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独孤行起了个大早。他昨晚在小莲镇的客栈里睡得不太踏实,床板硬得像石头,窗外还有小贩吆喝声断断续续响到半夜。他起了床,简单用客栈提供的木盆洗了把脸,水温清凉,总算让他清醒了些。
昨晚的事还让他有点纳闷。原本王清荷坚持要在玉簪空间里修行,说那儿的山水灵气好,练功事半功倍。可不知怎么的,她突然从玉簪里跑出来,非要在这破客栈租个房间。
独孤行当时瞧她神色不对,就没多问,反而是她自己自顾自地敷衍说:“是想换个地方休息”。
独独孤行虽觉可疑,但也没多追问,只当她心情不好。
独孤行简单洗漱一番,换上王清荷给的那件道袍。刚准备迈出房门,恰好王清荷也从旁边的房间出来。她见独孤行,愣了一下,随即恢复冷淡,抬脚就要走。
“王姑娘,早啊。”独孤行跟上去,随口打招呼道。
王清荷脚步没停,头也不回,声音平平道:“早。”
独孤行挑了挑眉,瞧她这敷衍劲儿,估计问也问不出啥。他笑了笑,换了个话题:“那行,昨晚睡得好没?今儿咱们早点上山,别误了时辰。”
“还行,可以。”王清荷惜字如金,瞥了他一眼。
独孤行无奈一笑。
二人下了客栈的木楼梯,穿过大堂,出了门。外头天刚蒙蒙亮,街上已经热闹起来。街道尽头,莲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山巅隐约可见道观的飞檐翘角,宛如仙宫悬于云端。
莲山的山路不算宽,石板路铺得平整。前往莲山的石板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独孤行环顾四周,发现不少人与他们装扮相似,穿着青灰或素白的道袍,或头戴道冠,或背负木剑,三三两两朝山上走去。这些人气息各异,有的不过初习道术,有的却隐隐有两三境的修为,显然是慕莲花道观之名前来求道的江湖百姓。但香客更多,提着香篮的老妇、扶杖而行的老翁、甚至还有拖家带口的农户。
独孤行心下感慨:“这莲花道观在福地里还真是个响当当的名头,瞧这架势,恐怕半个福地的人都曾经来过朝拜。”
王清荷闻言,微微得意,“那是自然!莲花道观冠绝福地,谁人不知,谁人不尊?每年朝拜之人如过江之鲫,你这外乡人见识少,今日可算开眼了。”
独孤行笑而不语。
不多时,二人来到莲山脚下。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横亘眼前,牌坊上刻着“莲山”二字。牌坊两侧,各有一棵老松树。从牌坊往上,是一条长长的白石阶梯,石砖干净整洁,好像刚洗过一般,一路蜿蜒直通山顶的云雾深处。
独孤行抬头望去,石阶两旁种着些低矮的紫竹,风一吹,竹叶沙沙响。山雾薄薄地裹着,半山腰隐约有仙鹤白影掠过,啼声清越。他正想迈步上山,却被两名青袍道士拦住。
“两位,麻烦一下。”其中一个道士拱了拱手,语气十分客气,“请让我们搜个身,或者出示身份令牌。”
王清荷当即皱眉,“这是什么意思?上山朝拜祈福,向来不管这些,怎么现在要搜身了?”
那青袍道士面露歉意,解释道:“道友莫怪。近日福地来了些奇奇怪怪的外地人,白鹤真人为了道观安全,特意吩咐,凡上山之人一律需搜身,以防不轨之徒混入。再说朝拜日鱼龙混杂,不得不防啊。”
独孤行心下一动,瞥了王清荷一眼。她这男扮女装的行头,若被细查,很容易露馅。他正想办法打圆场,王清荷就冷着脸道:“搜身就搜身,但你们得快点,别耽误我们上山。”
青袍道士点点头,示意另一人上前。那道士走近,先朝独孤行行了个礼:“这位女道友,请稍站开些。”
独孤行强压着别扭,退到一旁。那道士简单拍了拍他的袖子和腰间,确认没带兵器,便退开,转向王清荷。
王清荷站得笔直,帽檐垂低,遮住大半张脸。搜身的道士刚抬起手,摸向王清荷腰间,王清荷就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道士立马皱起脸,“道友,麻烦配合一下。”
王清荷脸色十分不好,她从小到大,都没被人这样随便摸过。她有些惊慌,下意识地按了一下帽檐。
“哼,藏东西?”道士伸手抓了过去,想要一把掀开王清荷的道士帽。王清荷急忙按住,但帽子还是被微微一掀,露出一角白莲印。
幸好关键时刻,王清荷的障眼法起效果了,在那道士眼中,那莲花印只是一闪而过,随即就变成了皮肤白皙的额头。
那道士愣了愣,以为自己眼花了,但他好像又发现了什么,低声道:“这位道友,你是……”
王清荷轻咳一声:“有问题吗?”
道士迟疑了一下,目光在她脸上扫了扫,最终没多问,草草检查了她的袖子和袍摆,便退开,对同伴道:“没事,放行吧。”
独孤行松了口气,朝王清荷使了个眼色。
二人谢过道士,迈步踏上白石阶梯。石阶宽敞,每级都十分平整,踩上去凉丝丝的,感觉都能渗进鞋底。
独孤行走了几十级,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刚才好险,你那莲花印差点露陷了。”
王清荷哼了一声,“放心,我的障眼法还是可以的。”
独孤行却有些担心,“你确定他们没有看出来?”
王清荷微微一笑,“应该不成问题,再说,我以前曾经指点过他们一二,就算真认出来了,他应该也不会上报师父他本人知道。”
独孤行苦笑,“只希望别是个瓮中捉鳖。”
王清荷有些不满,“若不是你非要这个时候上山,我也不用这样提心吊胆。”
独孤行呵呵一笑,心想:要不是你一个道士,连障眼法都用不好,我们用打扮成这样?
这时陈十三却开口了:“障眼法虽然是好用,但也不是万能,它依旧无法改变人的气质和体态,若稍加辨别,还是能识破的。要不然你以为朱玲为何要戴人皮面具,那些大秦碟子为何要隐秘身份。要是障眼法真的那么有用,一国之君岂能在位上久居。”
独孤行也表示认同。确实如陈十三所讲的那样,障眼法若真是万能,这天下恐怕又是另一种格局了。
“难道就没有改变容貌的法术?”独孤行问道。
陈十三答道:“有啊,还童术就是了,不过那法术得练个五六十年。当然也又比较快的方法,那就是换仙骸,不过你得首先有一具修气十境以上的躯骸。当然我这里的修气十境指是浩然天下的远游境。比你们这里的归真境强多了。”
独孤行瞬间就兴致乏乏了,这样一来,那还不如戴人皮面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