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北部重镇山阴城,此地也是江东降将贺齐家族根基所在!
数日前,在贺氏一族的襄助下,高顺所部兵马已顺利“接收”山阴,以此作为二刘联军征伐吴郡的屯兵要地。
霍骁与庞统站在城楼上,深秋的肃杀气息拂过城头,吹动火红的刘字大旗猎猎作响。
这一个月来,接连经历昭武,南平血战,却士气高昂的征南军主力正在城下休整,兵刃铠甲的寒光在秋阳下熠熠生辉。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城头的宁静。
烛龙校尉李易风尘仆仆,神色凝重地单膝跪在霍骁面前,双手呈上一封密信:
“启禀仲平将军,士元先生!庐陵南面急报!”
霍骁接过密信,迅速展开,庞统亦凑近观看。
密信上的内容简明却不容忽视:交趾太守,新任绥南侯士燮,受曹操许都朝廷敕令,已命其弟合浦太守士壹为主帅,其子士徽为副将,统领三万交州军,号称五万,兵出交州,沿郁水东进,前锋已逼近庐陵郡最南端之揭阳境内!
士燮交州军于沿途散布檄文,可谓是冠冕堂皇,只言“奉天子诏,讨伐刘表,刘备不臣,绥靖南疆”!
“哼!士燮这只老狐狸,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
霍骁冷哼一声,眼中寒光乍现。
借助烛龙秘谍情报网,他早知士燮在交州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名义上臣服许都朝廷,实则处于半独立状态。
曹操蛊惑怂恿士燮犯境,此举无非于驱虎吞狼,既牵制二刘联军南征江东兵力,为孙权赢得喘息之机,又可借士燮之手在南方搅局......
庞统目中浮现一丝洞若观火的精光,捻须轻笑道:
“仲平将军,士燮此人,最善审时度势,精于算计!他此时出兵,一为响应曹操,示好许都,二则觊觎庐陵南部乃至会稽南部之地,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意在拖延我联军东进吴郡的步伐!”
“此为缓兵之计,亦可称‘围魏救赵’之策!其背后,恐怕不仅有曹操授意,孙权也未必没有遣使秘密联络!”
待荆州军主帅刘磐闻讯匆匆赶来,脸上先是震惊,随即被熊熊怒火取代!
“士燮狗贼!竟敢趁火打劫!庐陵,会稽乃我荆州新得之地,岂容他染指!霍平南,我即刻率军回援,定要将这些交州蛮子赶回老家!”
他深知庐陵南部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庐陵太守僮芝留守兵力有限,一旦被交州军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霍骁沉吟片刻,抬手制止了冲动的刘磐,说道:
“请刘督稍安勿躁!士燮此举,看似来势汹汹,实则色厉内荏。那交州地广人稀,即便士燮出兵三万,然其核心精锐至多不过万余,余者多为交州蛮人,战力参差,号令不一!”
“况且交州贫瘠,支撑大军远征,耗费巨大。士燮为人,最重实利,绝不会为曹操,孙权两方些许虚名,与我军真正死战到底,做那赔本的买卖!”
“他想要的......不过是趁乱攫取部分地盘,或者逼我军分兵,延缓对吴郡的攻势,好让孙权苟延残喘!”
霍骁的分析条理清晰,让暴怒的刘磐冷静了几分,但他仍旧忧心忡忡道:
“霍平南话虽如此......然庐陵南部乃山地丛林,正是交州兵所擅!僮伯越(僮芝)守土有责,恐难以久持!若庐陵有失,会稽南部亦危,如此我军后方不稳,军心亦恐动摇!”
庞统点了点头,适时接口道:
“刘督所虑极是!士燮老谋深算,此计虽为缓兵,却也打在我联军软肋!不过......这破局之道,亦在此局之中!我军当双管齐下,南北并进!”
“双管齐下?请士元先生详言!”
