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陈琳被曹军擒住,押解至曹操面前,曹操盛怒相待;及见陈琳温文尔雅,不禁起了怜才的念头,即霁颜问陈琳道:“卿前为本初作檄,但可罪状孤身,奈何上及祖父呢?”
陈琳答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公今罪琳,琳亦知罪了;活琳惟公,杀琳亦惟公。”
曹操听了陈琳言,怒意益平,遂赦免陈琳的“死罪”,使与陈留人阮瑀,同为记室。
袁氏旧臣崔琰,曾劝袁绍守境述职,不宜用兵,袁绍不肯听,终败官渡;后来袁谭袁尚互相争斗,各欲任用崔琰,崔琰托疾并辞,为袁尚所囚,亏得陈琳营救,才释归河东;至是陈琳与曹操说及,曹操遂召崔琰为别驾从事。
崔琰应召到来,曹操对他说道:“孤查本州户籍,可以达到三十万之多,冀州可称得上是大州了。”
崔琰从容说道:“如今汉家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尸荒野。王师驾到,没听说先传布仁声,以扩充实力为当务之急,这难道是敝州男女老少寄希望于明公的吗?”
曹操肃然动容,向他表示歉意,视若上宾,使为世子曹丕师傅,留居邺城。之前代儿子曹丕迎美人甄宓,现在是招收贤傅,恐亦寡效。
曹操自己部署人马,欲前往攻打幽州;忽然由袁熙部将焦触和张南,使人投递降书,信内称慕风归义,已将袁尚和袁熙,逐奔乌桓,特此报闻;曹操当然大喜,特派吏员宣慰,上表封焦触张南为列侯。已而并州刺史高干,则举兵把守壶口关,复与曹操绝往;曹操遣部将乐进李典,率兵前往攻打,多日不下。
河内人张晟,河东掾卫固范先等人,又纠集群众应干,转而侵寇渑崤之间;曹操用荀彧之计,议调西平太守杜畿,为河东太守。
杜畿抵达任职后,明里与卫固先联络,暗中却解散叛众,使不相连;再由曹操遥结马腾,使其攻击卫固和范先,里应外合,便将卫固和范先擒住斩杀,再移兵讨灭张晟,河东复安;独高干占据住并州之地,负奭如故。
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出兵攻击壶口关,围攻至两月有余,关上守兵,不堪疲敝,因而开城关迎纳接入曹军。高干闻壶口失守,无险可恃,不得已留吏守城,自己到匈奴那里求救。
匈奴久远已服汉,不愿与曹操构衅,当即拒绝高干。高干率数骑驰回,途次听闻得知并州降从曹操,害得无家可归,乃向南奔往荆州。
道途经过上洛的时候,被都尉王琰拦截住去路,被其斩下首级,献给曹操,并州又为曹操占有了。袁绍属地,至此悉亡。
先是山阳人仲长统,游学至并州,得高干优待,屡问世事,仲长统直言答道:“君具有雄志,惜乏雄才,也知好士,未能择贤;愚颇为君代虑,愿预先戒慎,勿务高深!”
