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霖爀站在临时搭建的项目指挥部里,望着墙上的园区规划图,目光最终落在标注着“青坪实验学校”的红圈上。
空调外机发出沉闷的嗡鸣,却驱散不了室内的燥热,他扯了扯领带,转头对身后的老周说:“联系市教育局,下午我要去一趟。”
九月八日,市教育局大楼的走廊铺着暗红色地毯,脚步声被尽数吸收。
金霖爀抱着厚厚的项目计划书,在局长办公室门前站定,深吸一口气敲门。
推门而入时,空调冷气扑面而来,局长陈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推了推眼镜:“霖爀同志来了,快坐。”
“陈局,这是青坪区与园区中小学合作建设的方案。”金霖爀将计划书摆在桌上,手指轻点其中一页,“我们计划将新能源科普、智能技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他翻开附页,展示着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教学设备图纸,“这些实验器材由园区企业无偿提供,还能安排学生定期参观生产线。”
陈立拿起计划书翻看,眉头微皱:“想法是好,但教育经费紧张,师资调配也有难度。”
金霖爀身子前倾:“经费方面,园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愿意出资七成;师资问题,我们已与多所高校对接。”
他从包里掏出一份意向书,“京城师大、中江师范都对合作办学感兴趣,他们可以选派研究生担任实习教师,同时提供课程研发支持。”
陈立的目光在文件上停留片刻,嘴角微微上扬:“年轻人就是有闯劲。不过省厅那边的审批是关键,我可以先帮你们走个内部流程。”
市教育局局长是王一帆区长的熟人,上次一起吃过饭,所以金霖爀此行极为顺利。
离开教育局时,夕阳把金霖爀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站在台阶上,望着天边的火烧云,拨通了省教育厅基教处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金主任,听说你们青坪区又要搞大动作?”
“刘处长,还得请您多指点。”金霖爀笑着说,“我们的方案已经过市教育局初审,希望能尽快提交省厅。”
“明天上午来我办公室吧。”对方顿了顿,“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省厅最近收到的项目申请不少,你们得拿出真本事。”
次日清晨,金霖爀带着团队早早赶到省教育厅。
基教处办公室里,文件堆得比人还高,打印机“咔咔”作响。
刘处长接过材料,随手翻了几页:“产教融合是趋势,但你们的课程设置会不会太偏重技术?基础教育还是要以学科为主。”
金霖爀从包里取出一份调查问卷:“这是我们对园区职工子女的调研,92%的家长希望孩子接触前沿科技。我们计划采用‘2+1’模式,两天文化课,一天实践课,确保不影响升学。”
他点开平板电脑,展示虚拟实验室的演示视频,“比如物理课上的电路实验,学生可以在虚拟系统中操作,既安全又高效。”
刘处长的神色缓和下来:“这个思路不错。不过合作办学的具体模式,还得和高校敲定细节。”
离开省厅后,金霖爀立即启程前往京城。
飞机落地时,暴雨倾盆。
他撑着伞站在京城师大校门口,望着古朴的校门,想起多年前在这里求学的时光。
教育学院院长办公室内,红木书架上摆满了学术着作,院长李建国正在批阅文件。
“李院长,久仰大名。”金霖爀递上名片,“之前我们通过电话,初步交流过,我们青坪区想与贵校共建基础教育研究院,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合中小学的课程。”他展开规划图,“比如贵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可以开发成适合初中生的编程课程。”
李建国摘下眼镜,仔细端详图纸:“想法新颖,但师资培训是个大问题。”
“我们计划设立‘双导师’制。”金霖爀解释道,“高校教师负责理论指导,园区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我们每年选派教师来贵校进修。”他翻开合作协议草案,“师资费用由园区和贵校共同承担,成果共享。”
李建国沉吟片刻:“下周我带团队去青坪区实地考察,如果可行,咱们再详谈。”
返程的高铁上,金霖爀疲惫地闭上眼。
手机突然震动,是王一帆发来的消息:“进展如何?需要帮忙随时说。”
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嘴角不自觉上扬,回复道:“放心,一切在计划中。”
回到青坪区时,夜色已深。
在园区的领导宿舍里,金霖爀对付了一宿。
有了事业的男人,对于家中女色的期待倒是少了很多,这一两周与家里刘雅楠的团聚少之又少。
九月十日清晨,青坪区会议中心外飘着细雨,红毯被雨水浸润得暗红发亮。
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青坪区教育工作大会暨教师节表彰仪式\"的字样,门口两排穿着校服的学生捧着鲜花,见到参会人员便齐声鞠躬:\"老师好!\"
