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岩“啊”了一声,这才发现画面右侧,有一块写满了洛语的数据区域。
尴尬地抬手挠头,却发现自己还戴着头盔。
“这,这显微镜还带成分分析功能?”砾岩赶紧发话,想缓解一下气氛。
泰蕾莎指了指显微探头旁的一个小小探针,耐心地解释道:
“不是显微镜带分析功能,而是这个样品采集探针,会在放大图像的同时,采集少许样品,并传输至后端的分析仪器群里进行同步分析。”
“后端有哪些仪器呢?”砾岩接着问。
“我也不算很熟,针对这种固体样本,大致前处理阶段,会上溶解-离心机、萃取机、冷冻干燥机和熔沸点测定仪。”
“测试阶段,会上质谱仪、色谱仪、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仪......”
“好了好了。”砾岩抬手打断了泰蕾莎,“我知道这个很厉害了,这些就是实时分析结果吧?”
砾岩指了指屏幕右侧的数据区。
“嗯,对。”
“这就是第一层的成分?这也太复杂了吧?”
只见成分栏里,活像元素周期表一样,排满了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分的元素成分。
泰蕾莎闻言,也俯身仔细看了看那一长段内容。
接着便喃喃道:
“其实也不用对这些构成元素挨个进行分析,以我的经验,这第一层,就是一种几丁质、合金和石墨烯的混合生物装甲。”
“除了能抵御宇宙中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各种射线和微型陨石外,还能抗住超过5000万摄氏度的外部灼烧,反正刚刚我们用伽马激光器,把外层加热到了5KeV,才把它熔解掉的。”
这些都在砾岩意料之中,除了点头,他也没再继续追问。
“那我们继续研究下面的这些层?”泰蕾莎试探地问道。
“好。”
泰蕾莎在悬浮面板上飞快地点了几下。
那个显微探头和样品采集探针,立刻平移到了第二层的剖面,开始进行分析和样品采集。
不到几分钟,面板右侧的数据区,便刷新了数据。
砾岩只看了数据一眼,便觉得头昏脑涨,自觉地往旁边让了让,让泰蕾莎来看。
耳机里,响起了泰蕾莎嗯嗯嗯的自言自语,足足看了几分钟,她才指着一个数据道:
“你看这个,切割位置,有高浓度的生物聚合体的成分,说明这层装甲可以短时间分泌活体修复细胞,用于对受损的外层装甲的修复。”
“而且模拟估算的分泌速度,远远超过了常规意义的纳米修复机器人的转移速度,也就是说,修复效率很高。”
砾岩点头道:“难怪,我们之前和特莱拉克斯人的生物战舰交战,发现我们破坏的速度,还赶不上它的修复速度。”
“哦,发现中枢神经节了!”泰蕾莎轻呼一声。
“在哪里?”
“就在生物聚合体分泌部位的下方,好像构成还挺复杂。”
泰蕾莎不再研究数据区,而是集中注意力,在显微图像上划拉起来。
砾岩不敢打扰她,乖乖地在一边等着。
“好像有三种组织,一种是量子真菌根,这个应该是用于数据传输的。”
“第二种,是类脑器官,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从生物特征上看,好像是生物神经细胞和人工智能杂交出来的,估计是一种分布式决策系统。”
“至于第三种嘛,我有点拿不准,要不你看看?”
泰蕾莎让出了位置。
砾岩心里有点打鼓,但还是凑了上去。
看了一会儿,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泰蕾莎在一旁问道。
“我是不是眼花了?我好像看到了量子纠缠现象,这是电子-核自旋纠缠吧?”
“我看看呢。”
泰蕾莎急不可耐地把头盔贴了过来。
看了几秒钟,泰蕾莎便嚷了起来:“还真是,居然能在常温下观测到,这太不可思议了。”
砾岩不说话了,思考片刻后才斟酌道:“这,难道是生物量子计算机?”
泰蕾莎抬起头,赞同道:“很有可能,某些生物分子,比如光合作用中的色素分子,本来在低温或特定环境下可能表现出量子相干性,电子或能量态可以处于叠加态,并且发生量子纠缠。”
“不过,这些都是理论实验阶段的,特莱拉克斯人已经把这个实用化了?”
砾岩:“事实就是如此,从目前观测的情况看,他们应该是利用dNA分子的碱基对编码量子信息,通过dNA的自组装特性构建的量子电路。你对基于dNA分子的生物量子计算机了解多吗?”
泰蕾莎答道:“有一些了解,因为我们之前也做过相关研究,总的来说,这种方式有三大优点,一是可以在室温下实现量子效应,而不需要提供传统量子计算机的绝对零度环境。”
“二是dNA计算天然具备并行性,结合量子叠加可能实现指数级加速,比常规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快太多了。”
“三是生物量子计算机具备自修复和自适应性,生物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演化能力可以提升量子比特的稳定性。”
砾岩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看似丑陋的外壳,居然还藏着这么先进的生物量子计算系统。
强烈的好奇心,让砾岩有些迫不及待地道:“我们接着看下面两层?”
“好!”
重复了一遍采样和观测,砾岩不说话了,很安静地等着泰蕾莎下结论。
“嗯,这一层,好像是某种生态系统,用于供给资源的。”泰蕾莎终于抬起了头。
“类似我们飞船上的生态循环和生命维持系统?”砾岩问道。
“差不多,不过比我们的要复杂多了,你看,这里的藻类-细菌共生池里,光是藻类就有数千种,绝大部分我都没见过,也不知道特莱拉克斯人是从哪里找的,我猜大概率是通过基因培育人造出来的新物种。”
“这个共生池的主要作用,应该是靠这些藻类,将co?高效转化为为氧气和蛋白质。”
“包括这些花样繁多的真菌,可以把有机代谢物转化为肥料,供应共生池里的各种生物使用。”
“这套东西,我估计至少能让这艘生物战舰,不需要外部给养的情况下,航行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