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说这些话也是迫不得已,这才第一波来客啊,还有更重量级的在后头,如果自己全都答应了,以后每来一个人,自己岂不是都要答应他们的要求?
他的话刚说完,在场的三人立刻呆若木鸡的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异类。
在华夏的这片土地上,人人都以牺牲与自我牺牲为荣,李旭东这三十七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寒冷的话?
不过仔细一想,李旭东的话不无道理。他本就是人民当中的一员,我们不是要保护人民群众么?为什么要求他做出牺牲?难道就因为他有大家都没有的东西,我们就要求他做出牺牲?
如果张三有,我们就要牺牲张三,李四有,我们就牺牲李四,那今后谁还敢有所不同?难道这世界以我们为中心不成?道理上说不通啊。
李家有,李家奉献了,而且年年都在奉献,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觉得李家就应该奉献,等到李家遇到些困难,不再奉献的时候,大家就受不了了,觉得李家不够仁义。8
“李旭东同志,您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钱部长也知道大家的要求有些过分,这已经不是薅羊毛了,完全是在强人所难啊。可处在她的位置上,她也不能得了便宜便卖乖,便只能委婉的批评这么一句。
“是啊,李老弟,我们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要是你不牺牲,我不牺牲,大家都不牺牲,哪来的新华夏?哪来的四个现代化?”曾部长也批评道。
“李旭东同志,我们知道您曾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可现在,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少难题,还希望您能慷慨解囊,帮助我们共渡难关呐。我们也知道你有些为难,但您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还请您多为国家想想,下次我们再来和您商量,您看成么?”谢干事也知道不能逼迫太甚,今儿李旭东能答应钱部长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的话来得很委婉。
能走到他们这一步的领导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谁又不是八百个心眼子呢。有些事情只要不上纲上线,大家彼此都点到为止,真要玩聊斋,谁又怕谁呢。
“三位领导,我因为个人和工作的原因,经常去国外,你们知道我最大的感触么?我们之所以落后,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和理念。我们的大厨做菜,讲究的是感觉,是熟能生巧,不管是火候还是调味料,全都是凭借眼力。而德国人做菜,一开始就称重,菜的分量、调味料的重量,每一种都精确到零点几克,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他们虽然呆板,但正是他们的这种呆板,才真正体现了科研人的精神。”
“我们国家从来就不缺人才与天才,国外既然技术十分先进,我们为什么不多派些留学生出去学习呢?我知道你们担心他们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担心他们留在国外不再回来,可只要十个里面有一个能带着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回来,那我们也不亏啊。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基数越大,回来的留学生也就越多,只要给这些未来的科学家足够的宽容与尊重,我相信我们的各行各业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才是科技进步的正确方式。”
“臭老九”这个称呼对知识分子可不友好,国家现在办的大学依旧是那些工农兵学员,质量上参差不齐,所学的知识也很落后,有的工业大学直接和企业挂钩,甚至一些老工人当老师,教导这些学员如何动手修理机械。
内地的机床本就不先进,如果只是当做基础知识,那还是很不错的,可惜内地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机器设备,即使有,那也不可能为了讲课而拆开那些机床,这就让工农兵学员所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了。
“嗯,除了这点,李旭东同志,您还有什么要向上级反映的?”谢干事能问出这话儿,肯定不是一般的干事,说不定真能把话带到高层。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回来,我打算辞职,在家看看报,写写书。如果能让我当个小村长,那就更好了。”李旭东对村长这个职位一直念念不忘,他希望自己用实际行动带动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一个县共同走向富裕。
再次举起茶杯,李旭东就不再说话了,想在他这里白拿好处,不可能的,互相合作,各取所需还差不多。
三人出门,李旭东送到门口,随即转身回到了院里。众人还在回味李旭东之前说过的话,也不知道该说李旭东傻还是精明,只觉得他的话似乎并没有什么错,但又说不出有什么对的地方,一时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李旭东同志已经很不错了,这么多年下来,除了三年灾害靠他运来全球的粮食,他每年都给国家捐献大量的钱物,还为国家弄来了不少高端技术图纸。而且这人很精明,在内地没有半分产业,就连这套小四合院,也是当初娄部长上位之前给他买的。工作上,我们挑不出岔子,生活中,他除了花心了些,在内地还真就只有一个老婆。”
谢干事是正儿八经的厅级干部,对李旭东的资料了解得十分透彻,归纳总结下来,李旭东就是个生错了地点的实干家加金融家,他的眼光超前,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十分准确。
“其实小李说的也不错,国家国家,不管是国还是家,都是大家的家,每个人都要为家庭做出贡献,我们总不能因为他能力太强就逮着他一个人拼死拼活的干吧。要是他牺牲了,这世上除了至亲,又会有几个人记得他?”