高干闻言不乐,微露愠意,仲长统即辞去;及高干已经败死,果如长统所言。荀彧素知仲长统的才名,特推举为尚书郎,曹操便即引用。
曹操复顺道东略边疆,黑山豪帅张燕,率众十万人来投降,受封列侯;独海贼管承,不肯归附。
曹操使李典乐进为先锋,击走管承众兵,管承逃到海岛之上,曹操乃还师,至邺城度过残冬。经春行赏,奏封功臣二十余人为列侯,且特陈荀彧功状,荀彧已受封万岁亭侯,至此更增封千户;又欲进爵三公,荀彧使荀攸再三辞让,方才停议。
曹操曾谓忠正密谋,抚宁内外,莫如文若,次为公达。文若即是荀彧的表字,公达即是荀攸表字。
荀彧封侯后,荀攸亦得封陵树亭侯,叔侄并荣,一时称最。曹操且将爱女嫁给荀彧长子,联为姻亲,好算是相得益欢了。荀彧妻子为中常侍唐衡之女,今得曹操之女为子妇,比妻尤荣。
且说袁尚、袁熙,奔往乌桓。乌桓部酋蹋顿,为故王印力居从子,占住辽西偏隅,素与袁氏相往来,袁绍曾立他为单于,使家奴冒充自己女儿,遣嫁蹋顿,蹋顿未知真假,遂认袁绍为妇翁,聘问不绝;及袁尚袁熙前往投奔,当然迎纳,拨众相助,使复故土。
早有幽州边吏报达曹操,曹操便拟北伐,先凿平虏泉州二渠,作为运道,然后指日出师。诸将皆有疑议,或谓袁尚袁熙垂亡,蹋顿未必为用;或谓大军北征,刘表和刘备,将会乘间袭击许都,不可不防。
独郭嘉与曹操同意,说:“您虽然威震天下,但胡人自恃地处偏远,必定不会防备。趁他们没有防备,突然出击,可以击败他们。”
接着郭嘉排斥众议,说道:“袁绍对当地百姓和乌桓民族部落在以前曾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活着。现在四州的百姓,只因行威势才归附我们,并未受到我们的恩德,如果我们舍弃他们而去南征,袁尚依靠乌丸的资助,招集他死去的君主臣僚的部下,招致胡人一发动,百姓就会纷纷响应,这就会使蹋顿产生野心,促成他侵犯中原的计划,恐怕青州、冀州就不会属于我们了。刘表只不过是个坐谈客罢了,他自知才能无法驾驭刘备,重用刘备则怕不能控制他,轻用则刘备不会为他所用,即使我们倾全国的兵力去远征乌丸,也不会有什么忧患的,但放心前往便了。”
曹操因即起行,既至易城,欲下令休息,郭嘉又进议道:“兵贵神速。现在我们行军千里偷袭敌人,辎重太多,难以掌握有利时机行动,况且敌人已经知道消息了,就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兼程前进,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必可破虏,愿公勿疑。”
曹操接着说道:“卿言甚是。但北路崎岖,无人引导,却也难行。”
郭嘉又答道:“公若留心访察,何至无人?”
曹操如言探访,果然得右北平人田畴。田畴曾经为幽州牧刘虞的从事,后来刘虞为公孙瓒所杀,田畴适自长安北还,哭祭刘虞墓,险些遭到拘拿杀戮,嗣有人替他解免,始得安全脱险回归。
袁绍灭公孙瓒,派遣使人招收田畴,授将军印,田畴告辞不就。
时,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还没到时,先派遣使者征召田畴,又命令田畴告知他的旨意。田畴戒令门客赶快整理行装,收拾行李。门客对他说:“过去袁公倾慕您,礼物和命令来了多次,您一点也不屈服;现在曹公使者第一次来,您就像恐怕来不及一样,这是为什么?”田畴笑着回答说:“这就不是您所明白的了。”于是田畴跟随使者来到了曹操的军中,任司空户曹掾,准备引见咨议。
曹操使人传命,一召即来,当由曹操延入谘问,田畴直答道:“畴志不在官,所以愿见明公,实因乌桓不道,害我乡贤,畴早思往讨,苦未能逮;今得公北征,为民除害,畴敢不前来,勉献刍言?”
曹操相见恨晚,即拜田畴为蓨县令,田畴不愿就职,但引曹操军队进次无终。
当时正当夏季降水,海滨低洼地区,泥泞不能通行,贼兵又把守险要路段,曹军不能前进。曹操很忧虑,于是拿这事询问田畴。
田畴献策道:“这条道路在夏季常常积水,浅处不能通行车马,深处又载不动船只,形成这种灾难已经很久了。原先的北平郡治在平岗县,从卢龙塞直通柳城;从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以来,破败断绝近二百年了,但还有隐蔽的小路可以找到。现在贼方将领大队军马正在通向无终的路上,不能前进,正在后退,松懈没有准备。如果我们率军悄悄返回,从卢龙口越过白檀的险要,从空旷地区走出,路又近又好走,乘其不备去攻打,那么乌桓蹋顿的首级就可以不用战斗而俘获了。”
曹操自然乐从,扬言退军,且在路旁署木为表,上刻数语道:“今当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欺虏已足。
随即令田畴为向导。改从卢龙口进兵,堑山堙谷,潜行五百余里,乃通白擅,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蹋顿得侦骑还报,总道曹操军队已退,不必严防;偏偏曹操军队悄悄进行,距柳城仅百余里,才得闻知,当下仓皇部署,带同袁尚兄弟,领数万骑,出发截击曹操军队。
曹操正抵达白狼山,与敌军相遇,遥见虏众甚盛,部下多有惧色,曹操登山望虏,顾语部将张辽道:“虏众不整,虽多无益,卿可为我先驱擒虏!”
