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战争的结果并不会因为小明王的意志而改变。
在琼州大族不计代价的支持下,琼州本土军阀的战斗力相当不弱,硬生生的将白莲教大军拖住,让白莲教寸步难进。
当然,白莲教也可以退兵回到越州境内从长计议,小明王也考虑过这个选项,可白莲教并非他的一言堂!
无论是背后支持白莲教的越州世家,还是底下的将士,都不会同意退回越州境内的提议。
因为在琼州这边,白莲教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沉没成本,不可能半途而废。
而且就算退回越州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白莲教可以扩张的方向只有北面和东面。
北面是杨家军的地盘,相比与杨家军作战,白莲教显然更愿意与琼州军阀作战。
总之,如今的白莲教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击败越州的军阀,如此才有进取天下的可能。
可击败琼州本土军阀,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白莲教大军已经与琼州本土军阀僵持将近一年了,虽然偶有获胜,但根本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这也是小明王在看到杨峥占领幽州的消息后如此愤怒的原因。
他一直将杨峥视为争夺天下的大敌,在看到自己的敌人地盘不断扩大,自己却被琼州本土军阀拖入战争泥潭不得寸进后,小明王自然有理由愤怒,以至于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一拳砸烂了身前的桌子。
“杨峥!”
小明王咬牙切齿的再度重复一遍杨峥的名字,心中产生了些许后悔的情绪。
早知如此,当初他就应该出兵青州,火速将青州占下,而不是让杨峥捡走桃子。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杨峥已经拥有了青州、凉州、幽州整整三个州的地盘,身后还有陈家村、长城军的支持。
与白莲教之间已经拉开了差距,若白莲教再不能拿下琼州,等到杨峥消化完这些地盘,那白莲教恐怕便再也没有与杨峥争夺天下的能力了。
“来人!”
想到这里的小明王唤来一名亲卫,吩咐道:“召集所有军中将领,让他们到县衙议事!”
“是!”
不久之后,该县城的县衙内,小明王以及一众白莲教高层齐聚于此。
小明王将手上的信件交给亲兵,让其传递给其他高层观看。
很快,县衙内便是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呼之声。
“什么?!杨峥竟攻下了幽州?”
“先占青州,又占幽州,杨峥已坐拥三州之地,这对我等极其不利啊!”
“大事不妙矣!”
“……”
每一个看完信件的白莲教高层皆是倒吸一口凉气,眉宇间浮现一抹焦虑的情绪。
众所周知,打仗说到底拼的是综合力量,什么是综合力量?
人口、粮草、武器、甲胄都算是综合力量的一部分。
而如今拥有三个州地盘的杨峥,无论是可供征兵的人口,还是地盘内产出的粮草、武器、甲胄都要远远的高于只有一个州地盘的白莲教。
也就是说,如今的杨峥,在争夺天下的路上,已经领先了白莲教好几个身位。
若是再等到杨峥将这三个州的地盘消化完毕,那白莲教将会彻底失去与杨家军争夺天下的机会。
道理也很简单,拥有三个州地盘的杨峥相当于拥有三个矿,而只有越州一州之地的白莲教却只有一个矿。
三矿打一矿,除非杨峥和杨家军中的将领都是酒囊饭袋,否则根本没有任何输的可能!
“不止三个州!”
一名白莲教的长老声音低沉的说道:“幽州既已落入杨峥之手,那明州恐怕也不远了!”
听到这话的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很快反应过来!
普通百姓或许对明州的情况有些不了解,可身为白莲教高层,时刻关心天下局势的他们对明州的情况简直再清楚不过了。
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互相征伐后,明州那边的本土叛军力量已经极度虚弱,根本不可能是杨家军这等虎狼之师的对手。
也就是说,杨峥只要从幽州出兵进入明州,很快便能将整个明州拿下,届时……
杨峥将拥有四个州的地盘!
“诸位应该知道,杨峥绝非蠢人!”
那名开口的长老继续说道:“他必然已经意识到明州存在的机会,说不定此时杨峥已经做好了出兵明州的准备,一旦杨峥出兵占下明州,杨峥将拥有四州之地,届时整个天下,将再无杨峥之敌手!”
话音落地,屋内鸦雀无声。
无论是小明王还是在座的白莲教高层心都不断的往下沉……
要知道,天下不过九州之地,而杨峥却能拥有四州,相当于坐拥半壁江山,一旦让杨峥将这些地盘全部消化完毕,并且转化为可以支持战争的力量,那无论是白莲教还是九州的各个反贼,将再无与杨峥抗衡的可能。
“我等不可再坐以待毙了!”
沉默半晌后,一名长老开口道:“我教必须尽快击败琼州军阀,否则将彻底失去角逐天下的资格!”
说完,该长老向着小明王抱拳道:“明王,老夫建议加大征丁力度,扩大我军军力,一鼓作气将琼州军阀击溃!”
闻言,不少白莲教高层纷纷点头,在战场上,人多打人少无疑是最简单的获胜方式,此前的白莲教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强行征丁,倒不是他们有多么的体恤百姓,而是因为考虑到粮草的原因。
征丁虽然不花钱,但被征入军营的士兵总是要吃饭的,白莲教虽然背后有越州大族支持,但粮草并非无限的,若是大规模增加兵力,难免会出现粮草的缺口,导致军中出现乱子。
可眼下却是顾不得那么多了,北边的杨峥已经占了三个州的地盘,若白莲教再不能快速解决掉琼州的军阀,进而占下整个琼州,别说夺取天下了,他们怕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所以,无论是小明王还是其他高层,都是点头表示认可该长老的建议。
“可!”
小明王开口道:“传令回明州,让留守明州的长老执行征兵命令,年纪在18至25岁之间的男丁,必须全部参军,违命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