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工分制”已经运行了小半个月,总体来说效果相当不错,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抢活儿现象严重。
那几个既显眼又容易出成绩的差事,成为了各个司争抢的焦点,甚至到了头破血流的地步。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繁琐、不起眼但又必不可少的日常公务,如档案整理、文书抄送、仓库盘点等,却开始被各个司互相推诿。
原本应该有序进行的工作,因为无人愿意接手,导致进度反而慢了下来。
叶明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暗自思忖:“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衙门的运转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光靠几个齿轮快速转动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小零件卡住了,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运转速度。”
于是,他决定再次召集各司的头头们开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这次会议上,叶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拍桌子发脾气,而是出人意料地搬来了一个算盘,当着大家的面噼里啪啦地打起算盘来。
“各位,咱们这‘工分’,不能光看干的活儿显不显眼,还得看这活儿本身有多难、多费工夫、多要紧。”
叶明一边拨算盘珠子一边说,“好比说,核查一批新到的军械,和整理十年旧档案,哪个更费神?哪个更容易出错?”
底下人听到叶明的问话后小声地议论起来。
“所以,从今天起,咱们给不同的公务‘定价’。”
叶明拿出新拟定的章程。
“所有差事,按‘繁简’、‘缓急’、‘重要’程度,分成甲乙丙三等。甲等事儿最难最要紧,干好了工分最高;丙等相对简单,工分就少点。但哪怕是丙等的活儿,干得好,全勤完成,照样有基础工分拿,月底也能凑点奖钱。”
他这么一算,大家心里就有杆秤了。
抢那些甲等的硬骨头啃,固然赚得多,但风险也大,容易出错扣分。老老实实把本分的丙等活儿干漂亮了,细水长流,也不少赚。
最重要的是,那些繁琐的日常公务,因为有了“保底工分”,大家也愿意干了,不至于没人接手。
“另外,”叶明补充道,“设立‘协作分’。需要几个司一起干的活儿,根据出力多少分工分。谁牵头,谁辅助,干之前说清楚,免得事后扯皮。”
这套“工分细化”方案一出,兵部衙门里的风气又为之一变。抢破头的现象少了,各自埋头把分内事做好的多了。整个衙门的运转效率,反而提升了一个台阶。
叶明自己也没闲着。防冻油和弩机改进的样品已经送往北疆,但他又琢磨起别的。
他看兵部往来文书全靠手抄,效率低还容易错,便画了活字印刷的草图,找来工匠试做小型的铜活字和排版盘,准备先在兵部内部搞个“文印室”,专门印刷常用的公文格式和报表,省时省力。
这天下值回府,刚进门就听见后院格外热闹。不仅有小妹的笑声和李天宝的大呼小叫,似乎还多了几个陌生年轻人的声音。
叶明好奇地走过去,只见格物院中间,摆着一台半人多高的木质织机!看样式是传统的脚踏纺机,但上面明显加装了不少新东西:光滑的铜片轨道、一个带着奇特连杆的踏板、还有一个改进后的飞梭。
叶瑾正坐在织机前,小脸紧张又兴奋。宋应文和几个年轻工匠围在旁边,七嘴八舌地指导着。
“小姐,脚慢慢踩下去…”
“对,就这样…力道匀一点…”
“看!梭口开了!快,击发!”
叶瑾脚下一用力,只听“唰”的一声,经线分开,几乎同时,“啪”一下,那飞梭沿着轨道猛地弹射出去,瞬间穿越梭口,稳稳落在另一边的梭盒里!
“成功了!”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虽然这只是完成了单次的自动投梭,还需要手动把梭子拿回来进行下一次,并且纬线的密合还得靠手拉,但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它将最耗力、最需要技巧的投梭动作简化成了一个简单的踩踏板!
叶瑾从织机上跳下来,激动得小脸通红:“哥!你看!它真的自己飞过去了!比手抛快多了,也准多了!”
李天宝在一旁猛点头:“三哥!你没看见,刚才试了好几次,最开始老是卡住,后来宋先生把轨道又磨光了一点,就成了!”
宋应文也捻着胡须,满脸欣慰:“三少爷,此联动机构已成!虽仍需人工换梭、拉纬,然投梭之效,倍增有余!若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实现更自动化之操作。”
叶明看着那台凝聚了小妹奇思妙想和工匠们心血的原始“飞梭织机”,心里感慨万千。这就是技术的种子啊,哪怕只是萌发出一丁点嫩芽,也蕴含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他大大夸奖了妹妹和工匠们,当场表示所有参与研制的工匠都有重赏,还允诺明天带叶瑾去逛京城最好的首饰铺子,随便她挑。
叶瑾却摇摇头,指着织机说:“哥,我不要首饰。你能不能再找几个最好的织工嬷嬷来?我想知道怎么让布织得更好更平。光梭子飞得快不行,布不好看就没人要。”
叶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家伙,这小丫头已经开始考虑用户体验和市场接受了!有前途!
他满口答应,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该在家里弄个小织布作坊,专门让小妹试验她的新发明?
晚饭时,叶瑾成了绝对的主角,手舞足蹈地给大家演示脚是怎么踩的,梭子是怎么飞的。
一家人听得津津有味,连一向严肃的叶凌云都露出了笑容,仔细问了几个关于机械结构的问题。
温馨的家宴过后,叶明回到书房。案头上已经堆了几份新送来的公文和密报。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享受天伦之乐和技术突破的喜悦之后,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的风雨。
他拿起最上面那一份,是江南核查组发回的正式文书副本。
他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