张辽应声下山,当先突阵,许褚和徐晃于禁等人,随后继进,立将敌阵捣破。蹋顿正在惊惶,不防张辽杀到,兜头一槊,刺落马下,眼见得不能活命了。
袁尚和袁熙早知曹兵厉害,又见蹋顿落马,慌忙返奔,虏众大溃。
曹操下令招降,胡汉兵民,先后投诚,共得二十余万口;遂整顿军马,驰入柳城,上表封田畴为亭侯,田畴向曹操固辞,曹操乃中止。嗣打探得袁尚兄弟,奔投辽东太守公孙康,诸将请进击辽东,曹操微笑道:“不必不必!袁尚与袁熙自投死路,管教公孙康送首级到此,还费甚么兵力呢?”
大众将信将疑,曹操却分兵屯守柳城,自率诸将还师。将士伤亡无几,只有郭嘉不服水土,竟然导至得病,于是返至易城,病重而亡,年纪只三十有八;曹操亲自为其祭奠,哭泣尽哀,荀攸等从旁劝解,曹操与语道:“诸君年龄,与孤相等,惟奉孝最少,我欲托彼后事,不期中年夭折,岂非云命?”乃表述郭嘉功劳,请加封谥,郭嘉已受封洧阳亭侯,至是复追增封邑八百户,予谥曰贞,令其子郭奕袭爵。
正拟由易返回邺城,忽然由辽东遣使到来,献上首级二颗,一个是袁尚的人首,另一个是袁熙的人首,未知甄氏闻之,曾否泪下。
诸将俱佩服曹操先见,但尚未知曹操是如何料着,因齐声问曹操,请曹操析疑。
曹操笑说道:“公孙康素畏尚袁兄弟,今尚熙穷蹙往投,我若急击,彼且并力拒我,惟我已退兵,免彼后虑,彼乐得杀死尚熙,向我示惠,这是情理上应有事件,诸君但未细思哩!”众将方皆拜服。
究竟公孙康杀死袁尚和袁熙,是何意见,应该就此表明:公孙康父名公孙度,本是辽东人氏,由董卓举为辽东太守,乘乱自主,号称辽东侯,领平州牧;东伐高句骊,西击乌桓,又越海收东莱诸县,独霸一方。当时曹操因辽东路远,但欲奉诏羁縻,拜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怒说道:“我已自王辽东,还要甚么永宁乡侯?”遂将所赐印绶,搁置武库中。既而公孙度死,而公孙康嗣位,就将永宁侯封,转给弟公孙恭。当时袁绍占据冀州时,曾欲并吞辽东,未得如愿;及袁尚袁熙败走,途中私相谋议道:“我兄弟为操所攻,致失四州,今不如投奔公孙康,康若出见,就好把他格毙,得了辽东,尚可借地容身哩。”四州且一并失去,还欲窥伺辽东,真是妄想。不意公孙康比他狡诈,待至二人报到,预先埋伏甲士,然后延令入见。
袁尚袁熙二人佩剑进去,才至中门,便由甲士突然冲出,把他们抓住,连拔剑都来不及,只好束手受缚,牵置门外。当时已经是初冬,塞外早寒,袁尚为风所吹,求给坐席,袁熙怅然道:“头颅且远行万里,要席何用?”爱妻已向人送暖,自可死心塌地。果然席不得给,反赠他一碗刀头面,兄弟两人同时毕命,公孙康即将两人首献入曹军。
曹操表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拜左将军;并将袁尚首级悬竿示众,下令敢哭者斩。袁氏故吏牵昭独设祭举哀,曹操却叹为义士,举作茂才;田畴也前往吊祭,曹操亦不问,不顾前令,全是奸雄手段。
惟仍欲封田畴为侯,田畴以死自誓,决不就封,但挈家族三百余人,随曹操一同返回邺城之中。曹操见田畴志决词坚,乃不予封邑,使为议郎;何不并议郎辞去。一面养兵蓄锐,再图南略。会闻荆州牧刘表,遣刘备出屯新野,为北伐计;于是派遣部将夏侯惇和于禁等,率兵万人,南行拒抗刘备。
刘备自汝南奔往投依刘表,光阴易过,倏忽间已经五年。
建安六年九月,刘备奔荆州,此时已经是建安十二年了。曹操北攻袁氏的时候,刘备即劝刘表乘虚袭击许都,刘表素无大志,不愿远图。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及袁氏败亡,曹操回到邺城,刘表复觉心生后悔,乃邀刘备与宴道:“前日不用君言,坐失机会,很觉可惜!”
