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到!行刑~~~”
廷尉府监刑官冰冷的声音刺破寂静,行刑吏手中的长鞭狠狠抽打在马屁股上,五匹烈马在鞭笞下同时发力,嘶鸣着向五个方向狂奔。
“噗嗤~~~喀嚓~~~”
伴随着一阵筋骨断裂声和内脏破裂的闷响,嫪毐那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却只剩残躯的肢体被撕扯得粉碎,浓稠的鲜血洒满刑场地面。
那污秽的野心,连同他妄图染指王权的痴梦,在万民唾骂与惊惧的目光中,彻底化为齑粉。
这个玷污王室、祸乱雍城、险些动摇国本的逆贼,终于以最耻辱、最惨烈的方式,偿还了他的罪孽。
远在章台宫书房的嬴政,清晰地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象征着最终裁决的号角声,他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仿佛卸下了最后一丝来自雍城的耻辱重负。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眸中寒光更盛。
紧随其后的是对余党的清算,其残酷与彻底,令整个秦国为之震栗。
孟逸、嬴盛等数十名核心党羽被押赴刑场,剥去上衣,在众目睽睽之下处以腰斩。
“行刑!”监刑官厉喝。
冰冷的巨斧落下,沉闷的撞击声后,是身躯断为两截的景象,内脏鲜血横流,曝尸于荒野之中,任由野狗秃鹫啄食,其惨烈之状,成为震慑所有心怀不轨者的最血腥图景。
随后,其三族之内,无论男女老幼,尽数被甲士押赴刑场,在哭嚎与绝望中被斩尽杀绝。
夷三族,这是对叛逆者最彻底的清洗,是对其血脉根源的斩草除根。
血,染红了咸阳东市的土地,也彻底洗刷了嬴政心中那被玷污的宗庙。
至于那些依附嫪毐的私兵、门客、以及雍城涉案的大小官吏,判决亦如疾风骤雨:
骨干成员,无论是否在蕲年宫之战中顽抗,皆被验明正身,押往刑场,以儆效尤;
凡在雍城与嫪毐团伙有牵连的官员,无论品阶高低,一律被罢官免职,永不叙用;
其中牵涉深重、证据确凿者,如同孟逸、嬴盛一般,处以腰斩弃市,夷三族,家产抄没;
情节稍轻,但知情不报或收受贿赂者,全族发配为“城旦舂”,在苦役中了却残生;
其余从犯,依律严惩,或流放,或黥面,籍没为奴,其家产田宅,尽数抄没,由少府清点造册,充盈国库。
雍城官场,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洗,曾经盘根错节的利益网被连根拔起,留下的,是一片等待新秩序降临的土地。
一连串的血腥清洗,震撼了整个秦国。
咸阳城内,昔日与嫪毐、孟氏有丝毫牵连的官员贵族,无不噤若寒蝉,人人自危。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但无一例外,都指向一个共识:天,彻底变了。
大王的刀,快得惊人,狠得彻底,不再有任何顾忌。
这场席卷雍城、波及咸阳的风暴,终于以其主犯的粉身碎骨和无数从犯的血流成河,画上了一个鲜血淋漓的句号。
而那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吕不韦,其处境却显得格外微妙。
半月来,吕不韦“告病在家”,闭门谢客,再未踏足章台宫一步。
府门前车马稀落,往日的门庭若市恍如隔世,更添几分萧瑟。
大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窥探,也隔绝了吕不韦曾经煊赫的权力巅峰。
相府房内,吕不韦端坐案前,身形似乎比半月前佝偻了几分,鬓角白发更显刺眼。
案头,一份墨迹未干的“辞呈”草稿,静静地躺在那里,字里行间透着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落寞。
而他面前摊开的,是那部耗费他无数心血、寄托着他治国理想的《吕氏春秋》书稿。
他提笔的手悬在半空,墨汁滴落,晕染了洁白的帛书。
窗外,隐约传来市井间关于嫪毐行刑的议论,夹杂着对大王雷霆手段的敬畏之语,每一句都像针一样刺在他心上。
他缓缓放下笔,目光投向窗外章台宫的方向,深邃而复杂。
交织着不甘、忧虑、审时度势的冷静,或许还有一丝尘埃落定后的茫然。
廷尉府的判罚名单上,他的名字并未出现,嬴政也未曾下达任何公开处罚的诏令,甚至没有只言片语的斥责。
然而,正是这种刻意的沉默,是最大的否定,亦是无声的胜利宣告:
这位执掌秦国权柄近十年的巨擘,他的政治生涯,已然终结。
他剩下的,只有等待,等待一个体面或不体面的终局。
朝野上下,明眼人都看得真切,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中,年轻的秦王嬴政,才是最终、也是唯一的赢家。
他不仅一举铲除了赵姬淫乱后宫带来的巨大隐患,更借雷霆手段,彻底扫清了嫪毐及其党羽构成的直接威胁。
赵姬被幽禁萯阳宫,形同废黜,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再无翻身可能。
华阳太后与夏太后,在雍城事件中保持了默契的沉默,并在关键时刻果断表态支持嬴政,稳住了后宫和外戚。
关内侯等宗室元老,目睹了嬴政雷霆手段,也纷纷收敛了往日的倨傲姿态。
至此,嬴政终于扫清了亲政道路上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障碍。
所有的权力,最终汇聚于章台宫那玄色的身影之上。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仲父”辅佐的少年,不再是那个被母亲背叛而蒙羞的君王。
他已成为秦国真正意义上、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宰。
剩下的,只差那象征着成年、亲政与独掌乾坤的加冕大典。
.........
秦王政四年,五月末,章台宫正殿。
今日的大朝会,气氛格外凝重而肃穆。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旁,屏息垂首,静待着风暴后的新王谕令,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知的忐忑与对新秩序的揣测。
经历了雍城血洗、嫪毐伏诛、吕不韦隐退的剧变,所有人都明白,今日的朝会,必将成为秦国历史又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大殿内,一个身影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和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