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远远传来杨老太的声音,“洲小子,洋小子,你们这么久还未到家,大丫让我来看看你们,原来你们是在这里聊天啊?”
话音未落,远远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杨老夫人健步如飞的朝着老榕树走来,鬓角的银丝在晨光中微颤:“可是明汐派你们回来的?她在京城可好?”
杨明洲连忙上前扶住祖母,将杨明汐的信双手奉上:“祖母安好,堂姐让我们接您和伯父伯母上京同住,信中都写清楚了。”
杨老太颤抖着展开信纸,杨明汐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先是报了平安,又细细叮嘱祖母按时服药,提及京城的气候,让家人多备衣物。
末了才写道:“……京中宅第已备下,望祖母及家人早做安排,明洲、有宝办事稳妥,可放心随他们前来。
新云府产业,亦烦二哥夫妇暂为照管,待孙女安顿妥当,再做计较……”
“好,好……”杨老太看着信,眼眶渐渐红了,“她总是这样,什么都替我们想着。”
吴有宝早已按捺不住,挠着头笑道:“亲家奶奶,我爹有没有在长山村啊?或者我大伯也行,汐姐姐让我给他们带了一封信……”
“你爹在老五家那边呢!”杨老太擦了擦眼角。
“正好,你伯父也在,一起合计合计。明洲啊,你堂姐在京里到底怎样?听你伯父说,朝堂近来……”
她欲言又止,朝中之事,她一个老妇人不好多问,却也放心不下。
杨明洲心中了然,“祖母放心,堂姐一切安好。接家眷上京,一是京中热闹,二是……也好有个照应。”
他没把话说透,但老夫人何等精明,叹了口气,不再多问。
“罢了,她自有主张。你先去歇息,路上辛苦了。有宝,你去老五家找你爹,按明汐说的办。”
杨老五家这边,吴四舅正与过来运送粮食的管事核对账目,见吴有宝进来,扬了扬眉:“可是明汐有信?”
“是,爹,还有汐姐姐给的文书。”吴有宝将锦盒呈上,又把杨明汐交代的事项一五一十说了,尤其提到城南桑田和绸缎庄。
吴老四展开杨明汐的信,看着看着,眉头渐渐皱起。
信中除了接家人的事,还附了一张密笺,提及京城近来“风向有异”,让老五务必“稳守产业,勿起新项,账册备份,吴家新云府的家产全部交由吴老五打理”。
“这孩子,到底是长大了。”吴四舅放下信,看向自家儿子,“明汐的意思,你也听到了。你去清水县把你五叔喊回来吧,我和你大伯即刻启程回家,我们在家里再议这事。“
吴有宝随即起身:“爹放心放心,汐姐姐信得过我,我定当尽心。只是……我骑马去接五叔吧……你们也早点回家,我想我爷奶了。”
杨明洲跟着进来,闻言接口道:“堂姐信中也提到绸缎庄,让务必清查库存,核对往来账目。吴四舅,依我看,这王掌柜怕是有些不稳当。”
吴四舅沉吟片刻,“明汐既有吩咐,那就按她说的办。有宝,你明日就去绸缎庄,以‘汐姐姐查账’为名,让王掌柜把近三月的账本、货单都拿出来,细细核对。若有差池,即刻报我。”
“哎!”吴有宝应声,心里却有些打鼓。
王掌柜是老人了,平时对他也客气,这要是查出问题……
吴老四看穿了儿子的心思,沉声道:“宝娃,这是你汐姐姐交代的差事,关乎千山号生计,半点马虎不得。人情归人情,账目归账目,懂吗?”
“懂!”吴有宝挺了挺胸脯。
接下来的几日,杨府上下忙作一团。
杨老太清点着要带走的细软,伯母们收拾着衣物,弟弟妹妹们好奇地打听着京城的样子。
杨大伯则与杨明洲商量着行程,又将新云府的田契、地契、商铺房契都找出来,一起交给杨明洋,让他代为管理。
与此同时,吴有宝接了吴五叔回了长坪村。
吴四舅和吴大舅也回了家,大家商量着吴家这边的产业管理事项。
同时,吴有宝跟着父亲在绸缎庄忙活起来。
王掌柜起初还满脸堆笑,拿出账本应付,可当吴有宝按照杨明汐信中所写的“核对进货价与出货价,留意‘松江锦’的批次”时,王掌柜的脸色渐渐变了。
“吴管事,小吴管事,”他擦着汗,“这都是老账目了,还查什么?十三夫人在京城安好,便是我们做下人的福分……”
“王掌柜,”吴四舅打断他,语气严肃,“这是汐丫头的吩咐,也是阿棠的意思。你若没做亏心事,何必慌张?”
吴有宝则直接打开库房,对照着账本点货。
当他查到那批所谓的“松江锦”时,脸色沉了下来
——那根本不是上等的松江锦,而是用次等丝线仿造的,价值差了十倍不止!
再看账本,进货价却记的是正品的价钱,中间的差价去了哪里,不言而喻。
“王掌柜,这是怎么回事?”吴有宝将那匹假锦扔在桌上。
王掌柜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吴管事,小吴管事,饶了我吧!是清水县城西李家的人找上门,说能给我好处,让我……让我用次货充好货,再把差价……”
事情真相大白。
吴四舅并未声张,只是悄悄换了掌柜,将王掌柜送官的同时,也派人留意李家的动静。
杨明汐的信,像一剂预防针,让新云府的产业及时避开了一场可能的风波。
新云府杨家的庄子全部交由杨明洋夫妇负责,包括陆家的庄子,还有长山村和各处的作坊。
商业街,酒楼,茶楼,美容院等生意,全部由吴五舅负责,因为木材生意也已经合并进去,正好可以一起管理。
杨家和吴家在新云府的所有人,除了杨明洋夫妇和吴五舅夫妇,其他的人全部上京城。
五日后,整装待发的杨家和吴家人站在杨家老宅门前。
杨老太最后看了一眼院中那棵石榴树,对杨明洋道:“洋小子,家里就拜托你了。有什么事,立刻送信过来。”
“阿奶放心,我们夫妇一定守好咱家的大本营!”杨明洋拱手,“产业这边有我和吴五舅,定不负阿汐所托。”
杨明洲扶着杨老太上了马车,吴有宝则照顾着吴家这边的情况。
车队缓缓驶出长山村,朝着千荒山的渡口而去。
马车窗外,熟悉的村落渐渐远去,吴有宝回头望了一眼清水县绸缎庄的方向,心想:汐姐姐,你交代的事,我办妥了。新云府的根,我们一定能守好。