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担任总统之前,杜鲁门曾经三次创业,但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才不得不选择从政的。
在刚刚被告知,自己即将继任总统的时候,
杜鲁门的第一反应,是感觉月亮、星星和所有行星都砸到了自己身上。
继任总统的就职宣誓后,杜鲁门甚至直接对在场的记者说,
伙计们,如果你们会祈祷,现在就为我祈祷吧。
在上任的前五天,他不但要完成罗斯福的葬礼,第一次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对全国讲话,
而且还要和素不相识的丘吉尔和斯大林打个电话,聊一聊战争局势。
更让他感到懵逼的,是罗斯福制定的联合国框架里,常任理事国除了美国、苏联、英国之外,竟然还有个中国。
对于当时的杜鲁门来说,中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
杜鲁门自己也承认,那时的他在外交事务上只是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小子。
此时正值二战的最后阶段,这个世界并不会给杜鲁门时间,让他慢慢熟悉如何做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
藏在柏林地堡中的落榜美术生还在负隅顽抗,用德意志帝国最后的力量和攻入柏林的苏军死战。
这也就算了,德意志帝国的覆灭已经就在眼前。
但太平洋战场的日本帝国,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吓。
就在杜鲁门继任总统的当天,日本帝国动用了最后的海空军力量,对刚刚收到罗斯福总统死讯,悲痛万分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袭。
这是自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不,应该是整个二战之中,美军遭遇的最大一次惨败。
虽然这一战让日本帝国海空军拼光了最后的家底,彻底失去了制海权。
但美军遭受的损失,也大得难以想象。
按照麦克阿瑟那个混蛋事后提交给自己的报告,伤亡竟然超过了25万人!
这一战,也让美军对于直接登陆日本本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幸好,在他就职总统的第13天,战争部长亨利·斯汀生给杜鲁门带来了一个惊喜,也可以说是惊吓。
原来,他们搞出了一种破坏力特别夸张的炸弹。
只需要一颗,就能摧毁一座城市。
当然,德国人和苏联人也在搞。
德国已经覆灭在即,不可能有机会造出成品了。
苏联人的进度也明显比美国要落后。
虽然目前美国只有三枚,但也是这个地球上仅有的三枚。
在曼哈顿计划开始2年8个月之后,杜鲁门终于知道了原子弹的存在。
总算不必用人命死磕,而是用两颗原子弹,击溃了日本帝国最后的幻想,让他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大限来临之前,罗斯福本人应该也没有想到,高血压这玩意会这么要命。
因此,根本没有把他对这个世界的规划告诉任何人。
结果就是,杜鲁门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咄咄逼人的斯大林。
也不知道丘吉尔口中的铁幕,究竟是不是大英帝国的传统搅屎棍技艺。
可是,这几年杜鲁门还是带领着美利坚,一步步走过来了。
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在全球保持着优势,并消化着战争红利。
当然,最让他无法理解的,还是罗斯福留下的联合国框架里的第四个常任理事国,中国。
在派遣马歇尔走了一圈中国战场后,杜鲁门惊讶地发现,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已经是令人绝望的无可救药。
继续对那位蒋委员长进行支持,只会血本无归。
因此,逐步减少了美国的对华军事援助。
前不久,在和杜威的支持率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仍然坚定支持自己的埃德蒙·怀特先生,还给自己带来了一条情报。
在自己这里碰壁之后,那位曾经被罗斯福总统寄予厚望的蒋委员长,竟然决定冷灶硬烧。
派遣了一位心腹带着400万美元现款来纽约,秘密拜访了杜威,企图让杜威答应在胜选之后加大对华军事援助。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杜鲁门是非常愤怒的。
这个光头混蛋!
竟敢拿着自己给他的援助,去资助自己的对手!
不过奇怪的是,据埃德蒙·怀特所说,他安插在杜威团队的内线查到,杜威竟然没有答应对方的条件,也没收下那400万美元。
并且拒绝再次和那位使者见面。
而在大约五天之后,杜威的竞选团队又收到了一笔800万美元的巨款。
虽然是现金,但这笔钱的来源在杜威团队根本不是秘密。
这笔钱,还是来自杜威此次竞选的最大金主,马尔克斯集团第二大股东,副总裁劳拉·珀斯特。
在此之前,马尔克斯集团和劳拉·珀斯特,已经给了杜威800万美元支持竞选,是毫无争议的第一金主。
而且,这笔经费在整个竞选期间,应该是花不完的。
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后面这800万美元,都不会影响竞选的结果。
杜威刚刚拒绝了那位蒋委员长的400万美元,劳拉·珀斯特就又送上了800万美元,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按照埃德蒙·怀特和杜鲁门身边的智囊团推断,杜威拒绝蒋委员长的400万美金,很可能是劳拉·珀斯特的要求。
事后,还对杜威进行了双倍补偿。
什么人最希望杜威拒绝那位蒋委员长的政治献金?
毫无疑问,就是如今中国内战的另一方。
杜威这个混蛋,接受了中国北方政权的资助!
就这,他竟然还有脸信誓旦旦,指责自己对苏政策不够强硬!
他难道不知道,中国北方政权的背后,就是苏联在支持的吗?
要不是担心和苏联直接兵戎相见,自己早就派兵介入中国内战了,战况也不至于败坏到如今这种地步。
从战报上看,南京国民政府大概率是保不住长江以北了。
那个混蛋光头当然是咎由自取,但和美利坚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在条约签订之初,北方政权就公开反对过。
很显然,他们是不会承认的。
让他们完全控制中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对美利坚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眼下可不是担心这些事的时候。
如何在大选中击败杜威成功连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