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说:“制造地雷,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山龙,我们有了雷管炸药和导火索,你说,还差什么?”
“我买回来这些东西,确实是宝贝疙瘩呢。但是,我不想一次性用掉。”山龙说:“我想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更多的地雷。”
山龙又说:“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制地雷的外壳,用铸铁,显然不现实,只能用青石和花岗岩,或者陶罐,铁锅;二是硝酸钾,木炭,硫磺,从那个渠道去弄来?”
“山龙,滹沱河的河卵石,能不能做地雷的外壳?”
“只要大小合适,理论上说是可以。”山龙说:“但是,我们怎么把河卵石的心掏空呢?”
“山龙,你忘记了,七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菘蓝说:“几千年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玩石头、玩玉,都是行家里手。我的祖父,在北平城里,做了一世的玉石分割匠。我记得,我爷爷有一个水凳,水凳上面有根轴,轴上系着传动绳,绳子下面有两个踏板。双脚踩动踏板,带动上面的轴转动。转动轴的档头,套装着一个金属的砣具,转动的砣具,就可以把石头镂空。”
“你家那个水凳,还在吗?”
“应该还在,我问一下我老婆。”菘蓝朝老婆大喊:“家里的,家里的,爷爷留下的那个水凳,还在吗?”
老婆说:“放在关山羊的杂房的楼顶树上,你自己去拿。”
菘蓝爷爷用过的这个水凳,大约最坚硬的崖柏做的,还可以用,但是,榫卯已经松动了。菘蓝从井里打出来一大桶水,倒在水凳上。
菘蓝说:“水凳用水泡一泡,榫卯就不会松动了。”
山龙说:“你们正定县,有没有造地锅子的作坊?”
“山龙,你是不是想造地锅子方法,造地雷的铁壳?”
“正是。”山龙说:“我想做两个模具,一个内模,一个外模,中间浇上铁水,冷却后,就是地雷壳。”
“广白那个村子里,有一个老人家,在山东聊城做了三十年的铁锅子,我们可以把他请来。”
“那你赶快把老师傅请过来啊。”
“我白天哪有时间,得晚上去。”
“你不是说,今晚上要搞军事训练吗?”
“先让其他人训练,以后,我再补上。”
菘蓝走后,山龙扛起那个水凳,拿好各种砣具,就往滹沱河走。
白云蓝天下的滹沱河,不是一般的宽阔,芦苇丛旁的野鸭子,齐齐飞到河滩上岩石上,伸长脖子,死死地盯着河中游动的鱼群。
山龙走到一处平坦的乱石滩上,说:“对不起了,野鸭子,打扰你们了。”野鸭子不敢与山龙计较,一齐下了河,长脖子伸到水中,开始寻找美食。
没多久,山龙便找到十多个西瓜大小的石头,架好水凳,装好砣具,准备把石头镂空。
开始用小的砣具,镂了半个小时,才镂不到一寸深。山龙换上较大的砣具,用力踩动踏板,一股灰尘从石头中喷出来,再用力,哦豁,石头居然破了。
山龙记得小时候,西阳塅里打豆腐的常山,用石磨磨黄豆子时,先是将黄豆子浸泡一个上午,连同黄豆和水,一起磨。
最好的办法,是做水镂,一边放水,一边镂石。
现在,没有水管子,怎么办?
山龙脱出衬衣,放在水中吸足水,裹在第二个石头上,再开始镂,好家伙,这个西瓜大小的石头,镂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镂空了。
一个下午,山龙镂空了四个石头。
山龙扛着水凳,拿着砣具,准备藏到芦苇丛里,却突然发现,野鸭子生了一窝鸭蛋。
山龙说:“野鸭子,你们这么客气,我若不拿走鸭蛋,你们会说我不近鸭情。”
拿湿衣服将鸭蛋包好,再提出四个镂空了的石头壳,黄昏时候,回到了菘蓝家里。
菘蓝老婆说:“当家的去了新城铺,要晚一点才能回来,他叫我们先吃饭,不必等他。”
饭菜刚端上桌子,立刻被菘蓝的三个半大的孩子,一扫而光。
山龙说:“哦,我差点忘了,我在滹沱河里,捡了二十多个野鸭蛋,嫂子,辛苦你煮了。”
野鸭蛋两面用油炸得焦黄,三个半大的孩子,各人又吃了两个。山龙问大的孩子:“好吃吗?”
