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皇帝哄睡着,太后坐在自己的床上半天没睡着,被顾道给气的。
她算是看明白了。
顾道就是故意,你不信任我,从我这里要走账本,我就坑你儿子。
让他吃猪肠子,吃粗粮,吃糖葫芦粘掉牙。
而且还打着辅助他成为千古圣君的口号,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个混小子,根本没变,睚眦必报……”
太后骂了几句顾道,也就睡了。
但是,这一夜京城睡不着的人,大有人在。
毕竟账册入宫,明日马上就大早朝,这不明摆着太后要处置这件事。
一旦证据确凿,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太后当政,会不会那这些人立威,杀鸡儆猴?
顾家老宅。
“老爷,辛苦了!”
顾云璋刚一进门,妻子王氏就迎了上来,还领着小儿子顾昭。
“昭儿见过爹爹,爹爹辛苦了。”
顾昭一板一眼地见礼。
顾云璋扫视了一眼王氏,不动声色地在下人伺候下更衣,迎接他的是一桌子丰盛晚餐。
“老爷,今天妾身亲自下厨,您尝尝合口味么?”王氏亲自执壶倒酒。
“一进门就这么殷勤,娘家又有事儿了?”
顾云璋问道。
每次王家有事儿,王氏就是这个样子,顾云璋能帮的就一定帮。
现在他是户部尚书,几个小舅子也都谋了肥缺。
“老爷……”
“妾身闯祸了,这可能是最后一顿,以后妾身不能伺候您了!”
王氏一抹眼泪哭了。
“有事说事,天塌不下来,什么祸事?”
顾云璋沉声问道。
“自从妾身过门,得婆母信任,得掌家之权。看着府中人口杂多,花费不菲。”
“就想着增一条生财之路,就将家里多余的银钱,全都放给了本源寺生利……”
王氏抽泣着说道。
啪嗒一声。
顾云璋的筷子掉在桌子上。
“你说什么?”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时感觉脑袋上一轻,仿佛户部尚书的帽子飘走了。
今天顾道从本源寺抢来账本,已经交给太后,而明天的早朝五品官都要参加。
很多人都在猜,太后要公布账本,开始清算。
本以为事不关己,没想到竟然落到自己头上了,让他如何能不怒?
啪的一声,顾云璋把饭碗扣在桌子上。
“本源寺是放印子钱鱼肉百姓,你难道不知道?我顾家何须用这种缺德钱?”
王氏过门之后,顾云璋念其年纪小,难免娇宠,很少说重话。
今天恨不得指着鼻子骂。
“老爷,妾身知道错了,妾身一时糊涂,也是想着给家里增加些收入而已。”
王氏瘫坐在椅子抽噎。
“住口,跟我说实话,你交给本源寺多少钱?分了多少钱?”
顾云璋还抱着一丝希望,如果只是钱少,那也无所谓,能对付过去。
“三……”王氏竖起三根手指。
顾云璋松了一口气。
“三万两虽然多,想来也分多少钱,没做多大的恶,我这张老脸在太后那还有用。”
“你以后要吸取教训,别哭了……”
没想到王氏摇了摇头。
“老爷,是三十万两……”
顾云璋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这下天真的塌了。
“三……三十……万两……”
“不可能,绝不可能,咱家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钱?”
顾云璋摇头不信。
徐金甲留下了大量的田地和铺子,足够顾家穿金戴银,烈火烹油的生活。
可是要说三十万两现银,那绝对是没有的。
顾家不是顾道,没有点石成金的手段,更加没有动辄几十万的存银。
“老爷,是我把铺子和土地都抵押了,从北方拓展银行借的……”
王氏胆怯地说道。
顾云璋指着王氏,手指和嘴唇同时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把自家的产业抵押给银行,低息借出银子,然后转手给了本源寺,去放驴打滚的印子钱。
好一手赚钱的本事。
“呵呵……”
人到了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夫人,你是看我这户部尚书做得太累,想让我提前罢官,回家养老是么?”
“本官这里多谢了!”
听到这话,王氏吓一跳。
她哭,她假扮委屈,是为了让顾云璋解决问题,不是听他放狠话。
“老爷,别说气话,事到如今妾身百死莫赎,但是为了顾家,想办法解决问题才好。”
王氏哭哭啼啼地说道。
“这么说,夫人是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
顾云璋赌气冷笑。
王氏却已经顾不上了。
“老爷,你拥立新君,第一个支持太后垂帘听政,你是有功劳的。”
“能不能请太后开恩,不提咱们不就行了!”
顾云璋想了想,此时也没有办法了,只能舍弃这张老脸去求太厚了。
太后一定会给这个面子,但是丢人啊!
“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你如此贪得无厌,你收了本源寺多少利钱?”
顾云璋怒道。
王氏一听,这是答应了,总算是放心了。
“去年给了四万三千两,说是今年可以达到六万两,老爷这是真赚钱。”
“但是这利钱没给,而是在山南给咱们三千亩好田地,妾身已经派人去接收了。”
“将来昭儿,可就有好大的一份家业。”
王氏说着还有点小得意。
顾云璋目瞪口呆。
王氏也许不知道那些土地怎么来的,可是他可太清楚了,必然是侵吞良民田产啊。
缺德啊!
“你还派人去接手了?”他颤抖着问道。
“老爷放心,这田地都写在当地寺庙名下,没人知道是咱们的。”
王氏更加得意了。
“没别的了吧?本源寺没找你办事吧!”
顾云璋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问道。
“倒是求了一些小事,都是咱家能帮的,我就写了几封信,给了手帕交和顾家的人。”
王氏不以为意地说道。
“都有什么事?”顾云璋问道。
“也没什么,老爷是户部尚书,谁都给个面子,无非就是给一些货物免税,高抬贵手之类。”
“还有就是您当年在河南治理黄河,留下一些淤田,本源寺想买,我就写信给您留在河南的管事,让他们在当地找官府帮忙压个价。”
顾云璋天旋地转。
这些是小事?
这些每一件事拿出来,都是大事。王氏写的信,人家看的确是他的面子。
只当是他不好意思说,借助夫人之口而已。
“夫人还真是贤内助!”
“来人,备笔墨,我要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