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巴郡垫江
张辽率骑兵南下到江州时,刘璝和邓贤并不知道。直到两天后,刘璝才收到消息,他立即率军狂攻垫江东门,邓贤也是对北门发起猛烈的进攻。
然而,在郭淮和射援的防守下,益州军屡次进攻,均被击退,并没有给垫江带来多大的影响。
攻了三天城之后,张辽率军赶回了垫江。刘璝和邓贤一下子就怂了,尤其是刘璝,不仅结束了进攻,还采取了守势,固守营寨。因为他想到了,张辽率军回来,多半表明张辽要做的事情已经得手。
果然,又过了一天时间,他收到严颜传来的消息。张辽率军击败了泠苞和扶禁,他心中大骇,一阵心灰意冷起来。时至此时,巴郡战局已然向陈军倾斜。
……
青州济南郡东平陵,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十月上旬
北方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东平陵也一切如常。陈炎正过着悠闲的日子,他也并非只留在东平陵,而是经常巡视在外,看看他打下的江山。
最后一次出巡是七月上旬离开东平陵的,他去了趟辽东。辽东看似遥不可及,但走海路的话,也不过几天时间能到。他见到了驻军襄平的牵招和于毒,谈及了北方鲜卑的事情。南方一旦平定之后,他肯定会腾出手脚来,解决北方的忧患。
后来,陈炎又走陆路,依次巡视沿途各州郡,包括辽西、右北平、渔阳等,顺便见了田豫、张南、阎柔、鲜于辅等驻守边境的诸臣。
直到九月下旬,陈炎才回到东平陵。东平陵陆陆续续收到各地传回来的关于屯田的消息,除了淮南受战事影响之外,各地军队屯田,包括许昌、雒阳、汝南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各地粮食充盈,可支撑起大军南下。至于淮南,陈炎只能从汝南调集粮食到淮南,再从豫州颍川一带,调集粮食到汝南,以弥补汝南调粮后的不足。
张辽也按计划率军穿行巴山,进入巴郡,攻占垫江,攻打江州。可惜路程太远,最新的战报还没传来,他也不知道张辽有没有拿下江州。
另外,徐盛也率军进驻射阳,做好南下的准备。冬季即将到来,全面的南征即将开始,陈炎的军队已是蓄势待发。
在南征之前,陈炎找来陈琳,让他写一份檄文,布告天下。这舆论攻势还是有必要的。陈琳此前曾在广陵主持修港口之事,港口修完后,就被调回了东平陵。
几日之后,陈琳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了一篇《为陈炎檄天下文》。
在檄文中,陈琳痛斥汉庭的腐朽,称汉灵帝昏庸无能,荒诞不经,残暴不仁,致使天下大乱,赤野千里,百姓民不聊生。齐王陈炎,应运而生,起兵于山东,以救世为使命,欲平定天下,让天下恢复太平。刘备、刘璋、孙权之流不过宵小,却想逆天而行,乃自取灭亡。齐王陈炎打算率五十万大军南下,讨伐这些宵小之辈。檄文发布之后,必会引起轰动。
十月中旬,陈炎以典韦、高览、赵叡三人为将,贾诩为军师,率军三万,其中骑兵五千,步兵两万五千,向许昌方向而去。
南下之战该怎么打,他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到了许昌之后,他将和张合、郭嘉等人会面,商议对策。
大军先走水路到中牟,再走陆路到许昌,全程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
……
益州巴郡江州北门。
朱灵率军列阵,攻打江州城。
陈军盾阵缓缓向前推进。城头上,益州军早已严阵以待,严颜一声令下,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带着呼啸声射向盾阵,却无法穿透这层坚固的防御。
陈军弓兵立即展开反击,他们站在盾阵后方,张弓搭箭,朝着城头射去,双方对射了起来。在弓射的掩护下,陈军士兵们推动云梯,迅速架于城墙上,攀爬城头。与此同时,另一些士兵推动冲车,冲撞城门,发出咚咚咚巨响。战况极为激烈。
江州城墙可不矮,攀爬的难度极大。益州军连连战败,士气不振,就靠这城墙来坚守。严颜和泠苞亲自上阵,在城头上与敌军交战。
庞乐和李异接受严颜的安排,坚守城门,应对陈军的冲车。然而,严颜哪里知道,庞乐和李异早就在赵戬的劝说之下,归降了陈军。
两人在城门里面对望了一眼,都读出了对方的意思,此时打开城门,正是时候。于是,江州城北门缓缓打开了。
朱灵在两百步距离外,紧盯着城门,看到城门开了,也知道庞乐和李异得手了。
“传令,击鼓,发动总攻,攻破江州就在今日。”
陈军气势如虹,士兵嗷嗷叫着,杀入城中。庞乐和李异也各率其部,杀向城头。
城头上的严颜一时没反应过来,听到陈军士兵的叫喊声,才明白敌军已从城门入城。
“不好……敌军攻破城门了,万事皆休啊。”他露出痛苦的表情。
“严将军,是庞乐和李异,这两个叛徒打开了城门。”泠苞跑到严颜身边:“江州守不住了,快撤吧!”
“什么?”严颜勃然大怒:“他们怎么敢如此?他们怎么敢?我……我要杀了他们。”他环顾四周,寻找庞乐和李异的位置,发现两人已经上了城头,正在与益州军厮杀,就带着士兵冲过去。
泠苞看到严颜没有逃跑,他摇了摇头,带着自己的亲信,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他可不想把命留在这里。
益州军本就士气不振,城门被打开之后,陈军越来越多。仅一刻钟时间,益州军就溃败而去。
严颜知道大势已去,他都不管军队了,只想斩杀庞乐和李异。庞乐和李异看到严颜过来,迎了上去。
“严颜,我正想拿你。”
“两只狗,有本事拿我人头,去向你主子邀功去!”严颜手提长刀,杀向最近的李异,李异往后闪了过去,庞乐趁严颜收兵器之时,也一刀砍向严颜。三人大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