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的时候,有一位叫佛图澄的得道高僧从西域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岁。
他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中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无能屈者。他知见超群、学识渊博并热忱讲导,有天竺、康居名僧佛调、须菩提等不远数万里足涉流沙来从他受学。中土名 德 如释道安、竺法雅等,也跋涉山川来听他讲说。《高僧传》说他门下受业追随的常有数百,前后门徒几近一万。教学盛况可见。
佛图澄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的人),另一个说法是本姓湿,乃是天竺(印度)人。
他九岁在乌苌国出家,乌苌国是位于今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古代佛教国家,北接葱岭(帕米尔高原),南至天竺核心区域。
两度到罽宾(今喀布尔河流域)学法。当时的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
《高僧传》上记述:西域僧人佛图澄左乳房的旁边起先有一个小洞,直通腹内。有时佛图澄把肠子从小洞中取出来,有时佛图澄用棉絮把小洞塞住。如果想读书时,就把棉絮拔掉,洞中发出的光亮,使一室通明。逢到斋戒之日时,佛图澄来到河边,把肠子从洞口掏出来,用水洗净,然后再装进腹中。
当时从印度来到中国的宝掌和尚,已经在中国居住多年。他是在东汉末期桓帝之初的建和至永兴年间(公元147—153),从尼泊尔进入中国的云南到达四川,第一站是和宾头卢尊者登峨嵋山,朝礼普贤菩萨,住在大慈寺十余年。经常二十天才吃一餐饭,而且坚持诵经不断。当时汉灵帝丞相何进大为惊叹而赞诗说:“他是如此勤奋勉力,当经文从他的口齿里飞快地诵读出来的时候,就像岩壁上的清泉急速地喷泻。当他半夜里息心静坐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躲在台阶前的那些将被度化的神鬼感激的哭泣。”宝掌师常对人说:“我有夙愿要住世千岁,已是六百二十六岁了”。因此,世人都尊称他为千岁和尚。
接着他又到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于金刚窟。当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事不断的时候,有道家李道元麻衣子法号达真人等,皈依佛门,改穿僧衣随侍千岁和尚。到了古义丰郡,就是黄梅县,那里是上古时代伏羲皇帝演画卦爻的场所,汉代称为云台山的山区,正确的名称应当是“云丹山”。千岁和尚看见这里山连着山、岭叠着岭,还有高峻巍峨的两峰并立,不禁高歌赞叹:“我站在高山顶上举目四望,见万里无云、群山如画、风烟弥漫,翠绿的丛林里不时传来牧童的笛声。那皎洁的月光把满天照得像秋天碧水般剔透清澈。我不禁紧系鞋带,撩起衣袍,乘着白云,和大伙同到那清凉的天国去悠闲地嬉戏。”于是就在这块古佛住过的地方,搭起了栖身修行的茅蓬草庵住了下来,一直停留了百十几年,却很少有人知道。
某一天,宝掌和尚偶然听说高德佛图澄隐住在陕西终南山,于是他又背着衣钵,拄着竹杖前往询问佛法。佛图澄接待千岁和尚,问道:“这些平凡庸俗的世中人,忠与奸、好与坏之间想化解、融洽,是不可能的啊。”
千岁宝掌和尚回答说:“我说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只有见到葭灰飞动方可能说妥当准确。”
这个时期,西晋的朝纲腐败,政局动乱。塞外五个民族起兵渡过了黄河,烽烟四起。千岁和尚辞别了佛图澄,仍然回到了双峰茅蓬隐修。他的精神感动了山中猛虎,处处跟随护卫。虽然外面战祸纵横,然而紫云山中的晨钟暮鼓却没有停息间断。因此,千岁和尚经常告诫常住大众,说:“窗外射进来的霞光随着帘子的摆动照在空榻上,外面十里松荫邀伴着绿色青苔,一切都那么安静。你们不要去驱赶在竹林里啼叫的子规鸟,恐怕会惊醒那些雷虎,从树林脚下出来。”
这时有一位来自海上仙岛的仙人来到这里,邀千岁和尚同上南岳山去。在祝融峰上为群仙说戒,感化了白猿进果、黑虎守门、神龟献上灵芝草、紫鸾伏于法座下。千岁和尚在南岳度过了数十个结夏安居。之后,又到庐山去访问耶舍尊者。尊者一见到千岁和尚就盘问道:“这里路深猿啼、虬松起舞,乱石坐卧、云雾飘浮,只有牧童能够到达这里唱歌。请问老大德是从哪里来的?”千岁和尚笑着回答:“藤萝长到万年就盘挂到树木上,请问土地到什么时候生出荠草来?”尊者说:“药苗刚刚出土成长,竹根刚刚栽种。”说罢,就和千岁和尚相互搀扶着,登上金轮峰,礼拜舍利塔。
于此同时,降龙罗汉见之前的天蓬元帅因为骚扰月宫的嫦娥仙子被贬下凡变成猪妖。于是降龙罗汉建议玉皇大帝让一个叫卞庄的神仙接管天蓬元帅这个天庭官职。
卞庄乃是北斗破军星的化身、金眉老君后身,尊号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北极法主天蓬都元帅苍天上帝、护国消魔真君、证果法云普覆天尊,居法陛下元应太皇府;是中国道教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四大护法天神之一,为北极四圣之首。
昊天玉皇大帝张百忍于是册封卞庄为天蓬元帅,全称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
《道法会元》卷一五六说:“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三头六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领兵三十万众,即北斗破军星化身也,又为金眉老君后身。生于周朝时期,孔子称卞庄子,即其神与。元帅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元帅侧有从童,或骑夔龙,部领一气都统大将军,直月五将军,飞鹰走犬二使者,无义神王,威剑神王,战伐神王,聋兵哑将,黑杀洞渊,三十万兵,三十六大天将,无鞅天仙兵吏,并在煌煌紫云火焰之中。”或显四头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长千尺口齿方,四头八臂显神光。手持金尺摇帝钟,铜牙铁瓜灭凶狂。手执霹雳宰镬汤,雷震电发走天光。草木焦枯尽摧伤,崩山竭石断桥梁。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强。捉来寸斩灭灾殃,吾使神剑谁敢当。”
这个天蓬元帅乃是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的四大护法天神之一。他统领着神兵三十六万众,职责广泛,包括保护国家、消除魔障等。
与此同时管理八万天河水兵,所有兵队都须服从他的安排和命令。
他还有管理丰都地府之责,其天蓬咒威力巨大,能令小鬼闻风丧胆。
话回正题,《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中记述:佛图澄是西域人,本姓帛氏。少年时出家学道,能背诵经文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然没有读汉地儒学史书,而与诸位学者高士辩论质疑,全能符合理义,没有人能难倒他。他自说,曾两次到罽宾国学法,受诲名师。西域的人都称说他已经得道。在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来到洛阳,志弘大法。
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用麻油掺合胭脂,涂在手掌中,千里之外的事物,全部显现于手掌之中,就如面对一样。不仅他能看到,也能使持戒治斋的人看到。他听见塔铃之声就能断定事情的凶吉,没有一次不灵验的。他本来想在洛阳建寺弘法,但此时正逢永嘉之乱,帝京动乱。因此,佛图澄在洛阳建寺弘法的大志没有实现。于是他隐居山林草野之地,以观世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