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业近距离地看向陆婉兰,面含春色,神韵天成,鹅蛋脸,柳叶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清澈无痕。
李俊业忙解释道 :“脸色差是因为失血过多的缘故导致,并非是身子骨不好,如此大伤自人怎吃的消,自然会消瘦,至于没什么精神,我这不是还未彻底痊愈嘛!”
这是李俊业第一次和自己说话,陆婉兰心中竟然颇为感动,听到李俊业如此解释,陆婉兰方才放心了一些!
又道:“相公竟然伤势还未痊愈,还是要安心养伤,不要过多劳累,愿相公早日痊愈!”
“谢谢!陆姑娘了!”
李俊业淡淡地笑了笑,陆婉兰也莞尔一笑。
李俊业并没和她们多谈,而是迅速离开了凉亭,到家中各处到处转了转,一天很快就这样无聊的度过。
翌日清晨,李俊业带着王瑞兰和小蕊,出发前往靖海堡,因为李俊业有伤,马车行的非常缓慢,直到下午太阳西斜之时,李俊业才到达了靖海堡。
徐氏见到李俊业非常的高兴,到这时候才知道李俊业遇刺并身受重伤。
徐氏懊悔地说道:“什么事情,这些人都刻意瞒着我,连俊业身上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让我知晓,俊业躺在医院,生死垂危这么久,我竟然都未曾去过病床看一眼,真是罪过啊!”
说到这里徐氏自责的潸然落泪,王瑞兰忙解释道:“娘这不关下人的事情,我见娘最近身子越发不好,所以提前通知下人们,不许对娘吐露半个字,免得娘担心。”
“娘,您看,俊业这不是好好的在你面前吗?一切没事的,娘请放宽心些。”
徐氏瞬间陷入的沉默。
李俊业仔细观察着徐氏,的确苍老了很多,白头发越来越多,气血也差了不少。
“娘,儿子听瑞兰说你现在身子很差,所以特意回来看看你,发现确如瑞兰说的这般,要不你还是和我们一起回登州住吧!再请几个医术高明的大夫看看,然后好好的调养一段身子,娘若是在登州住不惯,到时候在回来也不迟!”
徐氏叹气道:
“人老了就是这样,我这身子瑞兰又不是没请名医来看过,不知看过多少人了,可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登州的话,我还是住不惯,倒不如在老家静养为宜,此事瑞兰也跟我提过好多次,你就不要再提了。”
闲叙半天之后,徐氏还是执意不愿意去登州,一家人在一起吃了晚饭,在靖海堡休息了一晚之后,才在第二天启程。
待李俊业回到登州时,一件用火漆封印地函件已经送到了他得书房。
李俊业打开函件,发现竟是朝廷同意褫夺高丽王李倧王号,在高丽另立新君的请求。
这封信地李俊业来说太关键了,这是他重新收复高丽不可或缺的一环。
遗憾的是,这封信却在一个月后,才送到自己的书桌上,原来是朝廷因为此事争论不休,此时的大名已经在高丽没有多少影响力,册封褫夺更只是一张纸而已,并没有实际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对于登莱镇出兵高丽,在朝廷的原计划中也是希望围魏救赵,吸引建奴分兵,凭借一镇之力,能否收复高丽,绝多数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不少人对于李倧存在幻想,期待他能够回心转意,因为一旦褫夺文书下达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
所以褫夺李倧王号,另立新君的建议,迟迟没有回复。
待到松锦惨败的消息传到京师时,所有人对于李倧最后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高丽再也不可能回头了。
于是这个决定现在才送到了李俊业的手上。
李俊业也没那些闲工夫,考虑这么多,差人带着信,连夜派快船送往耽罗岛。
耽罗上的王良等登莱众将士一直也是愁眉不展,虽然在高丽取得了一定进展,明军也按计划完成了登陆。
但一切太拖延,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窗口,而今松锦惨败,决战已经结束,这也意味着建奴能够开始从前线抽调人马,支援高丽。
好在大明在关外还有四五万残兵,困守在锦州、松山、杏山等一些孤立据点中,建奴依旧需要在松锦前线保持大量的兵力围困他们,防止他们突围。
这是登莱镇最后的时间窗口了,所以李俊业让人将这送往耽罗时,还另附个人书信一封。
先是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局势,然后指出前线进展太慢,完全背离了登莱镇速来以快打慢的打法,以至于浪费大好时机,只取得这么小的进展。
并且言语恳切的要求王良等人,一定要加快节奏,要赶在建奴抽出手之前,夺占更多的战略腹地,如此才能让战火远离大明国土。
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按照李俊业以鸭绿江为界的宏伟构想,肯定无法实现,不过能在高丽占据广阔的纵深,将与建奴的战场放在高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意味着在高丽牵制建奴大量的兵力,大明的子民将会减少受到建奴的波及与劫掠。
高丽如此忘恩负义,不可能不为他们的选择,而买单。
三日后,人在木浦的王良接到了李俊业的来信与送来的东西。
高丽人战斗力孱弱,虽是在第一时间逃入了城池中避战防守,但这几日光景,明军还是拨出了 沿海除长兴之外的全部城池。
唯有长兴城内三万守军,由全罗道指挥使金一舟带着龟缩在城内。
面对明军连日不停的炮击,城内的金一舟无时不是一副愁眉莫展的神色,长兴只是一个沿海小城,城池虽然经历他临时加固,但是面对明军数日不曾熄火过的炮击。
小小的长兴城,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就在昨日南城又被明军火炮轰塌了数丈,好在自己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抢修了城池。
这已经是被明军轰塌的第二段了,但是明军千辛万苦轰塌城池之后,并未有趁机攻城的意思。
而是火药如无数一般,每日不停息的继续炮击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