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岁月映山河
滨海市的深秋总带着几分诗意,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启航集团总部的庭院,李渊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一枚磨得发亮的旧军牌。军牌的边缘早已被岁月磨平,背面刻着的“0718”编号却依旧清晰——那是他当年在特勤局的代号,也是他和苏瑶相识的日子。
“爸,您又在看这枚军牌啊?”李阳提着一个食盒走过来,将一杯热茶放在李渊面前,“妈让我来叫您回家吃饭,今天炖了您最爱喝的羊肉汤。”
李渊抬头看向儿子,眼中露出慈爱的笑容:“是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枚军牌跟着我,从边境的枪林弹雨,到如今的太平盛世,见证了太多事情。”他顿了顿,指了指庭院角落里的一棵小树苗,“还记得吗?你小时候,总喜欢在这棵树下玩,每次闯了祸,就躲在树后面不肯出来。”
李阳顺着父亲的手指看去,那棵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他笑着说:“当然记得。那时候您总说我调皮,将来肯定成不了大器。没想到,现在我也能独当一面了。”
“你确实长大了。”李渊欣慰地点点头,“现在公司交给你,我很放心。但你要记住,做生意和做人一样,要坚守初心,不能为了利益而迷失自己。”
“我知道,爸。”李阳的眼神坚定,“您和妈用一辈子的时间教会了我这个道理。无论是公司的经营,还是公益事业的推进,我都会牢记您的教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信任我们的人。”
这时,李悦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幅刚画好的画:“爷爷,爸爸,你们快来看我的画!”
画中,夕阳下的滨海市波光粼粼,启航集团的大楼矗立在城市中央,楼前的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画的角落,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树下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是李渊和苏瑶,他们的身边围绕着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悦悦,你画得真好。”李渊接过画,仔细地欣赏着,“这幅画,画出了我们一家人的幸福,也画出了这座城市的美好。”
苏瑶也走了过来,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风衣,头发被风吹起,温柔地拂过脸颊。她从身后轻轻抱住李渊,轻声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都老了,孩子们也长大了。”
李渊握住苏瑶的手,感慨道:“是啊,当年我从部队退役,带着一身伤病回到这里,是你用温柔和耐心抚平了我的创伤,陪我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也没有今天的启航集团。”
“我们是夫妻,本该相互扶持。”苏瑶笑着说,“还记得我们刚结婚的时候,住的是一间小破屋,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但那时候,我们虽然穷,却过得很开心。现在日子好了,我们更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一家人说说笑笑,回到了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羊肉汤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里。李阳给李渊和苏瑶盛了一碗汤,轻声说:“爸,妈,天冷了,喝点羊肉汤暖暖身子。”
李悦则夹了一块羊肉放在李渊碗里:“爷爷,您多吃点,补补身体。以后我还要跟着您和奶奶一起去做公益呢!”
李渊和苏瑶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爱意和欣慰。他们知道,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爱和责任的种子,而这颗种子,终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的人遮风挡雨。
饭后,李渊和苏瑶坐在沙发上,翻看着一本厚厚的相册。相册里,记录着他们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启航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更记录着他们一家人在公益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
“你看这张照片,是我们第一次去山区希望小学时拍的。”苏瑶指着一张老照片,“那时候,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简陋的教室里,但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
李渊点点头:“是啊,这些年,我们建了二十多所希望小学,帮助了上千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每当看到孩子们拿到录取通知书时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不仅如此,我们还帮助了很多残障人士就业,为他们建立了康复中心。”苏瑶接着说,“记得有一个叫小宇的男孩,他患有先天性脑瘫,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我们把他送到康复中心,经过几年的治疗和训练,他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走路,还学会了一门手艺,能够自食其力了。每次看到他,我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李渊握住苏瑶的手,轻声说:“这些年,辛苦你了。为了公益事业,你付出了太多太多。”
“不辛苦。”苏瑶摇摇头,“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幸福。而且,有你和孩子们在我身边支持我,我什么都不怕。”
夜深了,孩子们已经睡熟。李渊和苏瑶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景。城市的灯光璀璨,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点缀着漆黑的夜空。
“李渊,你说我们这辈子,是不是很有意义?”苏瑶靠在李渊的肩膀上,轻声问。
李渊点点头,坚定地说:“当然有意义。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也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我们的故事,虽然平凡,却也精彩。”
“是啊。”苏瑶轻声说,“我希望我们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用爱和温暖点亮更多人的生活。”
李渊紧紧地抱住苏瑶,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渊和苏瑶虽然已经不再参与公司的具体事务,但他们依然关注着公益事业的发展。他们经常和李阳、李悦一起,去希望小学看望孩子们,去康复中心陪伴残障人士,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和温暖。
李阳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不仅将启航集团经营得越来越好,还不断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他成立了“启航公益基金会”,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公益项目规划,让公益事业朝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李悦则成为了一名着名的公益画家,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好评,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多项大奖。她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公益事业的美好,感染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来。她还经常举办个人画展,将卖画所得的款项全部捐给公益基金,为公益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岁月流转,又是一个十年过去。李渊和苏瑶已经年过七旬,但他们依然精神矍铄,坚持着公益事业。他们的孙辈也渐渐长大,经常跟着他们一起去参加公益活动,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爱和责任的种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李渊和苏瑶带着孙辈来到了城郊的希望小学。学校里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冉冉升起。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听着他们嘹亮的歌声,李渊和苏瑶的眼中充满了泪水。
他们知道,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他们用自己的爱和责任,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也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份爱和责任,将像薪火一样,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传递下去,照亮更多人的前路。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洒在李渊和苏瑶以及孙辈的身上。这一刻,岁月静好,温暖如初。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时光荏苒,又过了许多年。李渊和苏瑶已经白发苍苍,行动也渐渐变得迟缓,但他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他们经常坐在轮椅上,由孩子们推着,去各地的希望小学、康复中心看望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来。启航集团的公益项目也遍布全国各地,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李阳和李悦也成为了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谛。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李渊和苏瑶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离去,让无数人感到悲痛。在他们的葬礼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助者、公益伙伴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前来送别,表达着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李阳和李悦按照父母的遗愿,将他们的骨灰撒在了他们曾经帮助过的希望小学的操场上。他们知道,父母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陪伴着这些孩子们,激励着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多年后,李阳和李悦也渐渐老去。他们将启航集团和公益基金会交给了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传承父母的精神,将公益事业发扬光大。
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李阳和李悦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了城郊的希望小学。学校里的银杏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他们坐在银杏树下,给孩子们讲述着李渊和苏瑶的故事,讲述着他们一家人在公益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李渊和苏瑶的敬佩和向往。他们纷纷表示,长大后也要像李渊和苏瑶一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希望小学的操场上,洒在李阳、李悦以及他们的孩子身上。这一刻,岁月静好,温暖如初。李渊和苏瑶的故事,如同这金色的余晖,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公益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让爱和温暖永远传递下去。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