刘备反安慰语道:“今天下分裂,干戈四起,前失机会,怎知日后不得再逢?但教后此毋误,就不必追恨了。”话虽如此,心中总不免惆怅。
少顷起座,席间如厕时无意间摸到松弛的大腿肌肉,发现赘肉复生;等返回座位后,刘备情绪低落,泪痕未干,被刘表看见,引起刘表询问。
刘备于是实言相告,说道:“备尝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久不骑马,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已将至,功业却毫无建树,所以不能无悲呢!”
刘表乃遣刘备出屯新野,刘备宴毕即行。既至新野,得与颍川人徐庶相遇,延为宾佐,凑巧曹操之将夏侯惇和于禁,引军来攻,庶为刘备划策,自烧屯粮,出城南走;夏侯惇与于禁疑心刘备怯战,麾兵急追,不意伏兵四起,掩击一阵,杀得夏侯惇等人七零八落,收拾残众,逃回邺中。
刘备复至新野,待徐庶益厚,徐庶语刘备道:“南阳有诸葛孔明,世称卧龙,将军亦愿相见否?”
刘备忙说道:“既有这般名士,怎不愿见?但比君才具何如?”
徐庶答说道:“孔明尝自比管仲乐毅,如庶不才,怎得相拟?”
刘备又说道:“君既与彼相知,请即劳君一行,邀与俱来。”
徐庶摇首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相顾,或可出来预谋;否则虽厚礼招聘,恐卧龙未必出山呢。”
刘备听了徐庶之言,乃留徐庶与赵云等人守城,自偕关羽和张飞二人轻车简从,径往南阳。
一时访不着孔明,只遇一襄阳名士司马徽,两造叙述姓名履历,才知司马徽字德操,隐居不仕。
刘备虽与司马徽初次会面,但见他道貌清癯,料非庸俗,因叩问世事,并乞相助,司马徽答语道:“山野鄙夫,未识时务,识时务须求俊杰,此间有伏龙凤雏,皆济世才,得一人便可定天下。”
刘备问伏龙凤雏,姓甚名谁?
司马徽答称乃是诸葛孔明和庞士元。刘备即说道:“此来正欲访卧龙先生,可惜未遇。”
司马徽答说道:“卧龙高卧隆中,若果诚心相访,当肯出见,幸勿轻视此人。”
刘备唯唯谢教,方才告别。越日又往隆中,访问孔明。
隆中乃是山名,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为南阳属地。孔明名亮,本是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就是故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父诸葛珪早卒,诸葛亮与弟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徙居南阳。
诸葛玄与刘表有旧日友情,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遂就隆中结一草庐,躬耕陇畔,好为《梁父吟》。
平居与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颍川人石广元,常相往来;就是徐庶,亦与为知友。
徐庶等学务精纯,惟诸葛亮独持大体,曾经与徐庶等晤叙道:“君等出仕,可至刺史郡守。”及庶等问亮志趣,诸葛亮微笑不答。自命不凡。
诸葛亮,历来有很多关于他本人神乎其神的传说,在此大概说上一说,也好让文中增加一些趣味。
据说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话回正题,诸葛亮知道刘备过来拜访自己,未肯遽见,第二次复谢绝,直至刘备第三次枉顾,方才出门相迎。
刘备看见诸葛亮亮身长八尺,貌秀神怡,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如神仙中人,不由的肃然起敬,便向诸葛亮拜手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前已两次晋谒,留告姓名,今日得蒙接见,不胜荣幸。”
诸葛亮从容答礼,亦自道歉衷,彼此谦逊一番,各归坐位。
刘备始自述本意,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推辞道:“索性愚野,无志功名,将军如忧国忧民,还请另访高士。”
刘备慨然道:“德操元直,并极称扬,先生不出,如何安国?如何定民?”
