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三进四合院,房屋不多,但院子很大,门前有两个石墩,经门道入院内,院里有老槐树、椿树和徐大师亲自栽种的各种果树,两侧是开垦出的菜园和花园。
正屋的门梁上有块匾额,匾额上书写“写生入神”四个大字,门两侧挂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幅对联。
其中这块匾额以前是挂在堂屋北墙正上方的,那位置后来改挂画像,这四个字不能压着画像,只能改挂在门梁上。
走进堂屋,布局非常传统,正墙上是画像,下方条案上是几尊老板瓷像,和红本本、像章,东西两面墙上挂着四幅花鸟画。
此刻,刘平安和徐大师正在屋内喝酒,八仙桌上有六盘简单的下酒菜。
徐大师面色醉红,明显喝大了:“平安!我看你每次来都要欣赏下《八十七神仙卷》,你如果真心喜欢,直接拿走。不过其他藏品,只求你能高抬贵手。”
“我是那种人嘛?君子不夺人所爱,这点道理我还懂得的。”刘平安笑嘻嘻说道,喜欢归喜欢,这幅画徐大师敢给,自己哪怕脸皮再厚也不敢接。
圈内人都知道《八十七神仙卷》相当于徐大师的命,上面留有“悲鸿生命”印记,自己对徐大师有救命之恩不假,但这种人情绑架、挟恩图报,自己可干不上来。
这事一旦传出去,解释都没法解释,你说是徐大师甘心情愿给的,谁信?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自己的名声在朋友圈里绝对会声名狼藉、臭不可闻。
徐大师似笑非笑,反问道:“是吗?上个月咱们聚会,我怎么听说启功、王世襄还有溥家那几位的收藏都被你打劫去不少。
特别是启大师,酒至酣处,几度落泪,他说他家的古画现在只能到民国了,民国以前的那些都已尽入你囊中。”
刘平安当然不可能承认,羞赧道:“瞎扯,启大师那是喝多了,在污蔑我,我和他、王老哥那是你情我愿,我们之间都是以物易物交换的。”
徐大师不搭话,只是“呵呵”两声。
“菜来喽??”一声长腔在门外响起,徐夫人端着一盘红烧鲤鱼走进屋内。
刘平安连忙客套一句:“廖姨,您别忙活了,这些菜够吃了,咱们一起坐下来吃饭。”
徐夫人在围裙上擦擦手,浅笑道:“你们先喝酒,锅里还炖着鸡呢。”
刘平安问道:“小平和芳芳呢?他兄妹俩该饿了吧。”
“他俩早吃饱了,你带来的徐淮千子,他俩每人吃了两个,现在正在胡同口玩呢。”徐夫人看向徐大师唠叨劝道:“寿康,你少喝点酒,自个啥身体不知道吗?”
徐大师讪讪一笑,心虚道:“这不是平安来了么,平时我哪敢喝酒。”
“廖姨!徐大师身体没什么大碍,不过你们听我一句劝,想要长寿,明后年就退了吧。”刘平安接着吓唬道:“如果再来这么一次,神仙也难救。徐大师今年六十三,好好在家颐养天年不香吗?”
徐夫人面色一紧,担忧道:“我劝过他很多次,他总是说明年明年,这一下子又折腾五个明年。”
徐大师笑呵呵道:“当着平安的面,我向你保证,明年我肯定退。”
徐夫人大喜:“这可是你说的哈,平安你要给我作证。”
刘平安嘻笑着接话道:“成!我替你作证,明年他要是还不退,咱俩一起去找大领导,让大领导把他开除美术院。”
徐夫人美目一闪,抿嘴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刚才在外面听到你们在聊《八十七神仙卷》?平安,我去给你拿。”
徐大师红脸泛黑,看来这幅画今天是保不住了,刘平安急忙拦劝道:“廖姨廖姨,您别拿了,我真不要。”
“嘿!怎么还客气上了?我说得是真心话,要是没有你,他在53年肯定挺不过去,画再好有什么用?”
“我真不是客套!要不这样,如果以后碰到不可抗力因素,你们把画交给我保存,怎么样?”
“不可抗力因素是什么意思?”
“不可说不可说,你们就当字面上的意思,记在心里就行。”刘平安装逼的打起谜语,死后墓碑被砸,活着肯定躲不过去。
徐大师沉默片刻,想不出什么所以然,只好对媳妇说道:“你去炖鸡,我在陪平安喝两杯。”
“成!你们喝着,我去看看鸡炖好了没。”徐夫人转身走出屋。
.......
下午从徐大师家出来,已经是一点半左右。
自行车骑在南锣鼓巷主街,碰到买药回来的刘光福,这小子去给他爹买六神丸,看样子刘海中也没撑住,刘平安顺路把他捎回了四合院。
刚进前院就看到三大妈和王美兰坐在各自家的屋门口用功。
棒梗脖子上系个红领巾,从穿堂跑过来,笑嘻嘻道:“哎??捧油,你回来的嘛。”
这小兔崽子连刘爷爷也不喊了,刘平安同样笑道:“贾牛逼,我这里有好吃的。”
棒梗两眼冒光:“啥好吃的?是糖块吗?”
刘平安掏出几个山楂放到他手里:“给你。”
“这狗屎玩意啊,我家还有半麻袋呢,我奶奶就差用它来包包子了。”棒梗的小脸都绿了,直接往地上一扔,一溜烟的跑远了。
阎埠贵或许是听见刘平安的说话声,从屋里走出来。
刘平安明知故问的调侃道:“二贵哥,你怎么不练吊音了?”
阎埠贵指指喉咙,费力的回道:“嗓子肿了,又疼又痒。”
“又疼又痒,是不是被鸡毛卡嗓子眼了?”
“我不想和你说话。”大歌星梦破灭,正在伤心的阎埠贵转身回了屋。
“安子别聊了,快来教我煎瓜塌子,南瓜和白面都准备好了。”许大茂站在游廊下喊道。
“来了!”
自行车停在靠墙的位置,走进厨房,指导起许大茂制作南瓜托子。
煎这东西无非就是两点,一是调料,另一个是火候,许大茂掌握的很快,除了第一锅有点失败外,后面几锅做的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