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火人间,人们常常在不经意间陷入对命运的思索。有人感叹:“都是一样过日子,为什么他的路就特别的顺?” 这句疑问,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仿佛命运真的有两杆秤,一头挑着顺水,一头压着羁绊。
这话恰好被巡山的土地神和三神奶奶听了去。三神奶奶,这位向来对人间诸事充满好奇的神仙,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她拿着手里的两粒色泽、大小皆相似的树种,笑意盈盈地问土地神:“你掌管着世间田地,神通广大,你看我手里的这两粒一样的种子埋在土地里,能长出不一样的树吗?”
土地神微微眯起眼睛,捏着自己长长的胡须,不紧不慢地笑道:“树是一样的树,可这生长的方法和际遇,却大不一样。山下的那片荒地,前些日子刚好划给了两个年轻人开垦,你说他们两个,配不配得上一片成林呢?”
三神奶奶顺着土地神所指的方向往山下一瞅,只见两个头戴草帽、身形挺拔的年轻人,正在炽热的阳光下奋力挥舞着锄头翻地。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映出古铜色的肌肤,闪烁着汗珠的光芒。
左边的后生,动作极为麻利,双手有力地挥动着锄头,泥土在他的锄头下被迅速翻起。翻完土地后,他大咧咧地随意堆着,嘴里还念念有词:“赶紧做完,赶紧收,今年得赚够盖房的钱。” 那急切的神情和动作,仿佛晚一刻就会错失良机。
而右边的后生,他翻地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每翻起一块土地,他都会仔细地用锄头将土块敲碎,然后蹲下来,认真地捡起里面的石头。他的动作不急不躁,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那歌声在寂静的荒地上,显得格外悠然。
三神奶奶瞧着这一幕,不服气地说道:“都是肯下力气的年轻人,怎么就不配了呢?” 说罢,她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那你就给他们添点助力,我倒想要看看差别在哪里。”
土地神欣然答应,他轻轻一挥衣袖,将两粒种子分别埋进两个人的地头。随后,他摇身一变,化作一个面容和蔼、挑着两捆杨树苗的老汉,静静地站在路边等待着。
不久,左边的后生先收了工。他一眼就瞥见了路边的树苗,立刻快步走了过去,大声喊道:“老汉,这树苗怎么卖的,我要最快成材的那一种。” 他的声音中带着迫不及待的急切。
土地神指了指捆得很扎实的那一捆,说道:“这款长得快,半年就能窜两米。” 后生二话不说,扔下钱,扛起树苗就往地里跑。到了地里,他横竖随意地将树苗插了下去,连土都没有踩实,只是随意拍了拍手,就哼着小曲回家了,仿佛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而右边的后生收完工时,天色已经擦黑。微弱的月光洒在他疲惫却坚毅的脸上。他看见树苗后,并没有立刻购买,而是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树苗,然后皱着眉头说道:“您这树苗根须看着壮实,但就是有点蔫,是不是缺水?” 那专注而认真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土地神回答道:“这刚从山上下来的,得泡半天的水再栽。” 后生听完之后,并没有急着买树苗,而是先帮老汉把剩下的树苗搬到屋檐下面,细心地遮好。接着,他又提了桶水来泡自己的那一捆。在浸泡树苗的过程中,他边泡边问:“大爷,栽的时候,这个坑要挖多深,间距留多少合适?” 每一个问题,都透露出他对栽种树苗的严谨态度。
三神奶奶在云头看着这一切,急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你看看左边那个多利索,右边的那一个却磨磨蹭蹭,再好的苗也要被他耽误了。”
然而,时光流转,三个月过去了,怪事却发生了。左边后生的土地里,树苗倒是蹿得很高,可是树干细得像芦苇,弱不禁风。一场风雨过后,大半的树苗都被刮倒了,剩下的树苗叶子也是黄不拉几的,毫无生气。
他见状,蹲在地里破口大骂:“什么破树苗,白费了我半年功夫。” 骂完,他气呼呼地把残肢拔了,改种了速生的青菜,似乎想要尽快挽回损失。
而右边后生的土地里,树苗长得很慢,却长得十分敦实。每一片树叶都舒展着,充满了生机。他每天早晚都会来到地里浇水,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发现有虫,他就亲手用手抓;看到杂草,他就蹲下来耐心地拔。
有一天傍晚,土地神又变成老汉路过。见他正给树干缠着草绳,便好奇地问道:“这才初秋,你为什么要缠它?”
后生抬头,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说道:“听老人说,缠上草绳,冬天冻不着,来年开春才能够长得更稳当。” 那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树木的关爱。
三神奶奶这才看明白,左边的后生,急于求成,在根都没有扎稳的时候,就想要有丰硕的结果,结果风一吹,便不堪一击。而右边的后生,求的是稳,不嫌麻烦地伺候着每一棵苗,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土地的性质都摸透了。
后来,左边的后生换了三茬作物,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却每一次都遭遇挫折。要么被虫啃得千疮百孔,要么遭了旱,到了年底,他还是空着手回家,脸上满是失落和无奈。
而右边的后生,他没有换过树种,一直精心呵护着那片杨树林。到了冬天,那片杨树苗顶着雪站在地里,像一片扎在土地里的绿箭,坚韧而挺拔。
开春的时候,镇上修桥要木料。经验丰富的匠人来看了看,指着他的杨树林就说到:“这木头此时扛得住压。” 那一刻,右边后生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是付出得到回报的喜悦。
土地神把树种还给了三神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看,不是土地不养人,是那些想要结果的人,等不及根须往深里扎。”
三神奶奶望着那一片越来越密的杨树林,忽然想起山下池塘里面的对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和领悟。
原来,慢它不是笨,是把力气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就像庄稼要先扎根,路要一步一步走,那些急着想要答案的人,往往在中途就把自己的根基踩成了浮土。
如今的人啊,总是在说着时不我待,急切的想要结果。可土地从不亏待认真对待他的人,你给土地三分急躁,他还你一茬空忙;你给土地七分耐心,他自然会在合适的时候捧出沉甸甸的收成。
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日子教给我们的最真实的道理。在岁月的长河中,耐心与专注,才是通往成功与幸运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