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襄平。
公孙度的大宅,会客厅中正载歌载舞,佳肴美酒香味扑鼻。
“来来来,今日三位大才入我辽东,当举杯同敬之!”
公孙度一声落下,分列两侧的左右文武纷纷起身,冲着公孙度下首三席,齐齐敬酒:“吾等见过三位先生!”
若是夏凡在此,必定惊得倒吸凉气!
三席中有三位男子,两人做儒生打扮,名唤“邴原”、“管宁”;一人作商贾装扮,名唤“王烈”。
乖乖,这三人,皆是大才名士,是辽东之地为数不多可招揽的贤才。
管宁与邴原、华歆合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足见三人之口碑。
而王烈此人,名气更在三人之上!
见公孙度谦恭有礼的做派,三人亦起身回礼道:“诸位盛情,我等感佩于心!我等自中原逃难而来,蒙公孙大人收留,幸甚!无以为报,此酒当敬大人才是!”
说罢,三人冲公孙度举杯,一饮而尽。
公孙度也是豪迈将樽中酒咕咚咕咚饮完,此后,众人相互敬酒聊天,好不热闹。
见气氛到位了,公孙度斟满一樽酒,举杯来到三人席前,朗笑道:“三位大才,贤名远播,辽东贫瘠,教化不显,外有蛮夷叩边,内有流寇作乱,我欲平定辽东,却深知势单力薄,焉能成事?三位若能助我一臂之力,度必将拜为上宾!我替辽东老少先行拜谢三位先生了!”
这就是明晃晃的招揽了!
公孙度这是转性了吗?以往对世家官宦都是不假辞色,甚至暴力灭杀,今日却如此礼贤下士?!
这便是枭雄本色了:懂得变通,学会隐忍。
公孙度前番自导自演“剿贼”之计,攻破几个县城,却不想于沓氏被一夜击溃,损兵折将。
他带残兵回归襄平后,复盘战局,收集情报,反复思索之后,终于洞悉自己败于何处了——苦无良谋也!
“夏凡小儿得程昱为军师,故而能以弱胜强,我若有谋士相佐,辅以精锐兵将,辽东之地,谁堪敌手?!”想通此节后,公孙度并没有着急重新聚拢兵力复仇,而是四处招贤纳士。
还真巧,两月后,管宁、邴原、王烈三人因中原黄巾战火,避祸于辽东;公孙度手下得知,立即上报。
公孙度略一打听,便知三人各有才能,喜出望外之下,便宴请三人,并请麾下文武齐聚作陪,不可谓不隆重。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管宁率先开口道:“宁,别无长处,也就是念书多些罢了!若有教书育人之事,宁自责无旁贷,若有他事……惭愧惭愧!”
公孙度愕然,一时语塞,虽然管宁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可自己要的是“谋士”,不是教书匠啊!
于是,他又解释道:“先生大才,若为教书先生,实在过于屈才了!我且问先生,如何看待天下大势?”
管宁答道:“在下愚笨,未有见解,然书中必有灼见,故而我需钻研经典,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