去三十年从未实现过的组织透明。”
“我们如果不把它用在选人用人上,那我们搞这套平台的意义在哪里?”
赵建国笑着说:“你倒是把技术和组织部捆上了。”
李一凡却一脸认真:“不是捆,是进化。”
他缓缓扫视全场,语调坚定:“我要让潇湘成为全国第一个‘行为选人’的省份。”
“让每一位干部知道,政务系统里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条上传、每一次协调,都可能是他仕途的关键数据。”
赵建国敲了敲桌子:“同意,组织部着手草拟制度细则。一凡,你的人事节奏,我支持。”
……
消息很快通过系统内部传出。
潇湘官场震动。
有人惊恐,有人兴奋。
有人深夜复盘自己过去在政务平台上的所有指令,有人则悄然请技术员“帮忙调整”系统反馈——却被告知:一切已入链存证,不可逆转。
从这一刻起,李一凡实现了重生之后的又一项核心战略:
通过政务平台控制信息,
通过数据积分控制人事,
通过组织机制控制节奏,
通过节奏调度控制权力。
……
半个月后,中央政务院人事改革督察小组到达潇湘。
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从国家发改委调任为中央组织部干部局副局长的——林子安。
林老的亲孙、林建国的侄子,也是李一凡重生后最信任的“中枢接口”。
林子安没有安排欢迎宴、没有接见仪式,直接一头扎进潇湘组织部干部档案室,连夜调阅数据。他看完后只说了一句话: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干部行为治理实验’,比浙江那套‘基层积分法’要彻底得多。”
“我会把这套东西带回中组部,提交到正部会议。”
……
当晚,李一凡收到林子安的消息,只有一句话:
【恭喜,你的节奏系统,已经被中央关注。】
他望着星城市方向,缓缓吐出一口气。
“是时候,让这场重生,驶向真正的中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