诸葛亮于是笑问道:“将军意欲如何?”
刘备移坐密告道:“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帝之命,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伸张大义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谋略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不甘作罢,所以敬侯先生,您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幸乞赐教。”
诸葛亮因而分析说道:“自董卓擅政以来,各地豪杰并起,占据多个州郡的数不胜数。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是汉室宗亲,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规划分明,了如指掌。
刘备喜答道:“先生所言,足开茅塞,但愿不弃庸陋,出山相助,俾备得随时领教。”
诸葛亮又推让,道:“将军雅意,本当敬从,但亮疏懒已久,恐多废事,未敢应命。”
刘备黯然道:“先生具此大才,不肯为备屈驾,备原不幸,汉且垂亡。”
说至此,语带哽咽,竟至泪下。肝胆如揭。诸葛亮不禁感激,因而即允诺。
刘备乃命关羽、张飞入拜,留赠玄纁束帛,诸葛亮不肯接受,经刘备再三诚恳,方才收下。
诸葛亮有妻黄氏,为淝南耆士黄承彦的女儿,发黄面黑,才德独优,诸葛亮不嫌丑陋,竟纳为妇。南阳人有谣言云:“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诸葛亮听人嘲笑,独谐伉俪,毫无闲言。
梁孟以后,应推诸葛夫妇。至是令弟均,奉嫂家居,自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同至新野,当由徐庶等接入,故人聚首,当然相亲。
(徐庶走马荐诸葛,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按《蜀志·诸葛传》中,徐庶尚留新野,未曾诣操,今从之。)
刘备更待诸葛亮若师,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二人,颇有疑议,刘备独与语道:“我得孔明,仿佛如鱼得水,幸勿复言。”
关张乃止。可见得才如诸葛亮,唯刘备方能揽用,自是君臣相得,言听计从,三分天下的政策,就此开始了。有诗咏道:
茅庐三顾感情真,前席才将伟略陈;
未届壮年才冠世,知公不是等闲人。
诸葛亮出山时,年方二十七岁。
过了数日,刘备与诸葛亮方商议整军,忽然由刘表遣人致书,邀刘备至荆州议事。欲知刘备曾否应召,且至下章节再详。
田畴不肯事袁绍,独于曹操之北伐,一召便来,虽为乡里报怨,愿诛蹋顿,然蹋顿为汉虏,曹操亦是一汉贼。就使蹋顿可诛,而袁氏二子,不应迫之同毙!田畴曾得袁氏之征辟,知己之感,宁独无之?岂可因前日之未往,即视袁氏如眼中钉,必歼灭之而后快乎?然则袁尚兄弟之毕命,下手者为公孙康,实则田畴实使之。不知田畴何憾于袁氏,何德于曹操。及袁尚首级悬挂竿上,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辞,此行为特是矫情干誉,有识者固已经感到冷笑。
必如诸葛孔明隐处南阳,不屑轻出,待至刘备三顾,勤勤恳恳,方效驱驰,名士之出处,如此慎重,岂田畴之辈所得望具项背乎?
三国人才中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娶沔南名士黄承彦丑陋的女儿?不过,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不是真的丑,书中说当地人说,也不见得就是真丑。况且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不见得诸葛亮的妻子是真的丑,可能是气质相貌与那些农妇大不同,故被人看不惯,所以编造诸葛亮的妻子是丑女。其人记载见《襄阳耆旧记》,其父称其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这黄头发,黑皮肤就是丑?黄头发有没有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头发有些枯黄干燥?毕竟东汉末年,社会可不太稳定,当时饿死的人可不少,那诸葛亮妻子因为从小营养不良,造成长着黄头发也见怪不怪呀。再说了,古书杂记说人家皮肤黑,那到底是多黑吗?也没有个具体的说法,长期劳作,风吹日晒,皮肤稍微有点黑,不比那些富家千金小姐皮肤白,所以就黑了?也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中原地区与西域民族的混血,所以当时的居民看不习惯,所以认为她丑?
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为何娶她?据说此女子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诸葛亮在南阳时闻其贤,所以迎娶黄氏。民间传说,诸葛亮所学,很多是由妻子黄月英所传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