曾部长是将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好些他都不记得名字了,不是说他忘记了那些牺牲的人,而是为国捐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小李同志算是顶好的了,他一直为国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你们发现没有,他的话语里,更希望的是合作。如果我们派学员去学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有些人不会再回来,但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十个人之中,只要有一个能学成归来,势必会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
钱部长对内地的野蛮施工颇有感触,要是有机械有技术有实力,她是真希望把全国的水库都高标准的重修一遍,要是每座水库都能修建水力发电站,那就更完美了。
“好了,咱们这还是头一批,后面还有很多部门想找李旭东的,只怪他太优秀了,木秀于林,不是什么好事啊,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吧。”曾部长没得到满意的答案,但他还是很看好这李旭东的。他自己这些年也是吃过不少苦头,虽然后来查清了,心里很清楚行差踏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
李旭东坐在客厅里,心里暗自盘算着有可能出现的哪些部门领导。七零年的时候,79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其中13个还由部队管理,到了今年,工作部门恢复到52个。
五十二个部门,一天来三个,得十八天才能接待完,这要是哪个领导把自己拎过去,自己还得屁颠屁颠的跟着,这么一算,自己至少一个月不得安生呐。
关键是钱可以给,但得用在刀刃上。物资能不给就不给,让他们去学习,学成归来再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爷,您......我......”赵雅芝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到了首都,很多事就身不由己了,不过你放心,你是香江人,无论有什么政治风暴,都与你无关。而且我的地位比较超然,没人会动我的。你只管好家里这一摊子就行了,其他的,你慢慢了解就是。”李旭东摆了摆手,问道:“你是有什么事么?”
“爷,这家里,厨房怎么不用液化气炉灶啊?这烧柴的炉灶我怕我用不好。”赵雅芝在家里没做过几餐饭,上班期间也都是工作餐,如今嫁了个大富豪,居然还要自己做饭,虽然和何雨柱学过一点儿,可要是做不好,她是真怕惹得李旭东不高兴。
“哦,那你就负责买菜和择菜,我来做,你慢慢跟着我学就是了。”李旭东的厨艺一直不差的,只是没什么机会去厨房。
“您也会做菜?”赵雅芝惊讶道。国人受“君子远庖厨”的思想比较严重,厨房里除了大师傅,男人一般都不下厨房的。
“呵呵,我当初也是个快乐的单身汉,煎炒蒸煮,不说样样精通,可也下得了口好吧。一会儿我给你露一手,给你尝尝超级大富豪的手艺。”李旭东自吹自擂道。
晚饭是李旭东做的,好些年不去厨房,手艺还是不曾忘掉,两个人,简简单单的三菜一汤,只是味道有些偏辣,赵雅芝不是很习惯。
“嘿嘿,我就是湘省人,吃辣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小赵,让我做菜,你就得适应这种口味。”没办法,湘省人哪有不吃辣椒的,尤其是李旭东这种人,炒个大白菜还要放一勺剁辣椒的主儿。
如果旁人在李家做客,看到李旭东围着灶台忙前忙后,一定会觉得李旭东就是个平常人。
当日上三竿的时候,李旭东还没来得及起床,李家又来客人了,来的是印尼驻华夏使馆的工作人员。缅甸那边的事情已经搞定了,现在就看李长河如何操作,想要成为缅甸的国王,恢复旧制,还有不小的困难。
李旭东的建议是分三步走,先稳固民心,再加大投入,让老百姓真心拥戴,最后再全民大选。
李长河想要效仿金氏王朝,显然是行不通的。缅甸一直被英国统治了近一百五十年,民众早已习惯了欧美那套自由的思想,北朝鲜则不然,一直处于封建社会,即使被小日子统治了那么些年,内里仍旧是忠君的封建思想。
如果李长河想要强行登基,李旭东担心缅甸的舆情估计会不稳固,要么一边下重拳梳理治安,遣走那些反对势力,一边用工作安抚民众,才有可能真正在缅甸站稳脚跟。
可缅甸的工业基础并不深厚,没那么多岗位安排,即使是李家,也不可能一下子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出来,所以这王位只能徐徐图之。
接下来接待的就真是各部的司级领导了,基本上都是来找他打秋风的。婉拒,一律婉拒,若是寻求合作,可以谈,只要不吃太大的亏,李旭东也就同意了。
有些人上门,处处透露着优越感,说起话来也趾高气昂的,仿佛自己的主子马上就要成为真命天子一般,也不想想就凭他这样的狗腿子,也敢在李旭东面前狐假虎威,为虎作伥,李旭东自然不会给这种人好脸色,对方所提出的要求,他也一律拒绝。
入夜,忙着接待了一天的李旭东摊开一张纸,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下了一段文字,然后找来浆糊,把纸贴在了大门上。
想要谢绝一切来访,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若是能把自己的条件先开出来,一般的领导也不会太过为难他。
“爷,您这不让人上门,会不会得罪那些领导啊?”自从李旭东给赵雅芝讲过内地的级别和工资制度之后,赵雅芝就知道有些人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得罪就得罪,有些人总想让我干点强人所难的事,这是他们在得罪我,而不是我得罪他们。小赵,只要自己内心强大,就没什么事情能难住我,更没什么事情能吓倒我。一会儿我再给你讲讲内地的阵营,知道么,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呀。”
这还真不是李旭东杜撰,那些个大领导们,有合得来的朋友,也有见面都不怎么讲话的同事,有些甚至还互相看不顺眼。其实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好。有时候无意间因为误会得罪了某人,这误会又一直没有解开,于是双方的误会也就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