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婉君带着何雨楹坐在桌子前的时候,何雨柱已经盛好了饭,正静静地坐在那里等着李婉君一起吃饭。
只见李婉君坐稳之后,夹起一块酸菜鱼送进嘴里,细细咀嚼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接着,李婉君就赞叹道:“柱子啊,你这鱼做得真是越来越好吃了,味道真香!”
说完,李婉君又夹起了一块鱼肉,细心地挑去鱼刺,然后喂到何雨楹的嘴边。
何雨楹张开小嘴,开心地吃下了李婉君喂来的这块鱼肉,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着:“好吃,好吃!”
何雨楹这个小家伙十分安静,坐在专为他准备的小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碗里的肉,偶尔还会抬起头看看母亲和哥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这样,何家母子三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顿简单而温馨的晚餐。
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但家人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关爱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吃完饭后,何雨柱主动站起身来,对着李婉君说道:“娘,您先歇着,我去把碗洗了,等会儿再回来陪您聊天。”
说完,何雨柱就利落地收拾起桌上的碗筷,用托盘端着走进了灶间。
回到正屋的何雨柱,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快步走到李婉君面前,兴高采烈地对她说道:“娘,今天时间太赶了,来不及给您做哈士蟆,不过您别馋啊,等会儿我就把几只干哈士蟆给拆了取油,把油用水发上,明天再给您炖了吃,好好给您补补身子。”
李婉君听何雨柱说得以后,喜笑颜开,连忙回答道:“哈哈,好啊,柱子,那娘明天就等着吃你做的哈士蟆了!”
说干就干,何雨柱转身走到柜子旁,从柜子里翻出两只干哈士蟆。
何雨柱小心翼翼地将哈士蟆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力一掰,干哈士蟆就碎裂开来。
接着,何雨柱就开始挑拣哈士蟆油,将它们全都挑了出来,放进了一个碗里备用。
处理好哈士蟆后,何雨柱从水桶里舀出点清水清洗了一下哈士蟆油,随后将哈士蟆油再次放在了碗里。
接着,何雨柱往大碗里加入了几片姜片,然后又往碗里倒了一些温水,开始发哈士蟆油。
一切准备就绪,何雨柱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然后回到正屋的外屋和李婉君一起闲聊起了家常琐事,笑声不时在屋子里回荡。
然而,没过多久,一阵自行车的哗啦声传入了李婉君与何雨柱的耳中。
何雨柱心里一动,他知道这是何大清回来了,于是,他急忙站起身来,跟李婉君打了个招呼,匆匆离开了正屋,打算迎一迎何大清。
在朦胧的月光下,何雨柱就瞥见一个身影抬着一辆自行车,缓缓地穿过了穿堂门。
“爹,您回来了?”何雨柱定睛一看,果然是何大清,他连忙高声呼喊。
何大清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身体猛地一颤,手中的自行车差点失去平衡。
等何大清回过神来,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
“呦,柱子,你个臭小子终于回来了!”何大清笑怪道,“你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也不知道给家里来个信儿,你知道我和你娘有多担心你吗?要不是厚朴来家里说你在津城下车了,要不到现在我和你娘还得整天提心吊胆的呢!”
何雨柱见状,赶忙赔上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对着何大清说道:“嘿嘿,爹,我这不是回来了嘛!您别生气了,一会儿看我给您带了啥好东西。”
说着,何雨柱快步走到何大清身边,伸手接过自行车,“来,爹,我帮您把车子推屋里去。”
何雨柱推着自行车,穿过院子,将它稳稳地停放在了东厢房。
然后,何雨柱转身回到正屋,刚一进门,他就听到何大清的声音传来:“柱子,你去你二叔那里了吗?快给我讲讲你二叔的情况。”
何雨柱听到何大清说的话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爹,您放心吧,我去津城的第一天就直奔我二叔家了,他们家前段时间可真是有喜事啊,前段时间添了个可爱的闺女呢!”
何大清一听,眼睛顿时瞪大了,满脸惊讶地说道:“啥?你二叔家又添了个闺女?他咋没给我们来个消息啊?这也太不把我们当回事儿了吧!”
何雨柱连忙解释道:“爹,您别生气,我二叔没给小妹妹办满月酒,他是打算等到孩子周岁的时候再一起办呢,到时候肯定会给咱们家来消息的,您就别着急了。”
何大清听了何雨柱的解释,心里的气稍微消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不满地嘟囔道:“哼,奎生这小子,有了闺女就忘了我这个大哥了。”
何雨柱见状,赶紧笑着说道:“爹,您别这么说了,我二叔肯定不是故意的,他最近太忙了,没顾得上给咱们报喜。”
何大清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嗯,也许是吧,对了柱子,你去你二叔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带点东西去啊?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何雨柱一听,立刻挺直了身子,自信满满地回答道:“爹,您就放心吧,我当然带东西去了!我带了一张上好的狼皮褥子去的,这可是我特意从关外带回来的礼物呢。而且,我还知道婶子还在她娘家住,所以我去的时候,还给他们家的老人买了些礼物呢。”
何大清听到何雨柱把事情办得如此出色,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说道:“嗯,柱子,你真懂事,做得非常好,爹很欣慰。”
何雨柱笑着回应道:“爹,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跟的您时间多了,我也知道去拜访人家不能空手,所以就准备了一些礼物。”
站在一旁的李婉君见状,连忙插嘴说道:“大清哥,柱子这次回来可不止带了吃的,他还给家里带了几张狼皮褥子呢,皮子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