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峡谷里到处瞎溜达的牲口全都赶回圈里,
刚到峡谷的众人就开始马不停蹄的锄草了,上一回来还遍布土黄的峡谷,现在已经是一片绿浪了,
田地里的新长出来的嫩苗杂草,绿油油的,和周围苍翠的山林,颜色还有轻微的差别,
令人眼前一亮,但是并不令人感到高兴,
因为这长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杂草,需要他们一点点的去除。
巴掌多高的杂草,已经将细小的豆苗、高粱苗都淹没了,一眼望过去,完全看不见一点儿豆子和高粱,
好在种下去的时候,都是用犁开沟出来种的,嫩苗根本的土壤是微微隆起的,
虽然看不见小苗,但大致的位置也知道,
手里拿着锄头,快速在小苗四周挥动,贴地将杂草锄去,都是赵大成做惯了的活计,他速度又快又准,精准的将杂草都铲除了,还不会伤害到小嫩苗,
林兰华就显得慢了些,偶尔还需要亲自弯下身子去将贴着嫩苗的杂草拔了,
峡谷里的众人都在地里忙活着锄草,几家相隔不远,想说什么,高声就大喊,大家都能听得见,
偶尔风吹过山崖上的瀑布,带着浓浓水气铺面而来,沁人心脾,
算是浅浅补偿一下,头顶的烈日。
又一次被蚊子叮在手背上,林兰华悄悄的伸手摸进兜里,从空间中拿出一个药包来,带在自己的身上,
“这蚊子太多了,就露出这一点儿,就各种咬,”
这才多大一会儿啊,她手上就被叮了两口了,下巴上也被叮了一口,真是无语了。
头上带着草帽,汗水还是不停的流淌,很快就打湿了贴着脸颊,她伸手擦了擦汗,才继续干活,
此时的赵大成已经领先她好大一截了,二人一前一后,界限分明,不似其他两家,相隔不远。
峡谷里的土地,之前被林长胜他们深耕过,在加上临近瀑布河流,土壤的含水量高,锄起杂草来,要比干燥的土地省力许多,
一个下午,夫妻俩已经锄了小半块地了,林兰华看着还剩一大半的田地,心中有些无奈,当初应该将一块地划小些,这一大块,差不多四亩他们俩人估摸得锄两日,才能完成,
这样的地他们家有四块,中途肯定得歇息歇息,不可能连日锄草,手脚着不住,人也着不住,
万一要是碰上下雨什么的,也不能顶着雨干,
这样一算,他们需要在峡谷里呆小半个月,
而且后面紧赶着小苗就长大了,必须得追肥,才能有个好的收成,后头一溜烟全都是活计,只叫人干不过来。
还不到天黑,林大嫂和周大嫂她们都回家去,煮饭了,林兰华也跟着一块儿回家了,
回到家,打了一盆水,先将手洗了干净,然后再摘了草帽,将脸和脖子都洗干净,
她就走到了草棚底下,摆在草棚下的竹桌边,还摆着两张椅子,她一个跨步,坐在椅子上,
用草帽给自己扇了好一会儿的风,
等自己歇凉差不多了,她才起身,装模做样的走到了柴火堆前,抱了不少柴火到灶台前,
抓了一把松针放在火膛里头,挑了些竹片,搭在松针上,再搭上细小些的树枝,她拿出火折子,点燃了松针,
“噼里啪啦!”
火苗燃起,点燃了更多的松针,有不少烟雾冒出,
林兰华见点燃了竹片和树枝,往里头放了更大的柴火,
灶台上的铁锅是洗干净的,不用她怎么理会,面团也是中午那会儿,赵大成揉好的,
她就直接扯成小团,团吧团吧,放进蒸笼里头,
好在水烧开还要一段时间,完全不会叫她手慢脚乱,
蒸馒头十分的简单,并且就算是不太好吃,有赵大成在,林兰华也完全不用担心,她可以自己吃别的,
果不其然,林兰华做出来的馒头味道,其实还不错啦,她用来和面的水,放了红糖,做出来的馒头甜丝丝的,但又不会很甜,味道不错,
当然了赵大成不太喜欢吃甜馒头,还做了一部分原味馒头,泛着满满的粮食香气。
赵大成捏起有些扁扁的馒头,吃了几口,味道还不错,
“媳妇还是有天赋的,和伯娘做得差不多,很好吃,”
林兰华:“......”
她心中特想问这是认真的吗?她自己都能吃出来,自己做得这个硬了些,也不像赵大娘做得蓬松,
虽然这个蓬松不是现代的那种蓬松,但瞧着就是比林兰华的好看些,
因为她捏的馒头,有些凹凸不平,奇形怪状,还大小不一,
别的林兰华啥也没做,从空间中拿出了些腌菜和酒楼里的小菜出来,两人吃得饱饱的,才歇下了。
......
遥远之处,吴王的军队渡过了江,迎来的并不是胜利的曙光,而是更加艰难的局面,
来时的后路被永州外的流民叛军截断,一路抢掠吴王的粮草,导致吴王后继无力,前头面临着保皇党的武陵侯步步紧逼,这老头也是固执,小皇帝都不知道还在不在,他还固执己见,一直遵循先前下发的讨伐吴王的圣旨,尽心尽责的吴王的军队对线,一路边打边退,引敌深入。
吴王亲自率军,也因粮草不济,难以抵挡军队的颓势,此刻深入敌腹,遭四方合围,他也灰头土脸,心中希望渺茫。
永州的将军府,邓将军并自己帐下的军师和大将,聚集在书房中,商讨着此刻天下局势,
此刻诸王混战,边疆混乱,各地封侯守将,有的早早压了宝,带着自己麾下的军队同新主东征西战,也有像邓岳一样,镇守一方,不理会诸王争斗的人,
邓岳因为占据了富饶的南方,是众多诸侯拉拢的对象,此刻永州府中,就有不少诸王的说客,
他都好吃好喝的对待,但都没有明确的给答复,只说一切听凭皇上的旨意,口谕他也不认,
那些人还不死心,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卖力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