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太冒险了!”龙先生急道。
“冒险也得做,”孙健目光坚定,“阳安城要守的不仅是城墙,更是人心。”
亲卫领命而去。龙先生看着孙健,叹了口气:“你这性子,迟早会惹祸上身。”
孙健苦笑:“若为了自保,连无辜百姓都弃之不顾,这阳安城守着还有何意义?”
回到阳安城时,城门处果然聚集着数千衣衫褴褛的残兵。他们面黄肌瘦,眼神惶恐,手中的兵器早已变卖换粮。扶苏站在城门上,看到孙健归来,松了口气:“孙大人,你可回来了!”
孙健登上城楼,对着残兵朗声道:“我是阳安城主孙健。你们若愿放下兵器,遵守阳安城的规矩,阳安城可给你们一口饭吃,一块地种。若不愿,可自行离去,阳安城绝不阻拦。”
残兵们面面相觑,一名领头的校尉上前一步,跪地叩首:“我等愿降!只求孙大人给条活路!”
其余残兵纷纷效仿,哭声震天。孙健命人打开城门,收缴兵器后,将他们带到城外的屯田区,分给他们粮食和农具。
此事很快传到刘邦耳中。刘邦正在关中筹备登基,听闻后勃然大怒:“孙健竟敢收留韩信残兵!简直是公然抗旨!”
陈平连忙劝道:“陛下息怒。阳安城地处中原,若逼反孙健,恐生大乱。不如暂时容忍,待陛下登基,根基稳固后,再徐徐图之。”
刘邦沉吟良久,最终下令:“传令孙健,限期将残兵押解至关中,违者以谋反论处!”
阳安城接到诏令时,孙健正在查看残兵屯田的情况。看到诏令,他将其揉成一团,扔进火盆:“押解到关中,无异于送死。我们不能做这种事。”
扶苏担忧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刘邦不会善罢甘休的。”
孙健看向龙先生:“龙先生,你说,若我们投向匈奴,刘邦会如何?”
龙先生大惊:“万万不可!匈奴是异族,投靠他们,会遗臭万年!”
“我只是说说,”孙健笑道,“但我们可以让刘邦觉得我们有这个可能。龙先生,你派人去匈奴边境走走,故意放出消息,说阳安城与匈奴有往来。”
龙先生恍然大悟:“此计甚妙!刘邦现在最忌惮的就是边境异族,若他以为我们与匈奴勾结,定会投鼠忌器。”
扶苏也松了口气:“我这就去安排,让屯田的残兵表现得安分些,别给刘邦留下把柄。”
阳安城再次陷入平静,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是与长安朝廷的暗中角力。孙健站在城楼上,望着关中方向,心中暗道:刘邦,你想统一天下,我只想守一方安宁,为何就不能共存呢?
刘邦在长安登基,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削夺异姓王的兵权。韩信被囚于长安,彭越、英布等诸侯王人人自危,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汹涌。
阳安城“勾结”匈奴的消息,果然让刘邦投鼠忌器。他虽派人严查,却始终抓不到实据,只得暂时搁置押解残兵的事,转而派御史大夫周苛前往阳安城,名为巡查,实为监视。
周苛是刘邦的同乡,为人严苛,刚到阳安城,便摆出钦差的架子,要求孙健交出阳安城的户籍、赋税账簿。
“孙大人,陛下有旨,天下财税需统一入库,阳安城岂能例外?”周苛坐在堂上,语气倨傲。
孙健平静地递上账簿:“御史大夫请看,阳安城的赋税一向按律缴纳,从未拖欠。只是阳安地处中原,屡遭战火,百姓困苦,臣恳请朝廷减免部分赋税,以安民心。”
周苛翻着账簿,冷笑一声:“减免赋税?孙大人收留数千楚兵,耗费钱粮无数,怕是想借此填补亏空吧?”
“那些残兵已编入屯田,自食其力,并未耗费阳安粮库。”孙健起身,领着周苛前往城外的屯田区。
田埂上,曾经的楚兵正忙着插秧,他们的妻儿在田边送饭,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一名曾经的楚军校尉,此刻赤着脚,裤腿沾满泥巴,看到孙健,连忙放下锄头行礼:“孙大人!”
孙健问道:“老张,今年的收成能有多少?”
老张憨厚地笑:“托大人的福,风调雨顺,秋收后,除了上缴的,够全家吃穿了!”
周苛看着这一幕,脸色有些复杂。他本想找出孙健“私养甲兵”的罪证,却没想到这些残兵真的成了农夫。
离开屯田区,周苛又提出要查看阳安军的军备。孙健坦然应允,带着他来到军营。
军营内,士兵们正在操练,队列整齐,动作划一。但周苛注意到,士兵们使用的兵器多是旧的,甲胄也有不少磨损。
“孙大人,阳安军的军备似乎有些简陋啊。”周苛意有所指。
“兵在精不在多,器在利不在新。”孙健道,“阳安军只需能守住城池即可,无需精良军备。”
周苛在阳安城盘桓了半月,查不出任何破绽,只得回京复命。他在刘邦面前如实禀报了阳安城的情况,只是加了一句:“孙健深得民心,阳安城上下一心,恐非朝廷之福。”
刘邦听完,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升孙健为颍川太守,阳安城并入颍川郡,命其即刻赴任。”他想用调任的方式,将孙健调离阳安城。
诏令抵达阳安城时,百姓们正在庆祝秋收。城门口的公告栏前,当官吏念出诏令时,百姓们瞬间炸开了锅。
“孙大人不能走!”一名老农喊道。
“我们阳安城好好的,为什么要并入颍川郡?”
“去长安告御状!我们要孙大人留下!”
群情激愤,百姓们自发来到太守府前请愿,黑压压的人群跪了一地,齐声高喊:“请孙大人留下!”
孙健站在府衙门口,看着眼前的百姓,眼眶湿润。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父老乡亲们,陛下有旨,臣不能抗命。”
“大人若要走,我们便随大人一起走!”人群中有人喊道。
“对!我们随大人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