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叶明刚下值回府,福伯就笑着迎上来:“三少爷,您吩咐找的磁石找来了好几块,品相都不错。另外,还真请来了一位老先生,姓周,年轻时跑过海船,对罗盘、星象都有些研究,如今年纪大了,在城南开了家小杂货铺。”
叶明很高兴:“快请到花厅看茶,我换身衣服就过去。”
他又对跟在身后的李天宝说:“去叫小姐也过来,就说她想要的磁石和老师傅都请来了。”
不一会儿,叶瑾就兴冲冲地跑来了花厅,后面还跟着好奇的李天宝。
花厅里,一位精神矍铄、皮肤黝黑布满皱纹的老者正有些局促地坐着,面前的桌上摆着几块乌黑发亮的磁石。
叶明换好常服过来,客气地拱手:“周老先生,冒昧相请,打扰了。”
周老汉连忙起身回礼:“不敢不敢,小老儿能进国公府,是天大的福分。”
寒暄几句后,叶瑾的注意力立刻被磁石吸引了过去:“呀!这就是磁石吗?好黑好亮!”
她拿起一块,试着去吸桌上的铁质茶杯垫,果然吸住了,引得她一阵惊呼。
周老汉看着叶瑾天真活泼的样子,也放松了不少,笑呵呵地说:“小姐小心手,这磁石劲儿不小。老朽年轻时在船上,就靠这磁石磨成的指针看方向。”
叶明顺势问道:“老先生,这罗盘用起来,可有什么不便之处?”
“不便之处可多了!”周老汉打开了话匣子,“首先就是这磁针,容易消磁,用一段时间就不准了,得重新磨。海上潮湿,罗盘盒密封不好就容易进水,指针锈了就更麻烦。遇到大风浪,船晃得厉害,罗盘针乱颤,根本没法看。还有啊…”
他压低了声音:“听说有的地方海底有吸铁的大石头,船要是不小心靠近,罗盘就会发疯乱转,能把船引到迷路!”
叶瑾听得眼睛瞪得圆圆的,又害怕又好奇。
叶明仔细听着,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磁针的稳定性、防锈、抗震以及磁偏角的修正,都是提高导航精度的关键。
“老先生,若想得到一枚更强韧、更不易消磁的磁针,该当如何?”叶明问道。
周老汉沉吟道:“须得上好的磁石,精心打磨,淬火也得讲究。最好…最好能想办法让指针浮着转,减少摩擦,听说西洋人的罗盘有的就是这么搞的,可惜小老儿没见过…”
浮力支撑?这确实是减少摩擦提高灵敏度的方法。叶明记在心里。
叶瑾则拿着两块磁石,玩得不亦乐乎,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更是惊讶得大呼小叫。
叶明又向周老汉请教了信鸽驯养的一些门道,比如如何选择优良种鸽、如何建立鸽舍、如何训练定向飞行等等。
周老汉虽不是专门养鸽的,但走南闯北见识多,也说了些他知道的情况。
送走了周老汉,又重赏了他,叶明看着还在摆弄磁石的妹妹,笑问:“怎么样?好玩吗?”
“好玩!”叶瑾用力点头,“哥,为什么磁石能指南呢?为什么它隔着一张纸还能吸起针呢?”
“这个嘛…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力’…”叶明试图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磁场,虽然叶瑾听得半懂不懂,但眼中的好奇光芒却更盛了。
“哥,我能拿两块小的回我院子里玩吗?” “当然可以,不过别磕碰坏了,也别靠近你娘的首饰盒。”叶明笑着答应。
打发走沉浸在磁石奥秘中的妹妹,叶明回到书房。信鸽的驯养非一日之功,而且可靠性依然存疑。他想到的是另一件事——内陆的信息传递。
朝廷虽有驿站系统,但主要用于传递公文军情,效率不高,且普通官员甚至民间难以利用。
他能不能在权限范围内,先优化一下兵部与各边防要塞、重要军镇之间的信息传递流程?
他提笔写了一份草案,核心是“加密接力”和“优先分级”。
所谓加密接力,就是对重要军情采用简单的密码本(他准备设计一套),并在驿站换马换人时,必须核对特殊凭证,确保信息不会在传递过程中被截留或篡改。
优先分级,则是将信息按紧急程度分成“流星快”(八百里加急)、“飞马快”(四百里)和“平常递”三等。不同等级,调用驿站资源的优先级和速度要求不同,避免什么都用八百里加急,反而拖慢了真正重要的信息。
这只是对现有系统的小修小补,但或许能稍微提高一点效率和安全性。
写完草案,已是深夜。他吹熄蜡烛,走到窗前,夜空繁星点点。不知道此刻,海上那艘消失的船,究竟藏在哪里?风暴是否过去?水师的快船,又是否有了新的发现?
一种对信息匮乏的无力感再次袭来。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夯实基础,等待时机,或者…创造时机。
第二天,他将驿传改革的草案带去了兵部,准备找几个心腹下属先商议一下可行性。
刚进衙门,就感到气氛有些异样。几个官员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看到他进来,又立刻散开,神色有些古怪。
叶明微微皱眉,不动声色地走进自己的值房。
很快,一个被他提拔起来的年轻郎中悄悄进来,低声道:“大人,您听说了吗?昨晚…监察司在城外截获了一批正要运往南方的货,里面…里面好像有违禁的军械部件!押货的人…据说和京里某些勋贵人家,沾亲带故…”
叶明的心猛地一沉。
军械?勋贵?
这绝不是巧合。对手的反击,已经开始了吗?而且,直指最敏感的军械领域!
兵部衙门里的窃窃私语,叶明只当没听见。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那批被截获的所谓“军械”,真相如何尚未可知,贸然打探或表态,反而容易落入圈套。
他如常处理公务,将那份关于驿传改革的草案,交给了几个信得过的下属去讨论完善,特别强调了密码本的设计要简单易用又难以破解,优先分级的标准要明确清晰,避免执行时扯皮。
安排完这些,他便将注意力暂时从这突如其来的风波上移开,专心处理兵部的日常事务。
新式弩机的制造进度、各地卫所的秋防汇报、粮草账目的核对…一件件公务按部就班,兵部衙门在他的“工分制”驱动下,依旧高效运转,仿佛外面的流言蜚语与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