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传教士麦克斯,现汉名刘兴汉。
他身兼数职:大汉后裔?漕帮少君?天地会东阁大爷?白莲教荣誉香长?安拉宗教最好的朋友?天国未来的汉王?各宗教驻天国办事处首席和尚刘道士。
通过一番对古籍“深度考证”、“潜心研究”、“大胆论证”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华夏国度——李伯国(第483章)。
李伯国,即如今的尼泊尔,亦是佛教创始人悉达多太子的诞生之地。
刘兴汉摆出一系列“铁证”,言之凿凿地宣称:“尼泊尔”实乃“李伯国”之音译讹传!
他进一步“考证”出:李伯国乃周朝所封“原国”之后裔所建。
原国故地盛产李子,爵位为“伯”。
中原战乱,原国覆灭,其公族后裔远迁至喜马拉雅南麓,为不忘根本,故立国号为“李伯国”。
奈何千年口音流转,“李伯”渐渐被念歪成了“尼泊尔”。
道教对此没有任何意见,《老子化胡经》都写了,还在乎这点小场面?
何况刘兴汉如今也算半个道门中人,他总不至于干出贬道崇佛之事。
他或许是想论证佛门乃是道门分支,现在是时候认祖归宗了。
即便刘兴汉不是这样做,道门也可以帮他这样做嘛。
随他折腾去吧,搞砸了没啥影响。
搞好了,道门乐得帮忙添砖加瓦,把这“学术成果”坐实。
佛教对此,更是举双手赞成。
原国那可是周武王亲封的诸侯国,始封君是武王的十六弟姬原叔。
正宗王室苗裔!
而道门供奉的老子呢?
不过是周朝一管理藏书的小吏(守藏室史)。
现在,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谁才是根正苗红的华夏正统宗教?!
佛教对这位刚入门就立下“大功”的刘大和尚满意至极。
甚至内部讨论:若此事在天下达成共识,务必给刘兴汉塑个金身,供在庙里接受香火!
至于洪秀全的天国……那就更没意见了。
洪天王自己搞的那套神神鬼鬼比刘兴汉离谱多了,这才哪到哪?
何况刘兴汉亲口承认,他是受了洪天王启示,才得以窥见这“历史真相”。
刘兴汉不仅将这套理论广而告之,抢到天幕评论机会后,更是直接发布在评论区。
还“不经意”地提起“老子化胡为佛”的公案以及佛门曾被道门“打压”的“历史”。
各朝代的道门中,有人想坐实“老子化胡为佛”之说。
佛门中,也有人渴望将佛教认证为“中原本土宗教”以便传播。
于是,双方虽未协商,却默契地同时发力,推动此说。
甚至有些激进派,竟怂恿自家君王:“出兵!拿下尼泊尔,光复华夏故土!”
对此,脾气好点的君王,可能会赐这激进派一匹马、一把剑:“去吧,爱卿。”
“你若能拿下,朕便将那地赐给你作封邑。”
而脾气不好的君王,只有一个字:“滚!”
劳师远征,翻越世界屋脊,去占一个鸟不拉屎的贫瘠小国?
晋惠帝都干不出这样的事!
朕看起来像是脑子被门夹了吗?
激进派自有理由:“陛下!此乃‘假道伐虢’之计!”
“占尼泊尔,便可扼后世所称之身毒命门——开伯尔山口,继而图谋整个身毒!”
君王闻言,气极反笑:“通往开伯尔的路有千万条,你偏让朕走最难、最远、最不划算的那条?”
“滚!”
“再哔哔赖赖,朕砍了你!”
~~~
在挨三十鞭子、吃一坨屎、交罚款中选一样,你会怎么选?
三者任选其一,并不抽象。
什么都不选,奋起反抗虽然不在选项内,但回答这个,也不算抽象。
但先选挨鞭子,结果挨了十鞭子,嫌疼,又选择吃一坨。
结果吃了一口就吐了,觉得太恶心,然后含泪交了罚款。
这种选择,就非常抽象了。
而王莽正在前往的,就是这么一个抽象的国度。
在通往身毒的古道上,王莽已计划周详。
一到身毒,便自称“东来佛祖”!
刘兴汉连“解题思路”都发在评论区了:佛祖是(周朝原国后裔所建)李伯国的后人。
我王莽是正牌中原人士,还能看见天幕,这妥妥的神迹!
我不是东来佛祖,谁是?
王莽甚至给后面的“追兵”留了言,让他们快马加鞭给长安的皇帝刘欣送信:速速盖上几百份空白族籍送来!
到了身毒,本佛祖便要施展“神迹”。
将身毒之人的姓名填上,他们便能看见天幕!
就这手段,还怕在身毒混不出名堂?
他甚至还觉得自己是在为大汉做贡献:“你们撵我去身毒,不也就是想通商或将来占领吗?”
“我提前在那边发展一堆亲汉派,对大汉也有好处啊!”
然而王莽并不知道,此时长安龙椅上坐着的早已不是刘欣了(第371章)。
刘欣已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刘秀的父亲刘钦。
而刘钦只是个空头天子,毫无实权。
国家大事皆由群臣商议决定,刘钦唯一的工作就是……努力“耕种”,争取早点把未来的光武帝刘秀生下来。
对于王莽想在身毒搞“神迹”、吸纳信徒的计划,群臣并不反对。
当初能杀而不杀,一路把他往身毒撵,本就是拿他当探路的石子。
顺带,群臣也借此解决了哀牢国的问题。
哀牢国王子想跟着去身毒做中间商,赚大汉的差价?
准了!
后世建国前,云南之地尚且难于上青天,何况现在?
你想赚差价,尽管赚。
你会小赚,但大汉,永远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