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玄一听这话,困意瞬间消散得干干净净。
“真的?”
他瞪大眼睛,满脸写着惊喜。
赢世民点点头,脸上都带着笑意:“当然是真的。人和,朕岂会拿闺女的身子开玩笑?”
而李北玄闻言,也难得浮现出由衷的笑容。
要知道,赢明达自小体弱,这在长安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
那小姑娘从出生开始,就像被什么阴影笼罩着一般,动不动就发热、咳嗽,甚至几次险些熬不过去。
李北玄初见她时,就隐隐觉得不对劲。
后来根据她的医案,再结合赢明达常常夜里莫名抽筋的症状,李北玄初步推测,赢明达很可能是低钾血症。
可问题是,这个时代连电解质三个字都没人听过,更别提抽血化验、仪器检测。
而李北玄能做的,唯有凭经验和常识,给出一些调养方案。
也就是多补钾,多吃补钾的东西。
而这一套下来,说白了,就是赌。
他本以为,能拖就拖,尽量让小丫头撑得久一些。
可万万没想到,效果竟出奇的好!
赢世民说明达现在能与寻常孩子差不多,甚至感冒烧一天就退,这在过去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哇,我太厉害了!”
李北玄忍不住惊呼一声。
而赢世民、三阁老、马宾王听见这话,顿时齐齐无语。
“你小子……滚吧!”
赢世民没好气的挥了挥手。
而大殿里的几位大佬看着他那副没正形的背影,一个个都忍不住摇头。
“这小子真是……油嘴滑舌,不成体统。”
杜玄龄有些无奈的说道。
可房如晦却抚须微微一笑:“话虽如此,但刚才他那番说辞,倒也叫人不得不服。”
一时间,殿中几人都乐了。
笑着调侃了几句后,赢世民才挥了挥手道:“罢了,他不在,咱们正好可以仔细再商议一番。国恩票既然发行在即,后续的章程,不得不稳妥。”
话音未落,几位大臣立刻精神一振。
重新围在御案之前,开始讨论发行额度、利率、各地兑票所的设立、以及和盐铁、漕运税收如何挂钩。
然而才过了没多久。
议事正酣时,殿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陛下!”
常涂快步而入,神色郑重,躬身奏道:“外头,御史台的给事中郑安邦求见,说有要事当面启奏。”
几位大佬一听这话,眉头顿时一皱。
郑安邦,那可是御史台里出了名的铁口直谏,平日里专门盯着朝政挑刺,不管皇帝喜不喜欢,他都敢上疏。
甚至因为嘴太硬,常常惹得满朝文武都头疼。
张子房眉头微蹙,低声道:“这郑安邦,向来只在大朝会或遇到大事时进殿,今日破格求见,恐怕……不寻常。”
“该不会是冲着国恩票来的吧?”
马宾王不由得有些不情愿。
就连赢世民也因为被打断了兴致,有些不满。
但御史台上谏,本就是朝廷的规矩。
无论皇帝是否高兴,只要御史言有要事当面启奏,那便是天子的职责,必须接见。
否则传出去,便是闭塞言路,等同自毁清誉。
哪怕赢世民一向霸道,这等规矩,他也不能坏。
于是赢世民略一沉吟,抬眼看了看御案前的几位大臣。
“那便先见郑安邦,问问他要说何事。”
赢世民开口,声音沉稳。
而几位大臣听见御史要入殿,本能的就想行礼告退。
毕竟御史台弹劾上谏,照例多是帝与御史对答,旁人不好掺和。
可赢世民却忽然想起方才马宾王那句“该不会是冲着国恩票来的吧”,心中微微一动。
想了想,赢世民忽而笑了一声,抬手拦住几位正要退下的大臣:“不必避讳。几位爱卿都留下。”
“若真是因国恩票而来,正好你们一同听一听,省得传来传去,反倒失了原意。”
几人对视一眼,心中虽然不情愿,却只能应声:“喏。”
不多时,殿门再启。
只见郑安邦快步而入,身穿御史常服,脚步疾厉,眼神锋锐。
进殿之后,他也不似寻常大臣那般先绕圈寒暄,而是规规矩矩一拜,抬起头来,神色冷峻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讲。”
赢世民点了点头。
马宾王更是露胳膊挽袖子,一副要跟郑安邦辩经的架势。
毕竟国恩票可是户部新的发财路,谁要是掐他钱袋子,他就掐谁命根子!
一时间,马宾王都有点应激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郑安邦进殿之后,既不提国恩票,也没提户部的事。
而是直接开口提了一桩旧事。
去年夏天,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贡生中毒案。
瞬间,殿内气氛一凝。
贡生中毒案,已经是去年的事了。
去年夏天,一位叫梁卓的贡生,在执失烈开的烈记行货里买了桂花糕,回去食用后没多久就身亡了。
当时很多人都说,是执失烈给梁卓下了毒,而因此,执失烈也被关押入狱关了一个多月。
不过后来,案子还是查出来了。
结果是贡生梁卓误食了夏季变质的食物,毒发身亡。
案子也就此了结。
怎么时隔半年有余,郑安邦又把这破事儿提起来了?
赢世民皱了皱眉,顿时面露不悦。
而三阁老则下意识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暗暗叫糟。
因为这案子,他们都知道内幕。
都知道是陛下的亲儿子和亲弟弟,为了搞死亲女婿和亲妹夫干的。
是非暂且不论。
但这毕竟是陛下的家务事,他们几个杵在这儿……
也忒特么尴尬了!
想到这里,张子房忍不住瞪了郑安邦一眼。
你咋这么敢说呢?
没看见哥几个都在这儿?
而与此同时,赢世民也瞪了郑安邦一眼。
对啊对啊!
三阁老和尚书都在呢,你咋这么敢说?
三方视线交汇。
一时间,除了郑安邦之外,都有些尴尬。
片刻后,赢世民清了清嗓子,冷着脸道:“郑卿,此案不是早已了结?既是意外中毒,刑部已有结论,你何必旧事重提?”
赢世民这话一出,若换做旁人,必然赶紧知趣告退,称自己多虑。
可,偏偏郑安邦不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