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工艺的钱,基本都烧在这上面。
能不能把良品率和稳定性调到量产标准,这才是芯片工艺真正的烧钱点。
流片要成功,首先设计不能有错。这一点,汤城很有信心。
因为石墨烯芯片的设计图是系统直接给的任务奖励,之前从没翻过车。
但第二个条件,汤城就不敢打包票了。
那就是制造环节的良率和工艺稳定性。
一旦工艺不稳定,良品率上不去,成本就得爆表。
当汤城和臧小花走进生产车间时,张小敬正带着一帮半导体工程师,紧盯着设备,气氛紧张。
每个人手里都捏着一张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一层层晶体管的结构。
这些结构要在晶圆上刻出来,经过反复的沉积和打磨,最后才成型。
看到汤城两人进来,张小敬只是抬手挥了挥,没空寒暄。
他正全神贯注,根本顾不上客套。
“怎么样?这回流片,心里有数吗?”
汤城嘴上轻松,心里却也捏着一把汗。
一旦流片成功,再经过总部的组装测试,立马就能进量产阶段。
只要芯片下线,电子产业园就能全线启动。
对龙腾集团来说,这就是一场生死战,赢了通天,输了封喉。
“目前看应该没问题,但毕竟是第一次做石墨烯芯片,还是得步步小心。”
张小敬说话很克制,没敢说得太满。
换作是硅基芯片,他瞄一眼图纸,基本就能猜出结果。
几十年做硅芯片的经验,早就让他成了行业里的顶尖人物。
可这回不一样,材料换成了石墨烯,他是头一回碰。
过去的经验还能不能用,谁都说不准。
按他的老经验判断,这次成功率不低。
但最怕的就是出乎意料的状况——材料一换,各种物理参数全变了,谁也不知道哪个环节会突然崩盘。
“汤董,您给的设计图一共四十五层,从层数来看不算复杂。问题在于,石墨烯的材料特性跟硅晶圆差太多了,很多物理参数完全不一样。”
“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墨,质地很软,可石墨烯恰恰相反,它的碳原子排列更像钻石,硬度极高。”
“石墨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层碳原子,手拉手排成六边形的网状平面,薄得不像话,可结实得很,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材料之一,还不容易断。”
“我们实验室测过,它本身能扛住130Gpa的拉力,比普通钢硬两百倍。而且它对光挺‘佛系’,大多数波段只吸收2.3%左右,看上去跟透明差不离。”
“因为这结构太特别,导热性能也猛得很,测试熔点能冲到5000K,理论刚度达到1.0tpa,属于那种一出手就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型材料。”
“可越是厉害的东西越难搞,跟做硅芯片比起来,拿石墨烯做芯片的难度直接翻了个台阶。”
“所以我现在真没法打包票,只能说前期准备做得滴水不漏,按过去的经验看,大概率能成。”
张小敬一句一句讲得仔细。
他得先把困难摆明白,万一最后没成,也好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