大孩子说:“好吃,真好吃。好久没有吃过煎鸭蛋了。”
村子的东面,二百多年前修的祠堂,早已显得破烂不堪。祠堂门口,却有一块很大的地坪。
游击队员听说山龙从灵寿县回来了,早已在那里等待。
山龙低着头,不和任何人打招呼,走到地坪中间,突然吼道:
“集合!”
听到山龙的吼声,大部分队员,晓得山龙今天晚上,又要进行军事训练;也有十几个人,以为山龙是在开玩笑,晃晃悠悠,站在一旁看热闹。
山龙说:
“已经进行了两个晚上的军事训练,你们应该晓得,军队是有严格纪律的,什么时候,都必须听从命令,自觉归队。现在对未列队的同志,提出口号警告。”
一个年龄较大的队员说:“山龙,都是熟人,未必这么严肃吧?”
“我不和你们讲严肃,日本鬼子就会和你们讲残忍、残酷。明白吗,所有的人,大声回答我!”
一百五十多个游击队员,来了八九十个。八九十个汉子,这才齐声回答:
“明白了!”
山龙说:“立正,稍息。今天晚上,是谁担任警戒?”
站在第一列第一个的游击队员说:“还没有安排。”
山龙说:“军事训练,就是模拟实战。假设今天晚上,日本鬼子和汉奸伪军来袭击我们,我们还在漫不经心,不急不躁,谁能估计到,有多少人头落地?”
旁观一个声音说:“山龙,你骂得对,我支持你!”
说话的人,是菘蓝。菘蓝说:“昨晚上是第二排的排长安排警戒;今晚上,轮到第三排的排长安排警戒。三排长,你为什么没有警戒?”
三排长被菘蓝说得满脸通红,并不反驳,和几个人嘀咕一声,马上有六个游击队员,离开队伍,放哨去了。
菘蓝说:“我刚从新城铺村回来,得到的消息是,香月清司率领日本鬼子,和王叔鲁率领的保安团,已经攻占了望都县,光是无辜的老百姓,被杀了三百多人。现在,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正在向定州进犯。大家想一想,日本鬼子打到正定县,还要几天?”
人群中,立刻爆发一群议论声。
“肃静!立正,稍息。今天晚上的军事课,我讲地雷的制造,炸药的填充,地雷的埋设和起爆。”山龙爬上一张大桌子,摆上两个袋子。山龙说:“第一个袋子里,是我今天下午刚刚镂空的石头,你们看,这个石头壳,就可以做地雷的外壳,我们暂时叫石雷。第二个袋子里,是我刚刚配好的炸药,主要成分是木炭和土办法提炼的硝药;当然,这些炸药中,并没有装入我从灵寿县买回来的梯恩梯。”
“大家听清楚了,任何时候,炸药和雷管、导火索,必须分别保管,分别运输,轻拿轻放,这是起码的军事常识。如果混做在一起,伤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
“我们选择日本鬼子经过的地方,埋设地雷,比如说公路上,小桥上,首先挖好坑,或选择隐蔽的地方,将石雷安装好,填好土炸药,中间放上铁钉,小石头块,用木棍子,轻轻地压实。记住,只放到三分之二的地方。”
“到这个时候,我们将导火索和雷管连接起来,用小木棍,轻轻地将半筒梯恩梯炸药,扒出一个小口子,再将雷管插到梯恩梯炸药中。之后,我们再填充土硝药。”
“完全填好后,一般埋在地里的地雷,上面盖上土,恢复埋雷前公路的原貌,让敌人看不出任何一点痕迹。当然,导火索也一样,也要埋在干燥的土里。”
“导火索的长度,就是我们的安全距离。”山龙说:“地雷起爆,必须听从指挥,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任何人不得点火。得到命令点火后,我们的游击队员,必须马上朝埋地雷的反方向奔跑,以免自己受伤害。”
“再一个,是哑雷的处理。点火后,我们必须记住爆炸声有多少,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