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的风,带着中欧初夏特有的温柔,拂过维也纳森林的边缘,最终拥住了布达佩斯。这座被誉为“多瑙河明珠”的城市被多瑙河一分为二,西岸是错落着古堡的布达,东岸是铺展着繁华的佩斯,此刻正以恰到好处的温度与光影,等候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F组最后一轮的比赛,安排在了三天之后。接下来的几天里,罗列和他身边四位各有风姿的四位红颜知己们开启了领略这座中欧名城独特魅力的旅程。张依依早早就做了布达佩斯的旅游攻略,从复古缆车的运营时间到渔人堡的最佳拍照角度,连马加什教堂彩绘玻璃的典故都抄在了笔记本上;刘晓妍则默默订好了城堡山景观餐厅的靠窗位置,还特意带了件浅色系的开衫,说“傍晚在盖勒特山吹风时能用上”;周悦背着塞满相机、镜头和三脚架的背包,笑称要“把布达佩斯的每一缕阳光都装进相册”;季思涵则揣着一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集,轻声说想在多瑙河畔读几句“生命诚可贵”,惹得几人笑着打趣她“浪漫到骨子里”。
不同于国内盛夏的燥热,布达佩斯的6月带着干爽的微风,天空是透亮的湛蓝色,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咖啡香与面包香。“果然是多瑙河明珠,连风都这么舒服!”她拉着季思涵的手,眼睛亮晶晶地打量着路边的欧式建筑——红色的屋顶层层叠叠,白色的墙面爬着浅紫色的藤蔓,偶尔有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车身上印着布达城堡的图案,像移动的风景明信片。几人入住的酒店在佩斯城区靠近多瑙河的位置,推开房间窗户就能看到河对岸的布达城堡。几人从酒店出发搭乘地铁前往城堡山。布达佩斯的地铁有着百年历史,木质的座椅、复古的吊灯,连车门都是手动拉开的,刘晓妍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这地铁本身就是个景点吧,感觉像穿越到了老电影里。”
出了地铁站,远远就能看到复古登山缆车沿着轨道缓缓向上。那缆车是橙红色的车厢,搭配着白色的窗框,沿着山坡的弧度攀升,背后是蓝天白云与布达城堡的剪影,周悦立刻举起相机,调整焦距按下快门,“这个角度绝了,依依,等下咱们坐缆车时,你靠窗坐,我给你拍几张。”张依依连连点头,拉着季思涵率先走进车厢。缆车启动时很平稳,透过车窗向外看,脚下的街道渐渐变小,红色的屋顶像拼图一样铺展开,远处的多瑙河泛着粼粼波光。“你看那边!”季思涵指着窗外,一座白色的建筑群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正是他们此行的第一站——渔人堡。
缆车抵达山顶,几人沿着石板路往前走,没走几步,渔人堡的全貌就映入眼帘。这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由七座白色的尖塔组成,尖塔之间是弧形的露台,栏杆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远远望去,像一座漂浮在云端的城堡。张依依立刻拉着刘晓妍跑到露台上,“快帮我拍一张,这里能看到整个佩斯城区!”
此刻正是清晨九点多,阳光柔和得像一层薄纱,洒在对岸的佩斯城区。国会大厦的绿色圆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白色的建筑主体搭配着金色的装饰,倒映在多瑙河里,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周悦架起三脚架,调整好参数,“大家站到露台边,注意光线,侧脸对着阳光,这样轮廓会更清晰。”
刘晓妍帮张依依理了理头发,又给季思涵递过一支口红,“补个妆,阳光下拍照更出片。”季思涵对着小镜子轻轻涂抹,抬头时正好看到罗列站在不远处,正望着多瑙河出神,她走过去轻声问:“在想什么?”罗列回头笑了笑,“在想这么美的风景,要是少了你们几个,就少了一半的乐趣。”季思涵脸颊微红,低头翻开手里的诗集,轻声念道:“‘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这里的风景,倒很配裴多菲的诗。”
几人在渔人堡拍了许久,从全景到特写,周悦的相机里存满了欢声笑语。张依依举着手机,对着国会大厦的方向录视频,嘴里还不停解说:“家人们谁懂啊!布达佩斯的清晨也太绝了,阳光、多瑙河、国会大厦,随便一拍都是大片!”
