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瑶自然明白哥哥的心思。
她也没多废话,带着三哥和孩子们就走了进去。
她先在一楼的儿童读物专区将两个孩子放下,让他们就在这里看书,别的哪里也不能去。
然后就带着哥哥上了二楼。
二楼有一个科学技术专区。
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受到的欢迎是最广泛的,所以这个专区占地特别大,整整占了一个楼层!
这其中又分了很多的小区域,例如农学、工学之类的。
沈玉瑶将哥哥领到了农学专区,然后和对待儿女一样,给了他一个装着水壶,两个小面包,一个手绢的袋子,让他也待在这里哪儿都不能去。
说中午的时候她会过来接他。
沈峻林走到这里,看着这山一样海一样铺天盖地的书,心思早就飞了!
他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抓起那个小袋子就朝最近的书架走去。
沈玉瑶无奈地看着瞬间就忘了她是谁的三哥,摇了摇头,转身朝三楼走。
对于两个孩子她是一点都不担心。
小毅现在精明的很,早已经能当大孩子用了。
别说她之前带他们来过书店,他们知道想找妈妈直接上三楼,去书画专区就可以了。
就是找不着,小毅也能够带着妹妹坐公交车回家。
至于三哥……
沈玉瑶觉得自己应该也不用担心。
以他那性格,估计今天要长在书架前了。
自己不来找,他能一天都不挪窝。
想走丢都不容易。
于是,她很放心地走到了书画专区,抽出了一本近现代画家的画册看了起来。
沈玉瑶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
直到感觉到脖子微微有点发酸,她将画册重新放回,然后转了转脖子。
而就在这时,她听到后面有个女孩的声音不确定地喊了声:“沈阿姨?”
沈玉瑶转头去看,然后就看到了一个个子很高,剪着短发,看着像个小小子的女孩儿。
这女孩儿的长相分外熟悉,可沈玉瑶一时间竟有点认不出是谁了。
看清她的样子后,女孩儿忽然笑了。
她又朝沈玉瑶走近了两步,然后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小声说:“阿姨你不认识我了?我是莱莱,张莱莱啊!”
“莱莱!”
沈玉瑶这才认出,这个小子模样的姑娘可不就是张莱莱,那个大杂院里和小亚关系最好的女孩子嘛!
沈玉瑶顿时也激动了起来。
书店里不能大声喧哗,这里看书的人多,也不好讲话。
沈玉瑶一把拉住莱莱,快步走到了楼梯口。
这才激动地问:“莱莱,你怎么在这儿?你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张莱莱和母亲是在沈玉瑶搬出大杂院大概一年多后就也搬走了。
张莱莱的母亲崔霞后来二嫁,嫁给了一个带着两个小子的鳏夫,重新组成了家庭。
那个鳏夫比崔霞大八岁,当时都已经小四十了。
虽然年纪大点,但那人是钢铁厂正经的技术工人,工资不低。
至少跟着他,崔霞不用再去拾破烂,张莱莱也不至于连块红薯也吃不上了。
崔霞嫁得义无反顾,并且坚决要带走女儿。
别看张家老头老婆子平时把张莱莱当泥巴踩,这时候却又知道这是张家唯一的根儿了。
为了张莱莱,他们和崔霞打了好几架!
但崔霞性子一向泼辣,而且她再婚就是为了让自己让女儿能够脱离泥沼,莱莱是她的底线。
张家父母再厉害他们年纪也大了,也没什么帮手。
到最后,就在他们的骂骂咧咧声中,莱莱和母亲一起搬出大杂院,搬到了工厂家属院。
当时崔霞再婚沈玉瑶正怀着孕,她没有去,却让钱嫂子帮忙给带过去了个大红包。
这一转眼十年都过去了。
这么多年没见面,再看到莱莱,沈玉瑶都觉得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看到沈玉瑶,张莱莱也高兴得厉害,她那嘴巴就一直没合上,一直咧着嘴笑,露出一口的小白牙。
她拉着沈玉瑶的手,说:“沈阿姨,我考上大学了!我如今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都来了大半年了。
你怎么在这呢?你不是跟我程叔一起去宁省了吗?之前乔安阿姨说,你还又生了个小妹妹。”
沈玉瑶这才知道他们调回京城的事儿乔安没有告诉莱莱他们。
不过这也很正常,程立言的调令是在老冯他们都已经搬过来之后才到的。
乔安他们搬来的时候也不知道。
不过——
“莱莱你都上大学了啊!这可真快啊。”
沈玉瑶不由得感叹:“我最初见你的时候你才这么高,有没有八岁啊?”
“有的,那时候我是吃的不好不长个,当时我都八岁多了。”
通过聊天沈玉瑶才知道,崔霞二嫁后日子过得不错。
她嫁的那个男主性子敦厚,对她对莱莱都很好。
崔霞也不是不懂事,反正就真心换真心嘛,你对我孩子我,我对你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所以,后来他们一家五口相处的还算融洽。
崔霞和那男人后来没有再要孩子。
原本就有了两个儿子的男人对这一点并没有意见,少生一个他还少一点压力。
再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两个哥哥先后成家立业搬出去,反倒是张莱莱在家里待的时间是最长的。
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相处的时间越长,越亲如一家。
在哥哥们都成家之后,继父一门心思都放在供养张莱莱身上。
谁让这个小姑娘是全家人里最聪慧,最给他争气的呢?
张莱莱入学晚,她是母亲再婚后才上的学。
可她聪明!
加上她又不需要再为吃的操心,于是更心无旁骛的读书。
张莱莱小学的时候就年年年级第一。
四年级就跳了一级,初中又跳了一级,上到高中,更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她读完高一就向学校提出申请,参加了高考。
在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她就是心气高必然要栽个大跟头的时候,张莱莱收到了首都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她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最好的,直接来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