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楚联军自正月中旬出兵,用了两个月才推进了不到两百里的时候,这踏山联盟就已经扩张到了拥兵三十万。
虽然这三十万人有很大的水分,因为这些蛮族,只要是能拿得起刀剑的,都可以算作士兵,无论男女老幼。
可是,就是这些本应该装备落后、战术落后蛮族,却是屡屡重创精锐的赿军甲士。
要知道,面对怀楚的三十万军,赿军也不过才损失了不到一万人,可在这些蛮族手里,却足足损失了近三万人。
而且,这些蛮族还抢走了数十万的怀吴奴隶,让趆国在怀吴那里占的便宜大打折扣。
为此,趆军不得不集中重兵,先对踏山联盟的蛮族部落进行清剿。
但是这踏山联盟的蛮族滑的很,根本就不与越国的正规军硬碰硬,本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原则,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
结果,仗打到了四月过半的时侯,这踏山联盟的活动地盘虽然缩小了,控制的人口却反而是增多了,达到了数百万之众,更是号称拥有大军近百万。
就在楚国与怀吴虚张声势的大举进攻趆国的时侯,楚国的一支五万精锐,却是悄悄的潜入了夜郎国,于二月末发起了偷袭。
此时的夜郎,虽然也号称拥有近百万的大军,可真正像些样子的军队,不过二十几万,且大部分还在南方攻略。
面对五万楚军精锐的偷袭,夜郎军是屡战屡败,所谓的五十万大军根本就阻挡不住楚军的脚步,甚至其都城都差点被攻陷,国王差点被俘虏。
最后,双方在夜郎城下议和,夜郎王将大片的领土及近百万的人口割让给了楚国。
当楚军退兵之后,夜狼王是越想越后怕,自觉自己的夜郎军实在不是楚军的对手,而自己的夜郎国更是没法与大楚相比,若是还待在楚国附近,迟早会被灭掉,还不知向南去欺负那些野蛮人与小城邦。
于是乎,继燕国之后,夜郎也开始了迁都。
就在其他诸侯国真刀真枪大战的时侯,齐国也在与怀吴进行着另一场战争:盐价大战。
事实上,这场盐价大战,自去年初就已经开始了。
而这一年多下来,盐价大战更是愈演愈烈,令齐国的经济损失惨重。
随着怀盐的大批涌入赵楚魏三国,很快就抢占了原本是属于齐盐的市场。
为了夺回市场,齐盐不得不屡屡降价,而怀盐也不甘示弱,立即跟进。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降价,慢慢的,齐盐不但没能夺回市场,反而是损失的越来越多。
甚至,齐怀之间的盐价大战,还波及到了秦、魏、燕几国的盐产业。
天下之盐,原本是齐国的产量最大,魏国的质量最好,而蜀盐与燕盐也是小有规模。
可随着怀盐的迅速崛起,这几国的制盐产业就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没办法,怀盐的产量是趆来趆大,等到了今年,其产量更是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而质量,也是远胜他国之盐。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盐田被开垦出来,其配套的各种设施也越来越齐全,其工艺也越来越成熟,怀吴的制盐成本也是不断的在降低。
就拿粗盐来说,现在怀吴的粗盐成本基本上与他国相同了,而口感却是大大的好过了他国的粗盐,苦涩滋味明显淡了许多。
花同样的价钱,谁不愿意吃更好吃的盐。
特别是在运输成本上,怀盐依托怀吴境内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运送到他国之时,加价并没有太多。
这就导致那些盐商,与其采购本国的盐,还不如采购怀吴的人更能赚钱。
而这些盐商,哪个又不是没有大贵族的背景。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打着为民的幌子,更是极力的引进怀盐在本国售卖。
因为怀盐实在是物美价廉,以至于就连秦、燕、赿等国也有人走私怀盐向本国售卖,三国朝廷对此是不断的加重打击力度,可还是不能禁绝。
盐,终于不再只是秦浩赚钱工具,更是成了他打击敌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