金霖爀站在侧厅整理西装,听见礼堂内此起彼伏的交谈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讲话稿。
八点五十分,他深吸一口气推开礼堂大门。镁光灯骤然亮起,前排坐着市教育局领导、合作高校代表,后排是园区各学校教师,三百余人的目光齐刷刷投来。
金霖爀缓步走上主席台,皮鞋踏在台阶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讲台上摆着鲜花与矿泉水,他轻轻调整话筒高度,余光瞥见坐在第二排的王一帆,她朝他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鼓励。
\"各位老师、同仁:\"金霖爀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今天是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向所有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微微鞠躬,掌声顿时响起,夹杂着座椅挪动的声响。
翻开讲话稿,金霖爀的指尖划过烫金标题:\"我们用了三年时间,让园区从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到如今拥有三所现代化中小学。\"
他抬头看向台下,目光扫过几位鬓角斑白的老教师,\"记得去年秋季开学,第一所实验学校的智能实验室落成,当孩子们第一次触摸到全息投影设备时,他们眼中的光芒,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掌声再次响起,但金霖爀的神色突然转为凝重。
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这个动作让台下的交谈声戛然而止:\"然而成绩背后,问题同样尖锐。\"他抽出一张数据报表,投影幕布随即亮起刺眼的红色折线图,\"教师流失率高达18%,尤其是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骨干教师,近半年走了七位。\"
坐在角落的某学校校长低头翻找笔记本,金霖爀的目光如炬:\"有人说,是待遇问题。但我想问——\"他的声音突然提高,惊得前排记录的记者笔尖一顿,\"为什么同样的薪资,隔壁开发区能留住人?\"会场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外机的嗡鸣。
\"因为归属感!\"金霖爀重重合上文件夹,\"我们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产业创新的参与者!\"
他转身指向背景墙上的园区规划图,\"接下来,我们将实施'双栖教师'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参与新能源电池研发、智能驾驶系统调试,把生产一线的鲜活案例带进课堂!\"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金霖爀却没有停顿。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份文件:\"省教育厅刚刚批复,同意青坪区设立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区。这意味着什么?\"
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前排的教育局领导,\"意味着我们的课程改革方案,可以突破现有框架!\"
会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几位年轻教师交头接耳。
金霖爀却突然放低声音:\"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他看向坐在中间的某重点中学校长,\"张校长,听说贵校上周拒绝了企业捐赠的实验设备?\"
张校长脸色骤变,扶了扶眼镜想要辩解。金霖爀却抬手示意他安静:\"我理解传统教学的惯性,但时代不会等我们。\"
他举起一份合作协议,\"下周,京城师大的专家团队将入驻园区,用三个月时间培训教师。不愿意改变的,我们绝不勉强——\"他的声音冷下来,\"但青坪区的教育赛道,注定容不下守旧者。\"
掌声与沉默交织中,金霖爀翻开最后一页讲稿:\"最后,我宣布两项决定。\"他顿了顿,让工作人员推上红布覆盖的展板,\"第一,教师薪资结构调整,增设'创新津贴',直接与课程改革成果挂钩;第二——\"红布揭开,露出园区新规划的教师公寓效果图,\"明年教师节前,所有教师将搬进配套齐全的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全部打通绿色通道。\"
雷鸣般的掌声中,金霖爀望向台下的王一帆。
她笑着鼓掌,眼中闪烁着光芒。
现在园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带来了足够的经费,能够在教育上做出一些成绩。
这一点,是其他农业街道所不具备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