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林来华国已经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他早出晚归,一直在忙活着小院儿的事。
他现在已经学会了自己坐公交车,哪怕每天要来回转好几趟车,他也乐此不疲。
夫妻俩对此都有点不好意思,觉得怎么就跟把三哥找来,就是让他来当监工的呢?
他们也劝说了好多回,可沈峻林执意如此。
他说他也没有一直待在那个小院里,有空就会在周围走走,转转。
这对他来说,是个了解民生的窗口,他很喜欢静静的一个人走走看看,这样的生活他很满意。
夫妻俩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尽量多给三哥塞钱。
让他一个人在外面,最起码别在嘴上亏了自己。
就在沈玉瑶和两个孩子终于熬过了期末考,即将迎来寒假的时候,小院里的暖墙和地暖终于安装完毕了。
而这时候天气也到了别的工程无法继续的时候。
沈峻林关了院门,和工人们约好了春日继续开工的日期,就彻底不再去了。
一直到这时候,他才向妹妹、妹夫提出了他惦记了很久很久很久的请求。
“你是说你想买点我们这边本地的粮种?”程立言问。
“是,最好是高产的,优质的麦种、稻种。当然其他的作物也可以。菜种也要一些。就好像当年妹妹寄回去的茄子秧,如今已经在无双国大面积种植了。”
秧苗现在是没有的,毕竟都快要过春节了。
但粮种倒还可以找找看。
程立言觉得三哥来的不是时候,如果他关注粮食产量,应该更早几个月来才好。
不过机缘这种东西,谁又说得清呢?
他当即答应:“行,我帮你找找看,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沈玉瑶说:“别光惦记着细粮,只要高产,抗病,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杂粮也行。
像是谷子,高粱,稞麦,还有玉米、红薯、土豆什么的,能找的也都找一些。
这里面一些品种无双国现在有,但有了多几样对照也是好的,优中选优嘛。
另外菜种也要,经济作物也要,芝麻,油菜籽这些能找也找点儿。”
妹妹的话一下子说到了沈峻林的心窝里!
这就是他心中所想。
只不过他这个人从本质讲还是个不太爱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所以哪怕心里想要的更多,他也不好意思说。
只硬着头皮讲了自己最需要的。
如今看妹妹替自己补充了完整,沈峻林再看向沈玉瑶的目光就重新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被哥哥用如此热烈的目光望着,沈玉瑶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她不由得好笑。
她说:“哥,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哪里用得着这么的思前想后?有什么想法你就说。
我和你妹夫让你帮忙盖房子的时候可一点都没跟你客气,你至于这么多顾虑吗?”
媳妇这么一说程立言才知道原来他三舅哥还是个腼腆性子。
他不觉也是一笑。
道:“三哥,我是个粗人,脑子里没那么多的弯弯绕。有事儿你就说,你不说我可猜不出来。
你还有什么想要的,现在一起告诉我。这买种子反正就要求人的,你把想要的东西一起说了,一事不烦二主,我干脆一起帮你弄回来得了。”
程立言一番话说得沈峻林脸皮子都红了。
他连连摆手:“就这些,就这些,没有其他的了。就是……”
他抿了抿唇,还是问了出来:“不知道之前妹夫给二哥寄回去的书籍是从哪里得来?有没有其他方面的?
若有,能否带我去看一看?”
想看书啊!
这还不简单?
这个根本不用程立言出马,沈玉瑶就道:“哥,我带你去。我现在已经放寒假了,也没什么事儿。明天我就带着你还有他们俩小的,咱们一起逛书店去!”
如今是八十年代初,正是全民读书的热潮。
这两年京城接连盖了两所特别大的新华书店,总体面积比百货大楼还要大很多!
这还不算,除了这两个建在最繁华地区的书店外,街头巷尾还多出了很多小型的,更便民的社区书店。
想要逛书店?
这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而程立言则想得更深。
他说:“你们先去书店看看,我也先和我的战友们联系着,先把粮种给搞回来。
等过两天我试着看看能不能在各个科研所找到熟人,能找到的话就想办法带三哥去参观参观。”
程立言看出来了,这位三哥和之前来过的二哥不同。
二哥一心向武,性格也外放。
属于想要什么人家就说出来了,压根就不用你去猜想。
这个三哥更腼腆一些。
人家想要什么的,人家放心里。
先帮你把活儿干了,然后才试探着一点一点往外说。
程立言觉得,如果不是今天媳妇也在这儿坐着,估计自己一直到最后也猜不出三舅哥那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他那些愿望大概率最后要咽回去一半!
一个爹妈生的,性格竟然有如此大的区别。
程立言不由得有点好笑。
可同时也更上心了一些。
程立言当天就开始又是电话又是写信的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战友、老关系们联系,套近乎。
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帮他找更好的粮种。
程立言撒的网很大,从最南边一直找到最北边。
毕竟无双国是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虽然谈不上特别大,但适合种植的土地可不算少。
多找点各式各样的,只有好处没坏处。
在程立言开始给他三舅哥找粮种的时候,沈玉瑶已经带着她三哥去了京城最大的新华书店。
这座新华书店建成还不到一年,正是锃锃新的时候。
这栋楼一共六层,空间宽敞,大白天也开着足量的电灯,还烧着足足的暖气。
一掀门帘进去,就让人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暖意,还有温暖的光亮。
让原本都快被风刮走的人顿觉心神一松。
沈峻林自幼就是个爱书之人。
稍微大一点就开始跟着师父外出游历。
他可以说是全家去过地方最多,见过世面也最多的人。
可即便这样,沈峻林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书铺!
这一刻,他就像是小老鼠掉进了米缸,整个人都蠢蠢欲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