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午后大明京师皇城的上空突然阴云密布,就如同城外的建奴大军一样,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京师皇城会极门前,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将身上穿着的纯黑貂皮氅解了下来,递给身后的跟值,嘴里轻声地说了一句:“仔细着些。”
他的动作十分轻柔,在鞑子占据辽东以后,这样上好的裘皮就显得弥足珍贵。
当初松筠馆的赖麻子将此物拿出来时,他一眼就相中了,不过他也知道送东西的正主,就是如今在京师城外的乐亭游击韩林。
这一两年来,这韩林可是十分懂事,给他孝敬了不少好东西。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个道理周延儒如何不懂?
但这韩林既不自己惹事,也不为亲眷跑官,唯一一次开口请求,就是和乐亭知县一起弹劾天津巡抚崔尔进不法,甚至连确凿的证据都帮他整理好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东西交给依附自己的言官,写一封奏疏即可。
而即便弹劾奏疏被皇上留中不发,韩林也没有什么怨言,甚至还遣赖麻子借着过节的由头,又奉上了五百两仪金,这让周延儒十分不好意思。
好在在韩林三屯营击败了鞑子的攻势以后,他又派言官上书,这次终于将崔尔进给拉下了巡抚之位。
不过这皮氅不能再穿着了,因为皇上遣人来召,叫他与其他阁部廷臣一起去暖阁奏对。
与神宗、光宗、熹宗相比,当今圣上十分勤勉,常常批阅奏疏直至丙夜,白天还要经筵日讲,可以说是鸡鸣即起,夜分不寐。
见皇上自然不能一个一个地过去,因此周延儒便先到内个这里等人聚齐以后再由首次辅带着过去。
会极门右就是内阁的公所直房,在几个宦官的引领下,周延儒一边阔步走着,一边有些艳羡地看着直房门头挂着的一个签帖。
已经有传言说圣上正在考虑让其入阁,相信过不了多久,这直房也会有他的一间。
房门打开,一股暖流就冲了出来。
“玉绳来了,先坐,等等毕景会。”
说话的是当今的首辅韩爌。
除了韩爌以外,屋中还有武英殿大学士李标、东阁大学士钱龙锡、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温体仁、兵部尚书王洽。
外加还没到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可以说满屋子都是阁臣尚书,就他一个侍郎,而这也让周延儒心中有些暗喜。
有意他入阁的事,似乎是真的。
这么多人在这里,这已经不是召对了,几乎就是一场小型的朝会。
心中暗自窃喜的周延儒与屋内的人一一见礼寒暄,随后便找了和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温体仁对坐。
“长卿,怎地诸位阁老这脸上……”
他离得最远,因此来的最晚,见诸人脸上都有些不好看。
温体仁轻声回道:“昨日京北、京东两场大战,广渠门小胜,而德胜门大败……”
“竟有此事?!”
周延儒的脸上惊讶万分。
温体仁点了点头:“德胜门宣、大两镇兵马万人或死或散,侯世禄重伤,在家丁护卫下现正于西山休养,满桂身上披创十数处,力尽昏厥,被家丁昨夜藏在一处关帝庙中,今日才入了城。
“此事圣上已经知晓,听说勃然大怒,今日,怕是有人要不好过了……”
说着,温体仁的眼神扫向了仪表颀伟的兵部尚书王洽,此时他正独自坐在一旁,垂首不语。
周延儒立马会意,广渠门那打赢了所有人包括皇上在内都觉得应该。
但德胜门的大败可就不一样了,这等同于仇人堵在你的家门口,不仅踹你的门,还往死里打你的护院,这任谁都受不了。
但周延儒心思如电转,反而觉得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是件好事。
他离入阁只差临门一脚。
而现在,王洽,或许就是那块垫脚石。
在心中笃定主意的周延儒又向温体仁问道:“广渠门不是赢了么,袁元素最善口舌笔墨,他如何说?”
“鏖战三个时辰,毙贼数以千计。”
提到袁崇焕,温体仁的表情似乎有些不自然,轻咳了一声以后,将话题转移:“倒是受他节制的韩林打的不错,以通惠河、大通桥为屏,毙死杀伤建奴、蒙古八百有余,要知道,他的兵力只有袁元素的什三。”
周延儒哂然一笑,他和温体仁因为都想入阁,已经结为了同盟,前面还一起坑了钱谦益一把,正处于蜜月期,时常在赖麻子或者说韩林所开的松筠馆中会面秘议。
在周延儒的引荐下,韩林自然也和这位礼部尚书攀上了交情,仿周延儒例,逢年过节都有一份仪金孝敬。
虽然关系没有周延儒那么密切,但关系也还算不错,有了这层关系在里面,对于韩林能捞一份功劳,他们也乐见其成。
周延儒又低声道:“这塘报可有润色?”
温体仁自然知道这“润色”是什么意思,摇了摇头,亦轻声回道:“应当是没有,结合过往所发的塘报以及后期的勘验来看,韩林的奏报九成都能对得上,而且都是实数。”
周延儒叹了口气,笑着摇了摇头:“还是太实诚一些了啊,真该给他看看其他营头是怎么报的。”
战功虚冒之事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原则,一场仗打下来,都几千几万的杀敌去报,然后等兵部兴致冲冲地去勘验,实实在在的首级也就百分之一不到,更有甚者杀良来冒。
要是问询,就说战事当前未下令斩级,或者就是仓促之下没来得及,或者就是让敌人给收敛了云云,女真人确实有收尸统一焚烧的习惯,但就算这样,战报上的数目也相差甚远。
往往一年各个营头的斩级相加,甚至比别个的丁口都多了。
战报会作假,但战线不会。
已经被灭了好几轮的女真人,如今反倒是围了京师。
此时司礼监的太监在门外通禀,说户部尚书毕自严已至,诸位大人要尽快去暖阁面圣。
屋内一阵整理仪表的声音,很快,诸人就跟在太监们的身后往暖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