刘磐急切追问道。
霍骁与庞统对视一眼,显然在刘磐尚未前来,二人已有定计。
庞统沉声道:
“这庐陵,会稽南部要地不可不守,守住两地,必能挫败士燮图谋!此乃稳定后方之关键。但守军无需过多,贵在精悍,能适应山地丛林作战,并能震慑交州军,使其不敢全力进犯即可!”
庞统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他对刘磐继续道:
“刘督,如今庐陵乃贵军根基,若由你亲自坐镇指挥,自是最能鼓舞士气!然东进吴郡,扫灭孙氏,亦刻不容缓!”
“恕统直言,不若由贵军大将文仲业(文聘)为主将,邢道荣为副将,统领一万精锐荆州军,星夜兼程,回援庐陵,与僮芝太守合兵一处,依托揭阳等险要据点,或固守待变,或寻机反攻!”
刘磐闻言,略一沉吟,缓缓道:
“士元先生所言无差,文仲业沉稳持重,乃大将之才,邢道荣悍勇善战,若以一万兵马固守庐陵诸地,当足以令士壹,士徽等辈不敢轻举妄动!”
以庞统估算,一万荆州军虽不算多,但确是能抽调的极限精锐了。
文聘能力毋庸置疑,邢道荣虽鲁莽,但冲锋陷阵也算一把好手!
更重要的是,如此安排,既顾全了荆州一方利益,又未动摇东进主力的根本,可谓两面兼顾,诚意十足。
霍骁见刘磐听从庞统之策,也笑道:
“刘督,为增强贵军南部防线,确保万无一失!霍某亦命田国让(田豫)为主将,陆伯言(陆逊)为副将,统领六千兵马南下支援。其中,以彭材,韩义,胡车儿三部无当飞军为先锋!无当飞军久经山地特训,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伏击,袭扰,丛林战皆为其所长,昭武一战正因无当飞军血战,我军才能夺下此山城!”
“若有国让统筹,伯言参谋,震岳(彭材),孟节(韩义),公烈(胡车儿)统兵,配合文仲业将军,必能确击退交州军,保庐陵,会稽南部无忧!”
刘磐及身后赶来的文聘,黄忠等人听到此处,心中大石落地,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
霍骁当真是通情达理,不仅没有趁机抽调荆州军兵力,反而主动派出自己麾下最精锐,最擅长山地作战的无当飞军前往支援。
这份情谊与大局观......着实令人动容!
“霍平南高义!磐代叔父(刘表),代荆州军上下,谢过霍平南!”
刘磐郑重抱拳,感激说道。
“刘督言重了!”霍骁坦然回礼,笑道:
“你我两家,同气连枝,共讨孙逆,又何分彼此?后方稳固,我等方能全力东进吴郡,直捣黄龙!”
随后,他转向庞统道:
“士元先生,传我将令:命田国让,陆伯言即刻整军,即日便与仲业(文聘)将军所部一同启程南下!同时传信豫章的张文远,赵子龙二位将军,依前计行事!”
“诺!”庞统应下,眼中精光闪烁。
这步棋,不仅解了交州士燮犯境之危,更将刘磐及荆州军重新绑在了东进的战车上!
霍骁再度望向东北方丹阳的方向,对烛龙李易下令道:“李校尉,立刻传信于关君侯与孔明军师,依约起兵,南下丹阳,直扑濡须口!我军当三路并进,此番必让周瑜首尾难顾,孙权插翅难逃!”
“诺!”李易慨然领命,拱手而去。
数日之后,山阴城外,旌旗指处,战鼓擂动。
两支肩负不同使命的大军,一南一北,浩荡开拔。
南线,文聘,邢道荣统领的一万荆州军,与田豫,陆逊统领的无当飞军在内的六千兵马,前向庐陵迎战士壹,士徽所部交州军!
东线,霍骁,庞统,高顺统领的近两万征南军,会同刘磐,黄忠麾下剩余的一万五千荆州军,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孙权势力最后的根基——吴郡!
而此刻浩渺的长江之上,另一场决定江东孙氏命运的水上决战,也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下章预告“铁甲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