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危机骤临
“吴超啊,最近娜塔莎家族运过来的货物都有什么,你跟我详细说说。”李松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些,可内心却隐隐有些担忧,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揪着他的心。
吴超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一五一十地回答:“李哥,最近运过来的主要是一些苏维埃的食品,一些机器的零部件,再有就是组装摩托车的配件……”吴超说得十分详细,每一个品类都清晰罗列,可李松却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他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始终没有听到自己最关心的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
李松的心瞬间“砰砰”直跳,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难道是运输过程中出了意外?”他在心里暗自揣测,额头上也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距离将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交到娜塔莎家族手中,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燃气轮机应该早就运送到国内了。这两种设备可都是极其关键的战略物资啊,对于国家的科研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千万不能出问题!李松心里焦急万分,但还是强装镇定,对吴超说道:“你确定娜塔莎家族运送过来的物资中没有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
吴超再次仔细确认了一遍,语气中带着一丝忐忑:“李哥,确实没有这两样东西。”
李松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他当机立断地说道:“你立刻联系娜塔莎,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超赶忙应下,迅速挂断电话后,马不停蹄地去联系娜塔莎。李松在这边心急如焚,不停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他费尽心机才搞到这两样东西,其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甚至还差点把小命丢了,要是因为什么意外导致它们无法顺利回国,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每一秒都无比漫长。过了足足两个小时,吴超的电话才终于打了回来,语气中透着深深的无奈和焦急:“李哥,娜塔莎家族那边回应了,说是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机床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大麻烦,现在被困在检查站。娜塔莎家族正在全力想办法解决,只不过那检查站的负责人是娜塔莎家族敌对势力一方的,态度强硬得很,一点不给娜塔莎家族面子,所以,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可能短时间内运不到国内了,甚至……甚至可能永远运不到国内了。”
听到这样的结果,李松面色阴沉得可怕,犹如笼罩着一层寒霜。他想到过很多种可能,却唯独没有想到会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如此棘手的问题。他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仿佛能喷出火来,咬牙切齿地说道:“敢动我李松的东西,不管你是谁,背后有什么势力撑腰,我都不会放过!”
李松强忍着心头的怒火,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对吴超说道:“你再跟娜塔莎家族联系,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给娜塔莎家族造成的损失我们愿意赔偿。然后告诉他们我这边也会想办法,我们一起努力将货物运送到华夏。”
“是,李哥,我这就去联系。”吴超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耽搁,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挂断电话后,李松迅速陷入沉思,开始思索应对之策。“这个检查站的负责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刁难娜塔莎家族,背后肯定有更大的势力支持,娜塔莎家族搞不定,看来得我这边亲自出手了。”李松眼神坚定,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他绝不容许任何阻碍。
他首先想到了自己在苏维埃的人脉,然而,仔细思索一番后,却不禁有些沮丧。虽然在苏维埃他也算结识了不少人,但距离东北边境较远,想要及时施以援手并非易事。杰连斯克远在乌克兰,即便有心帮忙,恐怕也是鞭长莫及。至于在莫斯科认识的一些人,大多都是道上的朋友,在莫斯科或许还有点影响力,但一旦出了莫斯科,便如同龙游浅滩,毫无用处。至于莫斯科的黑市管理者诺维斯基,他倒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只是他们仅仅只有一面之缘,时隔已久,恐怕他现在都已经忘了自己是谁,自然不会轻易帮忙。
李松思前想后,将自己在苏维埃的人脉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竟然发现,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个能派上用场的都没有!或许远在乌克兰的接连斯克,索菲亚院士有这样的人脉,能够帮忙解决边境检查站的麻烦。但李松并不想挟恩图报,毕竟索菲亚院士之前已经帮了自己不少忙,他实在不愿再去麻烦人家。
“看来,所有人都指望不上了,那就只能依靠自己了。”李松暗自咬了咬牙,眼神中透出一股坚毅,仿佛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事到如今,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两样关键设备弄回国内。
几个小时后,唐局长顺利抵达京都。他刚回到办公室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李松的电话便迫不及待地打了过来。
“唐局,您好!这次您要求采购物品之中的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我都弄到了,只不过我刚刚得到消息,在运输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现在被困在检查站。”李松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镇定,但内心的焦急还是难以掩饰,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唐局长微微一愣,之前李松一直没有提这两种大件,他以为李松没有弄到。毕竟燃气轮机和五轴联动精密机床,在欧美和苏维埃各国都是严格限制出口的战略物资。李松能弄到那些珍贵材料,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料了。所以在之前开心的时候,他并没有提燃气轮机和精密机床的事,生怕扫了兴。没想到李松竟然真的搞到了这两样至关重要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