离开渔人堡,往前走几步就是马加什教堂。这座教堂的外观极具特色,红色的砖墙搭配着彩色的屋顶,屋顶上镶嵌着蓝色、绿色和金色的瓷砖,拼成了复杂的几何图案和宗教符号。张依依推开门,忍不住“哇”了一声——教堂内部比外观更令人震撼,高高的穹顶绘着彩色的壁画,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彩绘玻璃上画着圣经故事,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蓝色的天空、红色的长袍、金色的光环,色彩鲜艳却不刺眼,仿佛一幅幅流动的油画。
“听说这座教堂已经有七百多年历史了。”刘晓妍走到一块介绍牌前,轻声念道,“曾经是匈牙利国王加冕的地方,后来经过多次修缮,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季思涵走到彩绘玻璃前,伸出手,让阳光透过玻璃落在手背上,“你看,连阳光都变成彩色的了,好像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罗列看着几人专注的样子,悄悄拿出手机,拍下了张依依踮着脚看穹顶的背影,刘晓妍认真读介绍牌的侧脸,周悦举着相机拍彩绘玻璃的专注,还有季思涵伸手接阳光的温柔瞬间。他想,这些瞬间,比布达佩斯的风景更珍贵。
从马加什教堂出来,旁边就是布达城堡。这座城堡坐落在城堡山的最高处,白色的城墙蜿蜒起伏,城堡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如今一部分是匈牙利国家美术馆,一部分是历史博物馆。几人没有急着入内,而是沿着城堡的庭院和广场漫步。广场上有一座骑马雕像,是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雕像周围摆放着鲜艳的鲜花。周悦走到雕像前,调整相机角度,“这个角度能把城堡、雕像和远处的多瑙河都拍进去,构图刚好。”
张依依则被广场边的小店吸引,店里摆满了匈牙利特色的手工艺品——彩色的陶瓷盘子、绣着花纹的桌布、还有用琥珀做的首饰。她拿起一个绘着渔人堡图案的陶瓷杯,爱不释手,“这个杯子好可爱,带回去当纪念品正好。”刘晓妍走过来,帮她挑了一个蓝色的杯垫,“这个杯垫上的图案是马加什教堂,和杯子很配,一起买更划算。”
不知不觉到了午餐时间,几人按照计划,前往提前订好的pest-buda bistro餐厅。这家餐厅就在城堡山的半山腰,拥有一个露天露台,从露台上能看到多瑙河和佩斯城区的景色。服务员热情地领着几人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递上菜单。菜单上有匈牙利特色的炖牛肉、土豆炖羊肉、还有帕林卡酒(匈牙利传统水果白兰地)。
“咱们点个炖牛肉吧,听说这是匈牙利的国菜。”张依依指着菜单上的图片,“再点一份土豆煎饼,还有蔬菜沙拉,大家分着吃。”刘晓妍补充道:“再来一瓶白葡萄酒,配着炖牛肉应该不错。”周悦则盯着菜单上的甜点,“餐后一定要点一份巧克力蛋糕,听说这家的甜点超好吃!”
等待上菜的间隙,几人看着窗外的风景。露台下方是蜿蜒的石板路,路上有穿着传统服饰的艺人在拉小提琴,悠扬的琴声随着风飘上来,与多瑙河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季思涵轻轻晃着杯子里的柠檬水,“这样的午餐时光也太惬意了,要是时间能慢一点就好了。”
很快,炖牛肉端了上来。大块的牛肉炖得软烂入味,汤汁浓郁,里面还放了胡萝卜、土豆和洋葱,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张依依拿起叉子,叉起一块牛肉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好吃!牛肉特别嫩,汤汁也很浓郁,配米饭绝了!”刘晓妍尝了一口土豆煎饼,外酥里嫩,蘸着酸奶油吃,口感丰富。周悦则一边吃一边拍照,“这炖牛肉的卖相也太好了,必须发个朋友圈!”季思涵小口吃着蔬菜沙拉,沙拉里放了匈牙利特色的红辣椒,微辣的口感很开胃。
午餐过后,几人稍作休息,便前往盖勒特山。盖勒特山位于布达城区,是俯瞰布达佩斯全景的绝佳地点,尤其是黄昏时分,能看到金色的日落洒满整座城市。前往盖勒特山的路上,几人乘坐了复古的有轨电车,电车沿着多瑙河行驶,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时而掠过河畔的咖啡馆,时而经过绿色的公园,偶尔有行人牵着狗散步,画面悠闲又治愈。
到了盖勒特山脚下,几人沿着石阶往上走。山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偶尔能看到松鼠从树下跑过。张依依走在最前面,一边走一边哼着歌,“咱们快点走,争取赶在日落前到山顶!”刘晓妍则背着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水和零食,时不时递给大家补充体力。
大约走了二十分钟,终于到了山顶。山顶有一座自由女神像,白色的雕像高高矗立,面向多瑙河,象征着匈牙利的自由与独立。几人走到观景台,瞬间被眼前的景色震撼——整座布达佩斯尽收眼底,多瑙河像一条蓝色的丝带,将布达和佩斯紧紧连接在一起。西岸的布达城堡、渔人堡、马加什教堂错落有致,东岸的国会大厦、安德拉什大街、英雄广场遥遥相望。远处的街道像棋盘一样整齐,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偶尔有电车驶过,留下一道白色的轨迹。
“太壮观了!”周悦立刻架起三脚架,调整到延时摄影模式,“等下日落的时候,能拍到整个城市从明亮到金黄,再到橘红的过程,肯定特别美。”张依依则拉着季思涵,在观景台的各个角落拍照,“这里的每一个角度都好看,怎么拍都不会腻!”
刘晓妍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拿出带来的开衫披在身上,“傍晚的风有点凉,大家也披上点衣服,别感冒了。”罗列走到她身边坐下,递给她一杯热咖啡,“还好你想得周到,带了开衫。”刘晓妍接过咖啡,笑了笑,“出门在外,多准备点总是好的。”
几人就这样坐在观景台上,等着日落。阳光渐渐西斜,原本明亮的天空慢慢染上了金色,先是布达城堡的屋顶变成了金黄色,接着是国会大厦的圆顶,然后是多瑙河的水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周悦的相机不停工作,快门声在安静的山顶格外清晰。季思涵靠在栏杆上,轻声念起了裴多菲的诗:“‘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是永远不会消逝的。’能在这里看一次日落,大概会记一辈子吧。”
当最后一缕阳光落在自由女神像的肩上,天空变成了淡淡的橘红色,远处的城市渐渐亮起了灯光。几人收拾好东西,恋恋不舍地离开盖勒特山。下山的路上,张依依还在不停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今天的日落也太绝了,回去一定要好好修图,发个九宫格!”
回到佩斯城区时,夜幕已经降临。塞切尼链桥是连接布达和佩斯的标志性桥梁,此刻已经被灯光点亮。白色的桥身搭配着金色的路灯,桥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桥下的多瑙河泛着灯光的倒影,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像一条流动的星河。“塞切尼链桥也太好看了吧!”张依依拉着几人走上桥,感受着夜晚的微风,“听说这座桥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布达佩斯最古老的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